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0)
- 2023(13759)
- 2022(11550)
- 2021(10434)
- 2020(8623)
- 2019(19806)
- 2018(18991)
- 2017(36576)
- 2016(19632)
- 2015(22107)
- 2014(22236)
- 2013(22197)
- 2012(21088)
- 2011(19185)
- 2010(19612)
- 2009(18577)
- 2008(17758)
- 2007(16055)
- 2006(14122)
- 2005(13140)
- 学科
- 济(89960)
- 经济(89877)
- 业(53687)
- 管理(52910)
- 企(41424)
- 企业(41424)
- 方法(33481)
- 中国(31918)
- 数学(29201)
- 数学方法(28967)
- 地方(27772)
- 融(27688)
- 金融(27686)
- 银(26178)
- 银行(26150)
- 农(26015)
- 行(25371)
- 财(22113)
- 业经(20592)
- 制(18907)
- 农业(18055)
- 贸(16743)
- 学(16740)
- 贸易(16726)
- 易(16138)
- 地方经济(14812)
- 环境(13968)
- 务(13819)
- 财务(13784)
- 财务管理(13750)
- 机构
- 学院(284758)
- 大学(281896)
- 济(121533)
- 经济(118898)
- 管理(104733)
- 研究(101764)
- 理学(88795)
- 理学院(87695)
- 管理学(86338)
- 管理学院(85793)
- 中国(82675)
- 科学(61259)
- 京(60310)
- 财(56565)
- 所(52298)
- 农(49935)
- 中心(48549)
- 研究所(47206)
- 江(44625)
- 财经(44244)
- 业大(40634)
- 经(39995)
- 农业(39092)
- 范(39055)
- 师范(38685)
- 北京(38417)
- 经济学(38277)
- 州(36341)
- 院(36317)
- 经济学院(34697)
- 基金
- 项目(183642)
- 科学(144206)
- 研究(137432)
- 基金(130835)
- 家(113222)
- 国家(112213)
- 科学基金(95400)
- 社会(87359)
- 社会科(82868)
- 社会科学(82844)
- 省(73663)
- 基金项目(69220)
- 教育(62001)
- 划(61539)
- 自然(58755)
- 自然科(57340)
- 自然科学(57325)
- 编号(56857)
- 自然科学基金(56278)
- 资助(52563)
- 成果(46484)
- 发(46069)
- 重点(42175)
- 部(40169)
- 课题(39951)
- 创(38866)
- 发展(37424)
- 展(36806)
- 创新(36375)
- 国家社会(36002)
- 期刊
- 济(139683)
- 经济(139683)
- 研究(87427)
- 中国(61259)
- 农(46720)
- 财(43321)
- 学报(42361)
- 融(41796)
- 金融(41796)
- 科学(39402)
- 管理(37140)
- 教育(31736)
- 大学(31718)
- 农业(31045)
- 学学(29832)
- 技术(24494)
- 业经(24175)
- 经济研究(22436)
- 财经(21815)
- 经(18803)
- 问题(18544)
- 业(16364)
- 贸(14588)
- 技术经济(14427)
- 商业(14234)
- 理论(13994)
- 国际(12950)
- 资源(12934)
- 图书(12833)
- 版(12766)
共检索到44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芸 刘杨
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财税与信贷、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金融环境和科技金融产出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2016年度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很多地区科技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科技金融环境的好坏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金融产出相对投入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市场机制、金融体系、财税支持、金融工具等角度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 科技金融 发展水平 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晓丽
金融作为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差异可以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讨论成为当下的热点。文章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金融 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金玲
文章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建立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等方法对江苏13个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差异情况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江苏区域金融具备"数量型"发展特征,转变金融增长方式,提高金融效率是江苏区域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发展差异 测度及聚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高琦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链进行指向性制度设计,并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构建科学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科技金融 发展水平 熵值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克东 孙文娟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采用Kendall一致性检验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梯队划分,最后针对典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探明金融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内在关联效应,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高琦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链进行指向性制度设计,并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构建科学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科技金融 发展水平 熵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宾宾 白雪
交易成本和效率制度的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为其他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政府所提供制度的效率,这是现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硬约束和瓶颈。本文从制度效率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以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据此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明 徐静 谢孟桐 曹洁维
金融一体化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金融机构存贷款、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等数据,运用储蓄—投资相关性分析法测算了京津冀地区的金融一体化程度。结论显示:京津冀地区金融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金融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其金融市场分割情况仍然存在,区域协同的空间依然很大。其中,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作用明显,金融发展水平最高,是京津冀地区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潜力值增长率最高的两个城市为保定和石家庄。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京津冀金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蕴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构建碳金融评价体系及验证影响因素,有助于定量评估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潜力。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背景下,本文构造了碳金融发展指数,发现中国部分省份的碳金融水平还很低,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碳金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实证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清洁技术水平和政策激励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结合中国碳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的异质性,提出了中国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花 李全喜 孙磐石
基于场论和物流场论对区域物流进行分析,提出区域物流场的性质,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状况、产业规模和信息化水平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流场势模型,根据30个省级区域2008年数据,从区域物流因子、物流"势"、物流"位"、物流地位等角度综合分析各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提出区域物流的发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海鹰 何计文
区域差距是我国发展的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将促进区域差距的改变。本文主要用单一指标和系统指标法考察全国31个省市区在2006~201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通过聚类分析法找到欠发达地区的集合,并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与我国发展水平产生的差异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差距 欠发达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燕
文章选用1998~2011年全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我国区域寿险发展的总体差异进行分析,并以回归方程为基础对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寿险差异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趋于平稳,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影响在下降,经济因素影响在上升,除此以外,区域市场化程度和竞争程度对寿险差异的影响程度大幅提高,抚养率的影响略有提高。
关键词:
区域寿险 差异 回归方程 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