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0)
2023(12797)
2022(10644)
2021(9500)
2020(7736)
2019(17299)
2018(16864)
2017(32259)
2016(16933)
2015(18970)
2014(18972)
2013(18748)
2012(17846)
2011(16427)
2010(17161)
2009(16613)
2008(15617)
2007(14255)
2006(13166)
2005(12702)
作者
(49283)
(41093)
(40827)
(38971)
(26323)
(19539)
(18540)
(15777)
(15702)
(14763)
(14346)
(13677)
(13465)
(13371)
(13052)
(12750)
(12094)
(11943)
(11818)
(11439)
(10699)
(10051)
(9885)
(9501)
(9354)
(9353)
(9133)
(9068)
(8329)
(8077)
学科
(91298)
经济(91187)
管理(53353)
(49737)
(40672)
企业(40672)
中国(30891)
(28006)
金融(28004)
地方(27494)
(26161)
银行(26146)
(25413)
方法(24847)
(22268)
(21976)
数学(21153)
业经(21076)
(21057)
数学方法(21024)
地方经济(15814)
(15232)
(15012)
农业(14674)
环境(13357)
(13294)
贸易(13277)
(13231)
财务(13192)
财务管理(13163)
机构
学院(250073)
大学(247454)
(117644)
经济(115240)
研究(92482)
管理(89913)
中国(77455)
理学(74775)
理学院(73900)
管理学(72940)
管理学院(72465)
(57611)
(52873)
科学(50357)
(46578)
财经(43624)
中心(42549)
研究所(41085)
(40155)
(39233)
经济学(38094)
(36808)
北京(34412)
经济学院(33807)
(32886)
(32325)
(32170)
财经大学(32030)
师范(31876)
业大(30296)
基金
项目(151348)
科学(120084)
研究(115909)
基金(109273)
(92917)
国家(92078)
科学基金(79374)
社会(77219)
社会科(73379)
社会科学(73365)
(59993)
基金项目(56565)
教育(51998)
(48861)
自然(46443)
编号(46183)
自然科(45314)
自然科学(45305)
自然科学基金(44516)
资助(44503)
成果(38962)
(38910)
重点(34620)
课题(33838)
(33671)
(33564)
国家社会(32452)
发展(32386)
(32112)
(31873)
期刊
(148165)
经济(148165)
研究(87858)
中国(59890)
(45267)
(42522)
金融(42522)
管理(38261)
(36372)
学报(32248)
科学(31832)
教育(26411)
大学(26029)
学学(24602)
经济研究(24404)
农业(23509)
财经(23491)
业经(22486)
技术(22405)
(20323)
问题(18386)
(14394)
世界(13684)
国际(13661)
技术经济(13634)
现代(11980)
商业(11932)
理论(11871)
改革(11795)
(11795)
共检索到41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光源  
当某一经济体存在于历史的具体时段时,金融系统通过特定渠道反作用于该时期的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本和储蓄率,决定着该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金融的深化程度,可以表示可供社会再生产的资本总量的多少,在技术和人口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决定了人均资本的多少,进而也决定了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萍  
航空经济在自身动态的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现代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使航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要素逐步达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金融支持航空经济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在:资金形成机制创造投资动力,投资导向机制优化航空产业结构,资金集中机制扩大航空产业规模,风险防范机制稳定投资环境,技术传导机制推动技术创新。随后,提出了金融支持航空经济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美东  吴金科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从直接、间接两个层面,区域、维度、门槛三重视角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体经济发展效应在东部地区得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深度维度赋能实体经济的效果较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要好;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呈“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存在非线性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发挥“数字效应”强化区域创新、“普惠效应”提升消费水平、“金融效应”促进资本积累,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实体经济发展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蓉  李萍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实质上金融发展主要是促进了金融体系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又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使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启娣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县域经济的长期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4—2019年全国县域为样本,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促进经济水平发展,且对农业经济水平影响更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有利于县域经济水平发展,也同时促进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这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丽   朱小能  
本文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指标定量评价各省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发现2013—2021年间我国各省份的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支持和产业结构优化两方面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实证研究了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且两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阶段门槛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并分区域、分阶段推进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金融机构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着力调整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有针对性地将信贷资金配置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行业和产业中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重构期,保护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日本现代的金融机构是经过100多年的改革和变动逐渐形成的。它是在适应本国的具体条件,根据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里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起来的。它既汲取欧美各国银行体制之长,又保留了本国原有体制的特点,形成一个稳定型的现代化银行体系。它是以日本银行为中心,以民间银行为主体,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仕新  金周英  
教育系统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其产出是GDP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系统与一般物质生产系统的区别在于教育系统的主要投入是人力资本,而更重要的是,教育系统的主要产出是人力资本,教育系统是一个专业化生产人力资本的部门。教育及其生产的人力资本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制度性功能和生产性功能等功能,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间接贡献。综合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及对教育经济功能的深入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维福   石可敬   李建英  
数字经济是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厘清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可为我国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路径参考。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自治区与港澳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效应显著。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和因变量滞后一期等方式进行再检验之后,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适度规模和绿色金融两个传导机制降低农业碳排放。第三,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碳排放影响表现出区域性的不同。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在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科技投入高的地区,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鉴于此,论文从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加大绿色金融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瑞生  
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鲁瑞生一、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不力的原因(一)“所有制歧视”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贷款支持,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一大二公”的社会思潮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这种意识形态的障碍反映在金融部门对民营经济资金支持上,表现为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士远  罗德明  
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研究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和内生民间金融的问题。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地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改善宏观经济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增长。也正是由于此,民营经济发展会内生出民间金融。模型结论表明,民间金融创新程度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成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民间金融创新程度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升;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之后,民间金融创新程度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下降。本文结论与一些典型事实相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