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3)
- 2023(12450)
- 2022(10323)
- 2021(9175)
- 2020(7594)
- 2019(16555)
- 2018(16114)
- 2017(29850)
- 2016(15523)
- 2015(17178)
- 2014(16428)
- 2013(16144)
- 2012(15286)
- 2011(13903)
- 2010(14409)
- 2009(13425)
- 2008(12363)
- 2007(11265)
- 2006(10249)
- 2005(9585)
- 学科
- 济(67313)
- 经济(67260)
- 业(51839)
- 管理(47444)
- 企(42423)
- 企业(42423)
- 中国(28231)
- 融(26550)
- 金融(26550)
- 银(24806)
- 银行(24781)
- 行(24174)
- 地方(22497)
- 技术(22184)
- 方法(20566)
- 农(19669)
- 业经(18257)
- 数学(17203)
- 数学方法(17063)
- 财(16377)
- 制(15546)
- 农业(14245)
- 技术管理(14232)
- 学(12247)
- 发(11595)
- 贸(11476)
- 贸易(11457)
- 地方经济(11423)
- 中国金融(11245)
- 易(11032)
- 机构
- 学院(216689)
- 大学(211774)
- 济(93213)
- 经济(91234)
- 管理(81605)
- 研究(79001)
- 理学(68555)
- 理学院(67783)
- 管理学(66829)
- 管理学院(66412)
- 中国(66242)
- 科学(46338)
- 京(45433)
- 财(43101)
- 所(39639)
- 中心(37887)
- 研究所(35653)
- 农(35402)
- 江(35267)
- 财经(33071)
- 经(29962)
- 业大(29411)
- 北京(29320)
- 范(29166)
- 州(28944)
- 院(28861)
- 师范(28858)
- 经济学(28611)
- 农业(27128)
- 经济学院(25643)
- 基金
- 项目(141292)
- 科学(112925)
- 研究(107329)
- 基金(100270)
- 家(87086)
- 国家(86301)
- 科学基金(74604)
- 社会(69135)
- 社会科(65829)
- 社会科学(65815)
- 省(58908)
- 基金项目(53104)
- 划(48142)
- 教育(48092)
- 自然(45588)
- 自然科(44609)
- 自然科学(44604)
- 自然科学基金(43848)
- 编号(42827)
- 资助(38927)
- 发(37521)
- 创(36299)
- 成果(34150)
- 创新(33012)
- 重点(32901)
- 课题(31412)
- 发展(30426)
- 部(30008)
- 展(29898)
- 国家社会(28661)
共检索到35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林汉 胡尹燕
本文基于门限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自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以金融发展效率为门限变量,对金融发展效率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门限特征,门限值为88.61%。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之上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在小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只有在大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才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需要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对存贷比监管指标的删除,必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林汉 胡尹燕
本文基于门限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自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以金融发展效率为门限变量,对金融发展效率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门限特征,门限值为88.61%。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之上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在小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只有在大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才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需要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商业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立梅 高硕
技术创新效率是比技术创新绝对绩效更能反映技术创新效果的概念。文章构建金融发展对效率作用的回归模型,利用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金融中介比金融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存款运用的有效率较低,资本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DE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德山 徐海锋 张淑英
首先在Howitt和Aghion(1998)的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和金融中介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效率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效率的提升,而政府研发支出与二氧化碳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效率呈正U型关系,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与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荻 王天骄
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杨哲 赵仡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将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视为两个子系统,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在我国不同省份具有显著差异,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大部分省份的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金融发展水平,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据此建议各省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从金融供给侧或技术供给侧寻求着力点,通过复合系统良性运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伍琴 朱顺林
不同区域金融体系资本供给、风险管理和回报激励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也不相同。本文测定了我国23个省市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发现23个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的平均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且各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的差异性也通过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得到了验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森 林爱梅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即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在不考虑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时,金融相关率和金融效率两个指标都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入技术创新中介变量后,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授权数来间接促进能源效率改进,且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能源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田朔
本文在阐述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199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需求的扩大有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继而,本文采用Hansen提出的门限回归方法,对影响市场需求的多个因素进行门限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三个门限值,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两个门限值,对外开放程度存在单一门限值,不同门限水平下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各异。
关键词:
国内需求 国外需求 技术创新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士强 张兆响 耿殿明
本文认为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具有 :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 ;技术创新的主要方面是产品创新 ;知识密集型行业创新数量高于其它行业 ;R&D机构落户企业并增大投入 ;政府行为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等特征。要加快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 :( 1)加深对技术创新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前提 ;( 2 )技术创新需要政府行为的推动 ;( 3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 ;( 4)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是人才 ;( 5)改善技术创新环境 ,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褚席 冯冠霖
以技术创新阶段细分为研究基点,利用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技术研发阶段和创新市场化阶段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创新增量方面,银行体系发展对创新产出的正向激励效应显著优于股票市场发展,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创新增效方面,股票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激励效应尤为显著,银行体系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抑制效应,造成较大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结果表明,技术创新量高多产、提质增效依赖于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和金融发展模式优势互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关键词:
营商环境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权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金融支持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文章利用1990-2013年中国的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证实三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机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呈现逐步增加直至平稳态势;技术创新对自身贡献起主导作用,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对技术创新有一定贡献;产业升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立梅 肖卉 李晓娣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