- 年份
- 2024(9178)
- 2023(12538)
- 2022(10206)
- 2021(9338)
- 2020(7835)
- 2019(17432)
- 2018(17113)
- 2017(33350)
- 2016(17317)
- 2015(18586)
- 2014(18349)
- 2013(18327)
- 2012(16605)
- 2011(14758)
- 2010(15203)
- 2009(14854)
- 2008(14229)
- 2007(13267)
- 2006(11674)
- 2005(10716)
- 学科
- 业(91315)
- 企(74349)
- 企业(74349)
- 济(73965)
- 经济(73878)
- 管理(63294)
- 农(45576)
- 农业(30651)
- 业经(30364)
- 方法(30084)
- 融(26183)
- 金融(26183)
- 财(25624)
- 银(24409)
- 银行(24402)
- 中国(24221)
- 行(23705)
- 数学(22282)
- 数学方法(22150)
- 制(20752)
- 技术(20323)
- 务(19670)
- 财务(19653)
- 财务管理(19632)
- 企业财务(18696)
- 策(15587)
- 体(15348)
- 理论(14533)
- 地方(14404)
- 技术管理(13510)
- 机构
- 学院(248647)
- 大学(238493)
- 济(110695)
- 经济(108773)
- 管理(104669)
- 理学(90051)
- 理学院(89332)
- 管理学(88368)
- 管理学院(87909)
- 研究(75377)
- 中国(68082)
- 农(54134)
- 财(51313)
- 京(47497)
- 科学(42296)
- 农业(41104)
- 财经(40666)
- 业大(38944)
- 江(38853)
- 中心(38016)
- 经(36950)
- 所(36611)
- 经济学(32977)
- 研究所(32704)
- 州(30949)
- 经济管理(30642)
- 经济学院(29928)
- 财经大学(29690)
- 商学(29563)
- 商学院(29303)
- 基金
- 项目(161384)
- 科学(130582)
- 研究(122173)
- 基金(119630)
- 家(102226)
- 国家(101156)
- 科学基金(89864)
- 社会(82183)
- 社会科(77826)
- 社会科学(77810)
- 省(65864)
- 基金项目(63881)
- 自然(55813)
- 自然科(54660)
- 自然科学(54649)
- 自然科学基金(53811)
- 教育(52912)
- 划(51894)
- 编号(49168)
- 资助(46376)
- 创(40655)
- 业(39134)
- 成果(37984)
- 创新(36941)
- 发(36038)
- 部(35919)
- 重点(34988)
- 国家社会(34405)
- 制(33728)
- 性(32932)
- 期刊
- 济(129380)
- 经济(129380)
- 研究(70826)
- 农(57672)
- 中国(51015)
- 财(42124)
- 管理(41689)
- 融(40024)
- 金融(40024)
- 农业(38216)
- 科学(33904)
- 学报(32522)
- 业经(28233)
- 大学(26530)
- 学学(25792)
- 技术(22276)
- 财经(20577)
- 业(20336)
- 经济研究(18625)
- 经(17742)
- 教育(17513)
- 问题(16901)
- 技术经济(15330)
- 农村(14833)
- 村(14833)
- 农业经济(13770)
- 世界(13432)
- 科技(12940)
- 现代(12927)
- 商业(12702)
共检索到379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质略 张德元
利用2016年CFPS调查中6782个农户微观数据,基于土地流转的角度,研究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可得性对异质性农户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可得性,均对农户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土地转入及土地转出两类异质性农户创业的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正规金融对促进土地转入农户创业的作用显著,而非正规金融则在促进土地转出农户创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议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充分考虑金融市场主体的差异性与资本逐利的本质特征,从市场化的角度探索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投入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钱颖
基于江苏省2015年633户创业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可观察的双变量Probit模型对银农关系深度、广度和密度与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系深度中的信用社社员和信用户身份对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密度中的银农距离和拖欠款经历则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系广度在竞争度低的农村信贷市场上负向作用不显著。此外,对于个体户和企业形式的创业项目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仍将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是否放贷的主要依据,而增加地方金融资源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创业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概率。
关键词:
创业农户 银农关系 信贷可得性 正规金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胜科 孔荣
本文利用2014年陕、甘、鲁、豫4省128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阶段聚类法探讨了农户异质性状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异质性农户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质量视角下,农户分化为充足高成本型、结构单一型、渠道负成长高成本型、知识技能型、渠道成长型和结构多元型6类;与结构多元型农户相比,知识技能型和结构单一型农户更倾向于创业;受访者为男性,家庭拥有电脑,愿意提供抵押担保的农户创业意愿更强;家庭孩子数量、家庭总资产等因素对农户创业意愿有促进作用,而受访者年龄、风险感知度等因素则起抑制作用。因此,为提高农村创业扶持政策效率和精准性,政策制定者应主要定位知识技能型和结构单一型农户,此外还需要从物质资本和风险补偿方面培育农户创业意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史清华
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考察了财富与创业的关系,并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富对创业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当农户资产处于0-98.70分位数区间(0<资产<26.84万元)时,农户资产越多越倾向于创业,这与静态模型的预测相同;但当资产处于98.70分位数之后的区间(资产≥26.84万元)时,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存在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资产越多,创业概率越低,支持了动态模型的理论预测。文章还使用"人情收入"作为资产的工具变量来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发现此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创业 动态模型 流动性约束 自选择偏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从创业动机异质性的视角探究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总体与其预期收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资本积累和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抵消了预期收益对信贷需求的影响,生存维持型和价值实现型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相对较大;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贫困地区正规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创业年限等创业特征对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信贷需求有差异性影响。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信贷需求 创业动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文章选取201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及农户收入结构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不同农户收入结构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其次为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弱的是转移性收入。分区域进行检验后发现,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影响最大。进一步按照收入高低进行分组检验发现,除财产性收入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在低收入组中更加明显。最后,从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服务水平、组织系统和经济辐射效应视角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岚岚 彭艳玲 孔荣
构建家庭、村级及商圈三维关系网络,并联结创业网络、资源获取及创业效果,依据陕西463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表明,三维社会网络均对农户创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通过创业资源可得性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农户创业绩效;其中,信息可得性与正规信贷可得性在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一致,而在村级社会网络、商业关系网络与农户创业绩效之间,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高于正规信贷可得性;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在三维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均不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岚岚 彭艳玲 孔荣
构建家庭、村级及商圈三维关系网络,并联结创业网络、资源获取及创业效果,依据陕西463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表明,三维社会网络均对农户创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通过创业资源可得性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农户创业绩效;其中,信息可得性与正规信贷可得性在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一致,而在村级社会网络、商业关系网络与农户创业绩效之间,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高于正规信贷可得性;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在三维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均不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 聂雅丰 罗剑朝
本文基于2017年陕西、河南和宁夏三省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PSM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析基于农户分化和农地金融创新视角的异质性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在需求型融资约束方面,正式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社会资本对需求型融资约束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正式社会资本影响程度更大;在供给型融资约束方面,仅非正式社会资本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从农户职业分化的视角看,社会资本仅对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户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从农户收入分化类型看,社会资本仅对中等收入农户的融资约束具有显著影响;开展农地金融创新,农户被赋予土地抵押贷款权利,农户融资可获性增强,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减弱。因此,应更全面地认识社会资本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以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融资约束 农村金融 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亚娟 张龙耀 许玉韫
本文选取CHARLS调查数据中806个农户样本对金融可得性与农户创业选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行为与其家庭金融资源可得性、拥有的资产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我国的农村家庭而言,金融约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非农领域的创业活动,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对于提高创业概率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此外,农村社区层面金融资源可得性对于社区内部家庭创业水平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未来促进农村地区家庭创业水平提高的政策重点是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增加乡镇尤其是农村社区层面的正规金融供给。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家庭创业选择 社区金融供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立 严立冬 陈玉萍 邓远建
生计资本差异是阻碍农户生计改善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襄阳3个县域1037个创业农户为依据,深入探讨政策性金融支持对返乡创业农户生计资本配置及生计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贷款农户与非贷款农户对生计资本配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创业贷款次数、额度对农户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区域间的农户创业绩效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进一步支持创业农户改善生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支持 生计改善 返乡创业 农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立 严立冬 陈玉萍 邓远建
生计资本差异是阻碍农户生计改善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襄阳3个县域1037个创业农户为依据,深入探讨政策性金融支持对返乡创业农户生计资本配置及生计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贷款农户与非贷款农户对生计资本配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创业贷款次数、额度对农户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区域间的农户创业绩效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进一步支持创业农户改善生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支持 生计改善 返乡创业 农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本文采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系统分析并验证农户资产异质性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资产异质性,且这一差异形成了农户不同的融资约束状况。农户资产水平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同时具有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门槛效应,故而农户资产的增长和补齐将同时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缓解其所受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