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1)
- 2023(16780)
- 2022(14067)
- 2021(12809)
- 2020(10652)
- 2019(24266)
- 2018(23696)
- 2017(45419)
- 2016(24125)
- 2015(27106)
- 2014(26735)
- 2013(26641)
- 2012(25303)
- 2011(23009)
- 2010(23449)
- 2009(22323)
- 2008(21404)
- 2007(19136)
- 2006(17342)
- 2005(16557)
- 学科
- 济(122743)
- 经济(122605)
- 管理(70261)
- 业(67713)
- 企(53165)
- 企业(53165)
- 方法(44591)
- 数学(39697)
- 中国(39548)
- 数学方法(39464)
- 财(30857)
- 农(30417)
- 地方(30303)
- 融(30138)
- 金融(30136)
- 银(28762)
- 银行(28740)
- 行(27786)
- 制(27118)
- 业经(25899)
- 贸(22432)
- 贸易(22410)
- 易(21745)
- 农业(20972)
- 学(19369)
- 体(18238)
- 务(18047)
- 财务(18007)
- 财务管理(17966)
- 环境(17218)
- 机构
- 大学(347510)
- 学院(345874)
- 济(165014)
- 经济(162021)
- 管理(128401)
- 研究(127468)
- 理学(108262)
- 理学院(107079)
- 管理学(105719)
- 中国(105625)
- 管理学院(105055)
- 财(79456)
- 京(74528)
- 科学(68789)
- 所(63387)
- 财经(61280)
- 中心(58629)
- 研究所(56285)
- 经(55677)
- 经济学(53984)
- 江(52953)
- 农(51363)
- 经济学院(48470)
- 北京(48372)
- 财经大学(45418)
- 院(45418)
- 范(43813)
- 师范(43440)
- 业大(42875)
- 州(42007)
- 基金
- 项目(216924)
- 科学(173035)
- 研究(164202)
- 基金(160624)
- 家(137828)
- 国家(136686)
- 科学基金(117682)
- 社会(110276)
- 社会科(104991)
- 社会科学(104973)
- 基金项目(82869)
- 省(81283)
- 教育(73909)
- 自然(70062)
- 自然科(68428)
- 自然科学(68411)
- 划(68152)
- 自然科学基金(67275)
- 资助(66479)
- 编号(64805)
- 成果(54818)
- 发(51578)
- 部(50181)
- 重点(49109)
- 国家社会(47727)
- 课题(45451)
- 创(45243)
- 制(45011)
- 教育部(44279)
- 发展(42857)
- 期刊
- 济(191722)
- 经济(191722)
- 研究(117742)
- 中国(77786)
- 财(61884)
- 融(51537)
- 金融(51537)
- 管理(51112)
- 农(48511)
- 学报(46309)
- 科学(45502)
- 大学(37296)
- 学学(34918)
- 教育(34065)
- 财经(32535)
- 经济研究(32433)
- 农业(32100)
- 技术(29199)
- 经(28097)
- 业经(27852)
- 问题(24930)
- 贸(22416)
- 国际(20564)
- 世界(20458)
- 技术经济(18485)
- 业(17302)
- 统计(16966)
- 理论(16511)
- 经济问题(15491)
- 现代(15380)
共检索到563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诚颖 徐向阳 陈锐 陈建青
文章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贷款规模这一众所周知的金融变量并没有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性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源泉——资本存量、TFP和储蓄率——来实现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了贷款规模对我国GDP增长和TFP增长的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可知,我们一致看好的金融手段并没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金融制度安排已经影响到了TFP的积累水平。
关键词:
金融发展 TFP 增长源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璟 陈继明 刘晓辉
本文运用中国199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F-H检验方法测算了中国总体和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间信贷资金流动性,并实证研究了区域间信贷资金流动性对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旨在缓解财政分权背景下"金融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改善了中国信贷资金的区域间流动性。同时,区域间信贷资金流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地区金融发展对人均实际GDP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区域间信贷资金流动性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尚君
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FDI的机理,并利用中国1996~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存在集聚效应,并且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均显著地促进FDI流入,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FDI成负相关,金融发展抑制了FDI流入。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金融体制缺陷造成的,即相对落后的金融体系未能实现信贷资金的最优配置,从而导致FDI作为弥补私人部门融资缺口而大量输入,而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私人部门融资困境,从而降低与国外投资者的合作动机,进而导致FDI的流出。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钦 袁凯华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驱动机制 特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业斌 张建中 钟昌标
通过把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分解为"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分析金融抑制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抑制与工业减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抑制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抑制提高了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而不利于工业减排。研究结论表明,提升中国工业减排的内在动力,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工业污染 工业减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璟 张震 刘晓辉
"去杠杆"是近年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过高的金融杠杆水平或"去杠杆"产生的影响,缺乏对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1993—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宏观金融杠杆波动显著降低了某一地区的技术创新;第二,宏观金融杠杆波动通过抑制某一地区研发投资强度,抑制了该地区的技术创新。在考虑了内生性、异常观测值、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和把握"去杠杆"政策的力度和幅度,以降低宏观金融杠杆波动给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茂 张莉侠 孟令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阈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华伟
理论考察中普遍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经验验证的观点并不统一。我们运用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金融发展的内生性特征,我们加入一些控制变量来增强其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使得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进 王磊
以中国各省级单位为样本,利用面板回归技术,检验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深度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流向私人部门的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加强法治,能使私人部门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使商业银行缩小对国有部门的信贷规模,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关键词:
法治水平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
消费抑制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分析
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与地方官员晋升再考察——来自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经济互动视角下的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