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50)
- 2023(21687)
- 2022(18586)
- 2021(17256)
- 2020(14694)
- 2019(33559)
- 2018(33305)
- 2017(63494)
- 2016(34875)
- 2015(39105)
- 2014(39105)
- 2013(38726)
- 2012(36118)
- 2011(32671)
- 2010(33006)
- 2009(30619)
- 2008(29596)
- 2007(26638)
- 2006(23200)
- 2005(20701)
- 学科
- 济(140137)
- 经济(139986)
- 管理(97001)
- 业(94830)
- 企(77379)
- 企业(77379)
- 方法(62175)
- 数学(54041)
- 数学方法(53350)
- 中国(41695)
- 农(39149)
- 财(36774)
- 地方(32998)
- 学(32269)
- 业经(31454)
- 融(30367)
- 金融(30362)
- 银(29975)
- 银行(29873)
- 行(28705)
- 制(28370)
- 贸(26385)
- 贸易(26367)
- 农业(26319)
- 易(25547)
- 务(23659)
- 财务(23567)
- 财务管理(23514)
- 理论(22902)
- 企业财务(22323)
- 机构
- 学院(496485)
- 大学(495623)
- 济(195648)
- 经济(191346)
- 管理(188286)
- 研究(172247)
- 理学(162451)
- 理学院(160508)
- 管理学(157344)
- 管理学院(156477)
- 中国(132026)
- 科学(110953)
- 京(106417)
- 农(93333)
- 财(89860)
- 所(89534)
- 研究所(81968)
- 业大(80359)
- 中心(79389)
- 江(74168)
- 农业(73754)
- 财经(71668)
- 北京(67249)
- 范(65410)
- 经(64989)
- 师范(64585)
- 院(62255)
- 州(60442)
- 经济学(58720)
- 技术(54850)
- 基金
- 项目(337682)
- 科学(262166)
- 基金(241901)
- 研究(238614)
- 家(214515)
- 国家(212718)
- 科学基金(179916)
- 社会(147561)
- 社会科(139783)
- 社会科学(139742)
- 省(134131)
- 基金项目(128312)
- 自然(120193)
- 自然科(117385)
- 自然科学(117350)
- 自然科学基金(115205)
- 划(113424)
- 教育(110107)
- 资助(100768)
- 编号(97030)
- 成果(78225)
- 重点(76847)
- 发(74339)
- 部(72769)
- 创(69556)
- 课题(67929)
- 科研(65574)
- 创新(65051)
- 计划(64232)
- 大学(61699)
- 期刊
- 济(213975)
- 经济(213975)
- 研究(141144)
- 中国(97320)
- 学报(88413)
- 农(84420)
- 科学(77250)
- 财(68922)
- 管理(67632)
- 大学(64960)
- 学学(61626)
- 农业(56984)
- 教育(53197)
- 融(52668)
- 金融(52668)
- 技术(42737)
- 业经(36146)
- 财经(34480)
- 经济研究(34319)
- 业(29879)
- 经(29557)
- 问题(27932)
- 版(24828)
- 图书(24385)
- 科技(24207)
- 技术经济(23611)
- 理论(23121)
- 统计(22867)
- 业大(22730)
- 商业(22722)
共检索到73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梦骐 邢珺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构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指数,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能源消费结构、金融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本文认为,金融发展通过三种机制影响能源消费:一是降低生产信贷成本,间接通过供给端拉动消费端;二是发挥资源分配功能优化能源生产结构,间接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三是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提升能源消费需求。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的影响持续为正,在第三期达到最大。金融可以通过资金配置,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作用在第二期达到最大。滞后期主要是由于传导时间所导致。其中,消费性贷款的传导作用更快,而生产性贷款的传导作用较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王雅楠 岑燕
金融发展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同样的,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金融系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传导途径,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动。本文对全球55个国家23年(1985~2007)的面板数据库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确会影响能源消费与需求,进而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化石燃料"能源和替代能源消费的增加,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对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制定能源相关政策和对高能耗部门进行产业调整时,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晨潇 刘凯莉 马思睿
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绿色转型事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清洁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分析法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总体呈增长态势,区域差距有所收敛,部分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远高于平均值。(2)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均表现为正向空间自相关。(3)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4)绿色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晓丽 李娜
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婷婷 许梦博 秦琳贵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金融支持,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消费占比作为能源消费结构指标,选取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效应及机制。结论显示,绿色金融显著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作用机制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和促进绿色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大。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发现煤炭消费占比越高的地方,绿色金融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越大。通过门槛模型,发现超过门槛值后,绿色金融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有所下降。市场、政府和数字经济均可增强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最后,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鼓励绿色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挥绿色金融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消费结构 碳减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婷婷 许梦博 秦琳贵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金融支持,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消费占比作为能源消费结构指标,选取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效应及机制。结论显示,绿色金融显著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作用机制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和促进绿色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大。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发现煤炭消费占比越高的地方,绿色金融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越大。通过门槛模型,发现超过门槛值后,绿色金融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有所下降。市场、政府和数字经济均可增强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最后,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鼓励绿色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挥绿色金融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消费结构 碳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成军 杜传甲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文章运用冗余分析法和排序图技术,对2005—2017年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冗余分析法能够很好地解释能源消费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2)10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能源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在短暂快速增长后保持波浪起伏状态,其余因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3)能源消费结构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大。最后,为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丽萍 何剑
本文利用1990-2008年新疆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讨了新疆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本文构建三个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中国整体层面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和非国有部门银行信贷比重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FDI比率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FDI比率对该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地区的能源消费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和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对该地区的能源消费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制订能源消费政策,需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FDI质量,降低能源消费;积极发展低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振红 王黎明 盛科荣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为负;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且影响很大,说明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能源消费的波动主要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4.8%和29.3%;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能源消费 PVAR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泰 李华 肖红波 李军
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是治理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途径。依据北京农村家庭的资料,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发现:在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占77.65%,其中煤炭占53.14%,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占比16.77%,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占比5.58%。家庭的收入、所居地形、兼业情况和人口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生活能源有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得允许时,农村家庭选择消费清洁便利的能源。政府应该支持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无污染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启
通过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从金融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角度对我国1985~2011年省份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分类估计得出,区域金融发展、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存在自东向西逐次递减的现象,而能源消费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最大,西部居中,中部最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鞠可一 周德群 王群伟 吴君民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治国 杜秀娥
通过比较"金砖国家"清洁能源利用的现状,利用空间状态模型实证研究"金砖国家"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发现:"金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带动了清洁能源的消费;"金砖国家"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存在着时期差别;在比较周期中,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煤炭资源、石油体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神浩 钟晓红 来宇敏 余泽骎
在能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及效率成为节能减排关注的焦点,为探究两者的关系,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阐释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机制;并以两者发展现状作为现实依据,引入PVAR模型,采用2000~2019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结合两者发展状态将其划分为东、西、中3个区域,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通过熵值法测算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以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产业结构3个控制变量,定量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的双向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均密切相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仅作用力度和方向存在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东、中部为正、西部为负,而能源效率对能源效率结构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均为正,只是西部不显著,据此,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能源消费及效率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