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5)
2023(14315)
2022(12252)
2021(11467)
2020(9372)
2019(21540)
2018(21386)
2017(41007)
2016(22034)
2015(24746)
2014(24789)
2013(24572)
2012(22827)
2011(20685)
2010(21020)
2009(19451)
2008(18042)
2007(15850)
2006(14161)
2005(12813)
作者
(63871)
(52548)
(52170)
(49445)
(33521)
(25179)
(23800)
(20642)
(20178)
(18884)
(18082)
(17709)
(16711)
(16543)
(16366)
(16104)
(15516)
(15384)
(15022)
(14977)
(13163)
(12950)
(12638)
(12007)
(11876)
(11755)
(11672)
(11657)
(10603)
(10345)
学科
(91763)
经济(91671)
(61237)
管理(61163)
(49887)
企业(49887)
方法(36268)
中国(32280)
数学(30921)
数学方法(30600)
(27734)
金融(27733)
(26289)
银行(26249)
地方(26233)
(25429)
(25167)
(22191)
业经(22111)
(18947)
(18612)
农业(17480)
(16303)
贸易(16285)
(15737)
理论(15428)
技术(14707)
环境(14578)
(14501)
(14437)
机构
学院(307771)
大学(307595)
(123700)
管理(121489)
经济(120845)
研究(107223)
理学(104038)
理学院(102870)
管理学(101241)
管理学院(100698)
中国(85481)
(66960)
科学(65239)
(56916)
(53963)
中心(49754)
(49178)
研究所(48946)
(45380)
财经(45002)
业大(44477)
北京(43218)
(41884)
师范(41505)
(40815)
(38858)
(38162)
农业(38081)
经济学(36479)
师范大学(33565)
基金
项目(207220)
科学(162433)
研究(154760)
基金(148147)
(128093)
国家(126934)
科学基金(108984)
社会(96000)
社会科(91016)
社会科学(90993)
(81953)
基金项目(78921)
教育(70068)
自然(69778)
(68509)
自然科(68122)
自然科学(68110)
自然科学基金(66851)
编号(64365)
资助(60985)
成果(52471)
(48303)
重点(46297)
(44931)
课题(44634)
(43377)
创新(40369)
项目编号(39603)
科研(39026)
发展(38872)
期刊
(140402)
经济(140402)
研究(96048)
中国(63679)
学报(46047)
(45696)
管理(45471)
科学(43518)
(41642)
金融(41642)
(41243)
教育(37508)
大学(34962)
学学(32663)
农业(31507)
技术(26918)
业经(23965)
经济研究(22062)
财经(21412)
(18179)
问题(17865)
图书(17378)
理论(16449)
(15829)
实践(15190)
(15190)
科技(15033)
技术经济(14692)
现代(14464)
商业(13988)
共检索到470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元琦  郭志钢  李建平  
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金融结构、资本积累以及投资渠道寻找经济增长动力的研究进展缓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自建的互动机制仍然不甚明了。文章对泛自由化金融的金融发展理论做了反思,提出"金融发展悖论"及其解释;借助空间计量模型。采用欧亚20国的样本,实证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趋同现象确实广泛存在,并且借助"经济空间"的概念,这一规律得以放大呈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泽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元琦  李建平  张力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围绕金融结构、资本形成和创新投资等已知的渗透机制寻找二者的交互关系,然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经验需要新鲜的视角和理论来重新阐释,我们归纳了"金融趋同"的理论范畴以解释深层次的关联。通过对欧洲国家长期宏观数据的分析,证实了该现象的真实性。新建了Ex SAR模型,检验世界各国金融发展是否存在趋同现象;在上述模型运用ML法估计参数,检验世界20个国家金融发展差异是否存在条件β趋同。新模型结果显示出各项估计对比OLS法估计参数提高了显著性水平,空间相关强度系数具有较优的统计性质,均能通过1%显著性的空间依赖性检验,这说明考虑空间的影响是正确的。同时说明近30年欧洲...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正兵  
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通过聚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成长及其差异演变。中国各省、区、市金融结构趋同与分化现象并存,区域金融发展呈非均衡格局,但这一格局不同于传统的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之区划,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平行一致的。相当多省、区、市的金融结构主要体现为银行、保险业的主导地位,资本市场不发达;同时,金融开放在省区市的差异总体较小。因此,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统筹金融开放,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构成了今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重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苗苗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其相关会计准则应当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才能在更好地服务企业风险管理的同时,及时传递信息、规范市场运作,是摆在国内外准则制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研究表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会对债务合约、薪酬合约、市场反应、管制等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管理层决策以及企业行为,不合适的准则规定会严重阻碍衍生品市场功能的发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近年来颁布和修订了若干相关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准则、套期保值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等,我国财政部也正在保持逐步趋同。我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迪  钟绍军  
文章将分布动态学模型引入金融发展的俱乐部趋同研究中,基于扩展的Markov链、空间Markov链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72个市县2003-2013年间金融发展的俱乐部趋同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四类水平俱乐部在整体水平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逐渐有所缓解,但对于高低水平俱乐部而言仍较明显,可见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邻近地区对本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高-高集聚"以及"低-低集聚"空间分布特征,这为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趋同特征"给出了空间上的解释,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趋同特征正逐渐由"俱乐部趋同"向"俱乐部空间趋同"转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如何促进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震  张夏明  
英国作为老牌金融强国和全球金融监管科技的领跑者,其金融监管科技(RegTech)的发展思路和经验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中英两国金融监管科技的区别,挖掘两国金融监管科技在产生背景、市场发育、技术生态、法治逻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梳理两国金融监管科技在底层技术、原则理念、金融监管目标和内外联动机制上的相似之处,得出中国和英国金融监管科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不同演化路径,以及"冲突型"与"扶持型"两种不同的金融监管科技生态环境。文章认为,在辨异的基础上,中国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科技顶层设计协调和框架建设,深化金融监管科技(RegTech)市场层次,重塑RegTech发展的技术生态,推动金融监管科技法治化规范化发展,最终促进中国金融监管科技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变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颖  李静  
利用1978—2010年省际大样本面板数据,通过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中国省际层次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1)从长远来看,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收敛趋势;(2)金融发展差距每缩小1%,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便缩小0.214%左右。这一方面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了金融发展的支持;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省份,这种支持效应也带来了地区间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新生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依据31个省域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集聚与趋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金融发展具有空间依赖特征,全局空间相关性先强后弱,先正后负;局部空间聚集特征存在,呈现出"西热、中冷、东不均"的分布规律;金融发展的β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存在,并具备阶段性与区域性特征;我国金融发展的趋同机制与空间结构影响方式存在区域差异,三大地带均表现出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经济基础、物质资本投入、对外开放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均对金融发展趋同产生影响,但初始金融资源条件是影响趋同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绿色金融标准课题组  王信  
自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峰会公报以来,绿色金融全球共识不断发展。为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绿色项目,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出台了绿色金融标准。但不同标准之间存在差异,不利于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效率。通过对比分析12项绿色债券标准和6项绿色信贷标准,我们认为,可率先推动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合作和趋同,然后逐步实现全球主要绿色金融标准接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辉  于长春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首脑会议要求在2011年6月(已经推迟到2012年上半年)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此对大量会计准则作出修订,其中金融工具准则是倍受关注的重点项目。虽然金融工具准则是IASB和FASB的联合项目,但是在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过程中,IASB与FASB走了两条不同的路,IASB采用的是分阶段逐个击破的策略,FASB采用的是发布单独的综合准则实现根本变革的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建设"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议题,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内容,受到了全球的关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我国"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已经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相关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并成功地将相关理念和经验推向国际社会。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雅琴  
本文以中国1993~2014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包括金融规模及金融效率)的具体影响。结论显示:(1)贸易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与开放程度有关。但贸易开放对金融效率却呈现出负向影响。(2)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伴随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这可能与金融开放的加速导致金融资源出现扭曲配置有关。总体而言,我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相对滞后于开放程度的扩大,隐性的金融保护可能会降低金融效率。因此配套性改革措施的推进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