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2)
- 2023(9915)
- 2022(8238)
- 2021(7360)
- 2020(5850)
- 2019(12959)
- 2018(12478)
- 2017(23721)
- 2016(12289)
- 2015(13855)
- 2014(13811)
- 2013(13692)
- 2012(13266)
- 2011(12457)
- 2010(13095)
- 2009(12549)
- 2008(11403)
- 2007(10298)
- 2006(9738)
- 2005(9472)
- 学科
- 济(75906)
- 经济(75849)
- 业(31464)
- 管理(30992)
- 中国(27310)
- 融(26291)
- 金融(26291)
- 地方(26076)
- 企(23908)
- 企业(23908)
- 银(23813)
- 银行(23801)
- 行(23278)
- 方法(18727)
- 农(16451)
- 业经(16304)
- 数学(16113)
- 数学方法(16038)
- 地方经济(15416)
- 学(14448)
- 制(14327)
- 财(13449)
- 农业(12022)
- 发(11572)
- 中国金融(11179)
- 贸(10226)
- 贸易(10209)
- 环境(9963)
- 体(9937)
- 易(9752)
- 机构
- 学院(183212)
- 大学(180484)
- 济(88620)
- 经济(86835)
- 研究(71672)
- 管理(62553)
- 中国(60640)
- 理学(51112)
- 理学院(50472)
- 管理学(49814)
- 管理学院(49459)
- 财(40292)
- 科学(39568)
- 京(38944)
- 所(36632)
- 中心(33030)
- 研究所(32564)
- 财经(30760)
- 江(29415)
- 经济学(29245)
- 农(27785)
- 经(27664)
- 经济学院(25948)
- 北京(25803)
- 范(25631)
- 师范(25399)
- 院(25084)
- 州(24458)
- 财经大学(22537)
- 银(22071)
- 基金
- 项目(107955)
- 科学(84579)
- 研究(83731)
- 基金(75916)
- 家(64493)
- 国家(63878)
- 社会(55235)
- 科学基金(54165)
- 社会科(52533)
- 社会科学(52524)
- 省(43564)
- 基金项目(38829)
- 教育(37105)
- 划(35138)
- 编号(33779)
- 资助(31338)
- 发(30891)
- 自然(30335)
- 自然科(29564)
- 自然科学(29559)
- 自然科学基金(29026)
- 成果(28696)
- 发展(25915)
- 展(25494)
- 课题(24993)
- 重点(24930)
- 部(23262)
- 国家社会(23054)
- 创(22635)
- 性(21824)
- 期刊
- 济(113703)
- 经济(113703)
- 研究(66858)
- 中国(44002)
- 融(35909)
- 金融(35909)
- 财(30104)
- 农(27583)
- 管理(26109)
- 学报(24132)
- 科学(23153)
- 教育(21440)
- 经济研究(19346)
- 大学(18778)
- 农业(18134)
- 学学(17568)
- 业经(17139)
- 财经(16752)
- 技术(16688)
- 经(14631)
- 问题(14046)
- 世界(10869)
- 贸(10842)
- 国际(10616)
- 技术经济(10500)
- 商业(9291)
- 经济问题(9207)
- 业(8971)
- 经济管理(8787)
- 改革(8747)
共检索到315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运用12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首次系统地检验了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研究发现,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稳定的负面作用,即使我们控制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地理禀赋等因素,结果仍然是显著而稳定的。同时,我们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本文的结论是:加大开放的力度,削弱金融利益集团的影响,构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将有利于中国金融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治经济学 利益集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和发展要后继有人离不开高校这块阵地。必须透过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寻求化解困境的对策,通过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地位得以巩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困境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继明 王成伟
本文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本文认为,在经济学体系、研究范式及方法论日益完善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不断深化,且日益呈现出多元视角;而"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一方面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和分析工具的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博大思想体系的回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健 苏黎馨
立足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规划领域亦迎来发展转型关键期,"规土融合"便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将规土关系视为一种生产方式,进而采用政治经济学视角挖掘制度变迁在两规关系演变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与趋势指引。结果表明,行政管理体制首先构建起了两规分化的发展路径,而各阶段社会经济制度又进一步塑造出不同的利益分化格局,各阶段分化利益博弈的结果促使规土发展路径从平行走向交叉,又终将走向融合。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融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义奇
纵向社会结构下政府的超强控制能力与人格化交易习俗下市场基础的薄弱,决定了政府角色在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并存一体的,政府在促进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市场活力弱化、现代银行先天不足等问题。当消极因素的逐渐积累直至其占上风时,政府就有退出金融市场的激励。但是,受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的制约,政府无法实现完全退出。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干预金融中趋利避害,以推动市场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府 纵向社会结构 人格化交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最新成果。首先,它揭示了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主权和国家经济职能的本质,发行货币和创造国家信用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表现,支撑公共信用、分配社会财富、充当公共产品生产和调节社会劳动的工具等是其重要经济职能。其次,金融来源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和天职。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运行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其运行要遵循人民福祉和价值增值统一的规律;要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治理体系和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毓贤
1988年苏联《经济科学》月刊第7-10期全文发表了即将出版的新编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该书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尊重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向我们提供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崭新体系,并提出了建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这种概念对统计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予了新的启示。 一、关于教科书的基本评介 教科书分为四篇,为突出重点,评述中将着重探讨各篇中新的内容和观点。 第一篇,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本篇的特点是:(1)突出了人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德文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0年之后回归到了改革初始水平。这虽然预示着新的改革临界点,但它发生在更高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和中国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性时期,城乡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政治经济模型和新增长理论的二元经济模型分析表明,体制、要素和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市场在扭转收入差距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要优先选择人力资本、农业科技、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通过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在改革中寻求双赢的突破口。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李思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四十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高速增长带来的诸如经济社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推进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转变,也是抓住世界大环境变革机遇,提升国际地位的有力转变。高质量发展正在掀起我国经济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带来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命。2018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讨论热点,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阐释,然而现有文献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高质量发展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高质量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转变,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的统一。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解决生产力内部要素的矛盾,以推进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郭冠清
新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成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研究内容。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核心在于把握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主动权来自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的政治引领经济的主动性,这形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制度优势。新形势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发展理念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有机统一,新发展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相互贯通,共同指引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全方位内在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同时,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共同推动国际共同安全和国际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塑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世界性视角,促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也具有世界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高元骅
中国区域发展的事实可以概括为:区域内发展迅速、区域间矛盾突出。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内在逻辑一致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开始把发展经济当作首要目标,通过财政和人事干部体制改革从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等方面把地方官员的职业发展、辖区财政收入与其辖区发展捆绑在一起。地方官员对激励作出反应,逐渐成为维护市场型(market preserving)或强化市场型(market augmenting)的地方官员,既致力于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辖区发展,也主动或被动参与辖区间的标尺竞争,致力于取得比其他辖区更好的经济发展绩效,以期在竞争中胜出。地方官员这种既致力于发展辖区经济又致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普·基弗 黄相怀
本文讨论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三大派别——集体行动理论,制度理论,及政治市场不完善理论——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为什么有些国家发展了,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总的来说,每一学派都增进了我们对于政府决策中谁赢谁输的理解,但只有部分文献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
利益集团 产权 制度 政治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邹薇博士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是国家重点图书“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也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全书40余万言,不仅引用了下迄20世纪90年代末的本领域重要国际国内文献,而且重新研究了自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中仍然具有现代意义的因素;并且对于发展经济学的演进、现状和未来走向提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创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在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经济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将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历史的进程。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学领域爆发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制度革命和产业革命。因为以往的制度变迁理论都是假定在一国范围内,并且是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彻底否定了这一假定,这意味着一场制度革命不可避免地全面爆发。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对发达国家而言,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或者说向新现代化迈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并行发展,这意味着一场产业革命在悄然爆发,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