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67)
2023(23183)
2022(19786)
2021(18283)
2020(15493)
2019(35430)
2018(34952)
2017(66639)
2016(36343)
2015(40866)
2014(40855)
2013(40549)
2012(37817)
2011(34235)
2010(34528)
2009(32266)
2008(31404)
2007(28054)
2006(24813)
2005(22445)
作者
(109710)
(91558)
(90909)
(86534)
(58174)
(44231)
(41475)
(35847)
(34800)
(32748)
(31210)
(30799)
(29270)
(29215)
(28682)
(28522)
(27453)
(27117)
(26419)
(26345)
(23012)
(22715)
(22387)
(21013)
(20818)
(20474)
(20377)
(20251)
(18738)
(18189)
学科
(156281)
经济(156114)
管理(103050)
(99981)
(81462)
企业(81462)
方法(65353)
数学(56607)
数学方法(55902)
中国(44468)
(41386)
(40533)
(35308)
地方(35168)
业经(33951)
(31286)
金融(31282)
(30791)
银行(30693)
(30326)
(29475)
农业(28417)
(27660)
贸易(27641)
(26766)
(24925)
财务(24833)
财务管理(24779)
理论(24553)
企业财务(23533)
机构
大学(524876)
学院(523383)
(214194)
经济(209573)
管理(197638)
研究(185501)
理学(169907)
理学院(167904)
管理学(164646)
管理学院(163733)
中国(142131)
科学(117108)
(112905)
(98499)
(96956)
(96653)
研究所(88106)
中心(84347)
业大(82679)
(78971)
财经(78014)
农业(76393)
北京(71663)
(70781)
(68359)
师范(67505)
(66734)
经济学(65296)
(63540)
经济学院(58636)
基金
项目(350890)
科学(273028)
基金(252949)
研究(248150)
(224193)
国家(222337)
科学基金(188168)
社会(155538)
社会科(147323)
社会科学(147284)
(137996)
基金项目(133249)
自然(124771)
自然科(121853)
自然科学(121816)
自然科学基金(119628)
(116661)
教育(114084)
资助(105634)
编号(99658)
成果(81212)
重点(79612)
(77082)
(76211)
(72086)
课题(69930)
科研(67964)
创新(67417)
计划(65828)
教育部(64412)
期刊
(239318)
经济(239318)
研究(155121)
中国(105346)
学报(92450)
(88038)
科学(81253)
(76317)
管理(72937)
大学(68467)
学学(64894)
农业(59440)
(56245)
金融(56245)
教育(54516)
技术(44946)
经济研究(39131)
财经(38867)
业经(37945)
(33477)
(31060)
问题(30703)
技术经济(26066)
(25925)
图书(25010)
科技(24868)
统计(24521)
(24114)
理论(23932)
业大(23574)
共检索到78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晓安  袁婷婷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运用门槛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人均收入为门槛变量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现出"先抑制后抑制作用削弱再到促进"的双门槛效应;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单门槛效应。此外,当前我国各省的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已跨越相应门槛值,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政钦   李伶俐   万妍辰  
文章首先基于金融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从人力资本视角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删减样本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检验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更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小于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力资本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万春林  
论文首先对人力资本集聚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倒U型假说;接着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城市①面板数据,测算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检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变化。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度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随着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妮娅  解刚刚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4年中部六省GDP、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数据,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现状,计算中部各省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依然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占有最重要作用,其贡献率高达4/5。但在人力资本存量有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也不可忽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伟军  申长庚  袁亮  
本文通过构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的概念模型,利用2000-2008年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AMOS软件中的极大似然法对方程模型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0.70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质资本每提升1个单位,经济增长会上升0.703个单位,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为0.236。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我国应继续稳定固定资产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洪庆  
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基础上,考虑环境规制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假说。并且,基于门槛面板估计方法,利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水平比较低时,环境规制和环境规制通过人力资本渠道都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环境规制达到较高水平时,环境规制和环境规制通过人力资本渠道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对于当前中国加强环境治理、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增长,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蕾  王雪萍  
文章建立有效劳动模型,利用回归方法对新疆1995-2014年三次产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率进行了测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浩  
研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仅考虑数量因素是不够的,结构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尝试把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也是投资主体的需求决策过程,存在着类似于马斯洛式层次结构关系,提出了基于不同投资层次下的4种人力资本结构类型的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运用1992~2003年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虽具显著意义,但作用机制并不很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结构层次低下是其直接因素,而人力资本结构因素对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更具深层解释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左晓慧  张兴军  
本文将金融发展作为一个独立解释变量引入,构造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面板数据以1994年为分界点分两阶段实证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1985~2003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的差异性,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部分解释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振全  薛丰慧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问题,采用对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股票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笔者认为信贷市场的贡献是通过国内信贷总量的不断扩张实现的,而融资利用效率低下和资源的逆配置导致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先玲  王琰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的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考察了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溢出效应的作用原理,进而研究了该过程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FDI能够降低东道国人员自主创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门槛值,实现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技术外溢;金融发展效率提高能扩大"FDI对企业家才能临界值的边际降低值",通过促进东道国自主创业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9年全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受金融发展程度所限,现阶段我国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外溢拉动国内经济的效应尚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德平  孙佳  
本文基于中国渔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为视角,利用1995—2010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实证了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结构变迁,以及信贷、股票和保险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总体结构变迁并不利于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渔业人均GDP增长,但保险市场促进程度相对较小;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对渔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票市场发展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文章在对结果进行解释后,提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朱映惠  顾雷雷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学术界长期讨论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的问题。本文对基于中国样本的35篇实证研究247个估计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较弱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因时间、区域、融资方式和传导机制的差异而存在多重结构效应。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U型的时间结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最弱;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中部地区金融资源利用率最高,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相较于银行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