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5)
- 2023(10736)
- 2022(8977)
- 2021(8073)
- 2020(6588)
- 2019(14934)
- 2018(14474)
- 2017(27615)
- 2016(14987)
- 2015(16764)
- 2014(16661)
- 2013(16589)
- 2012(16046)
- 2011(14712)
- 2010(15434)
- 2009(14367)
- 2008(13720)
- 2007(12254)
- 2006(11326)
- 2005(10664)
- 学科
- 济(67537)
- 经济(67469)
- 业(38611)
- 管理(35444)
- 企(28912)
- 企业(28912)
- 融(27764)
- 金融(27763)
- 中国(27137)
- 银(24905)
- 银行(24871)
- 行(24290)
- 方法(22447)
- 地方(22282)
- 农(19592)
- 数学(19003)
- 数学方法(18773)
- 业经(16344)
- 财(15030)
- 制(14612)
- 贸(14065)
- 贸易(14050)
- 农业(13886)
- 学(13598)
- 易(13596)
- 发(11714)
- 地方经济(11363)
- 中国金融(11203)
- 理论(10724)
- 环境(10522)
- 机构
- 学院(216809)
- 大学(215897)
- 济(92158)
- 经济(90195)
- 研究(83116)
- 管理(75644)
- 中国(68650)
- 理学(63405)
- 理学院(62522)
- 管理学(61387)
- 管理学院(60979)
- 科学(49901)
- 京(47485)
- 所(43541)
- 财(42988)
- 农(41009)
- 研究所(39470)
- 中心(38657)
- 江(34658)
- 财经(33253)
- 农业(32096)
- 业大(31900)
- 范(31286)
- 师范(30924)
- 北京(30808)
- 经(30023)
- 院(29341)
- 经济学(28985)
- 州(28467)
- 经济学院(26150)
- 基金
- 项目(137349)
- 科学(107364)
- 研究(101811)
- 基金(97334)
- 家(85349)
- 国家(84576)
- 科学基金(70715)
- 社会(64345)
- 社会科(61199)
- 社会科学(61184)
- 省(55061)
- 基金项目(50755)
- 划(46473)
- 教育(46087)
- 自然(43471)
- 自然科(42464)
- 自然科学(42451)
- 自然科学基金(41684)
- 编号(41114)
- 资助(40080)
- 发(36375)
- 成果(34930)
- 重点(31996)
- 课题(30138)
- 部(29853)
- 发展(29345)
- 创(29051)
- 展(28864)
- 创新(27219)
- 国家社会(26681)
- 期刊
- 济(108834)
- 经济(108834)
- 研究(71181)
- 中国(49792)
- 农(38782)
- 融(38344)
- 金融(38344)
- 学报(34753)
- 科学(31928)
- 财(30547)
- 管理(28217)
- 教育(27001)
- 大学(26215)
- 农业(26096)
- 学学(24552)
- 业经(17999)
- 技术(17655)
- 经济研究(17436)
- 财经(16250)
- 问题(14337)
- 经(14034)
- 国际(13794)
- 业(13732)
- 贸(12911)
- 世界(11734)
- 理论(10863)
- 技术经济(10214)
- 商业(10127)
- 坛(10118)
- 论坛(10118)
共检索到35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雄兵 吕勇斌
在回顾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并介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比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发展指数上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深化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发展指数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翔 丁洋洋 王思纯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和资源布局的焦点领域。为掌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市场主体、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5大领域共计30个具体指标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以二十国集团19个相关成员国为例(为便于比较,未列入欧盟数据),编制了二十国集团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对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二十国集团不同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总体好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金融科技总体发展较为领先,但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最后,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实际与国际经验,秉持"扬长补短"的原则,从完善金融科技政策监管、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竞争力、优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金融 发展指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丹 金雪军
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要求区域金融发展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但区域金融发展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既有的发展经验,如何降低金融制度变革的不确定性,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践?本文从历史经验的角度、采取国别比较的方法,以金融体制的构成要素为线索,总结了各国金融体制演进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通过国际比较,归纳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属性,以此揭示了区域金融发展中一些本质的制度和政策演变规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天忠 王淑云
世界各国地方金融的历史起点不同,发展模式各异,但世界各国普遍都很重视发展地方金融,并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地方金融体系,为我国地方金融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深入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地方金融业在体制模式、市场定位、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从理论上探寻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地方金融业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金融 金融体系 市场定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一洪
客观地看待商业银行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认为,经过近10年的高增长之后,随着"宏观经济红利"效应的逐渐减弱和金融生态环境的转变,国内城商行在传统模式下的高增长态势很难长期持续。统计分析表明,样本城商行在经历2010—2011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告别盈利高增长、"不良双降"、资本充足的良好发展态势。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样本城商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经历2010—2011年的稳定增长后开始下降,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子荣 张梓润
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度量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尤为重要。本文从规模、活力、效率、稳定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五个维度,将金融体系整体的发展程度指数化,并利用跨国样本实证检验该指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越发达的经济体,其金融发展指数越高,但金融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特征,各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各有其侧重点与比较优势。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在制定金融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构建多层次、综合发展的金融体系,以保障金融体系的融资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匹配。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发展指数 实体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正晓
对美、日、德、英、法等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综合监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监管的主流模式,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来自金融强国的激烈竞争,作者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监管体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五星 朱险峰 王延培 刘南村 钟弥嘉 郭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标志着数据要素成为当前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据二十条”强调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服务我国数据价格管理,本文对构建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具备可行性与可比性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指数和价格指数进行研究。通过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四大关键”,即数据要素支撑、数据流通应用、数据市场生态和数据治理保障,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指数体系。同时,借鉴证券市场指数构建经验,设计反映数据产品价格整体水平的一系列价格指数,提出可前瞻探索运用特征价格法,研究排除数据质量因素的价格指数编制路径。建议依托数据交易平台自动采集和沉淀交易数据,结合场内数据交易活跃程度确定发布频率,探索按季度公布数据价格指数。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指数 价格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妮 赵彦云
文章基于共享发展理念,构建涵盖机会共享、过程共享、结果共享3个维度的民生发展指标体系,测算1996—2014年59个国家或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筛选出对民生发展水平有驱动效应的社会经济要素,运用分位回归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民生水平在59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38位,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较快。从共享发展3个维度来看,我国民生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对改善民生的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更加有利,但发展结果并没有得到等比例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亟需提高。劳动收入、社会风尚、人口年龄结构、信息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驱动要素,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效果相对明显。
关键词:
共享 民生 驱动要素 国际比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斌 杨理连
基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与《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5年6号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升级版现代高职教育的五个主要抓手:即注重学校改革的整体设计、注重人才培养"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兼顾、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注重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注重教学管理的强化,同时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质量发展的实际,就其实施路径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求为今后几年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质量发展 要素构成 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更是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明确期许。金融作为调节资金在不同部门间流动配置的重要媒介,金融要素投入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基于此,本文从金融发展与融资结构两要素出发,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金融规模的扩大、长期信贷的投放、金融中介效率的改善、金融市场化的深化、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均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反之,融资结构对最优状态的偏离会制约工业的整体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则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区域层面,影响各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略有差异,中西部地区的融资结构偏离现象突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直接融资比例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长德
依据各地区1978~2005年的经济金融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研究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差异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进程、各地区的法律环境以及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地区差异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林 许余劼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行业天然具有数字基因。但金融行业与数字的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金融的核心要素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化。金融业历经货币要素时代、资本要素时代与信息要素时代,目前进入了数据要素时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进入2022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逐渐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无论是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银保监会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还是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
关键词:
三大要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卫东 石大千
产业结构的变动源于要素的积累变化,而金融发展对要素积累具有明显作用。本文通过构建要素积累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论表明,金融发展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各个产业资本和劳动的积累,对第一、二产业产生负向影响,且对第一产业的负向影响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产生积极影响,存在明显的"产业替代效应"。但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的原始积累能力,金融发展只是起到推动作用。并且,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呈现出"U"型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