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2)
- 2023(13193)
- 2022(10938)
- 2021(9783)
- 2020(8056)
- 2019(18001)
- 2018(17192)
- 2017(33327)
- 2016(17748)
- 2015(19445)
- 2014(19061)
- 2013(18985)
- 2012(18113)
- 2011(16515)
- 2010(16776)
- 2009(15577)
- 2008(14574)
- 2007(12880)
- 2006(11569)
- 2005(10625)
- 学科
- 济(83487)
- 经济(83406)
- 业(52505)
- 管理(49920)
- 企(40476)
- 企业(40476)
- 方法(34384)
- 数学(31068)
- 数学方法(30923)
- 中国(29907)
- 融(28345)
- 金融(28345)
- 银(26596)
- 银行(26555)
- 行(25739)
- 地方(23992)
- 农(22966)
- 财(21222)
- 业经(18713)
- 制(18063)
- 贸(16522)
- 贸易(16505)
- 农业(16458)
- 易(15977)
- 务(13663)
- 财务(13638)
- 财务管理(13615)
- 学(13409)
- 企业财务(13146)
- 技术(12663)
- 机构
- 学院(253169)
- 大学(251835)
- 济(113206)
- 经济(111187)
- 管理(95904)
- 研究(89583)
- 理学(82447)
- 理学院(81541)
- 管理学(80461)
- 管理学院(80007)
- 中国(74675)
- 京(52678)
- 财(52511)
- 科学(52337)
- 农(47876)
- 所(45158)
- 中心(42690)
- 财经(41718)
- 研究所(40820)
- 业大(38514)
- 江(38104)
- 经(38074)
- 农业(37513)
- 经济学(36376)
- 北京(33285)
- 经济学院(33124)
- 院(31856)
- 范(31394)
- 财经大学(31243)
- 州(31125)
- 基金
- 项目(169055)
- 科学(133818)
- 基金(124261)
- 研究(121076)
- 家(109399)
- 国家(108431)
- 科学基金(92816)
- 社会(80607)
- 社会科(76873)
- 社会科学(76856)
- 省(66440)
- 基金项目(65801)
- 自然(58983)
- 自然科(57685)
- 自然科学(57672)
- 自然科学基金(56690)
- 划(55771)
- 教育(54749)
- 资助(50563)
- 编号(46532)
- 发(41973)
- 重点(38495)
- 部(37718)
- 成果(36801)
- 创(36289)
- 国家社会(34225)
- 创新(33933)
- 发展(33563)
- 展(33050)
- 课题(32936)
- 期刊
- 济(122803)
- 经济(122803)
- 研究(77587)
- 中国(53132)
- 农(43891)
- 融(42677)
- 金融(42677)
- 学报(41501)
- 财(39146)
- 科学(37591)
- 管理(35065)
- 大学(31488)
- 学学(30147)
- 农业(28747)
- 教育(22782)
- 财经(21641)
- 业经(21082)
- 经济研究(21020)
- 技术(19541)
- 经(18577)
- 问题(16561)
- 业(15113)
- 贸(13661)
- 商业(12920)
- 技术经济(12466)
- 国际(12449)
- 世界(11893)
- 理论(11738)
- 科技(11446)
- 版(11287)
共检索到39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本文利用我国37个工业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和有形资产比重、国有资产比重等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用银行信贷、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等指标衡量的国内金融发展对研发强度的作用显著为正,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使用额衡量的国际金融发展的作用显著为负。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研发强度 外部融资依赖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杰 任丹阳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R&D投入 企业特征 融资约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研发投入强度 创业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勤 朱晶晶 刘晓莹
根据金融包容内涵设计金融包容指标,利用IMF的"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库测算65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包容水平。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包容作为金融发展的广度指标,与金融深度指标共同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通过面板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三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且金融包容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金融深化;在短期,三者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文文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却存在分歧。本文使用197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模型系统GMM分析方法发现:金融发展减少收入不平等最大的作用来自间接机制,即通过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和工资;金融发展的直接机制主要体现在深化效应上,金融服务的质量和范围的提升主要有利于富人;间接机制减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大于直接机制扩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间接机制 直接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爱平 李虹
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为了改善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应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注重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 中部地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高德步
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创新,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命题。在选用研发投入和专利存量这两种普遍采用的创新代理指标基础上,全景式地检验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化这三者对创新的作用效应。主要发现是: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效应;金融发展的效率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并未产生显著作用,只对外观设计专利存量造成促进效应;金融市场化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司法独立 法官异地交流 金融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高德步
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创新,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命题。在选用研发投入和专利存量这两种普遍采用的创新代理指标基础上,全景式地检验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化这三者对创新的作用效应。主要发现是: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效应;金融发展的效率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并未产生显著作用,只对外观设计专利存量造成促进效应;金融市场化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抑制效应,特别是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对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显著抑制效应。这些经验事实说明,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并未对创新形成有效的支撑和激励作用,相反,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创新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由此为中国金融体系实施全面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司法独立 法官异地交流 金融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冠宏 张馨月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70-2011年全球161个国家的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从存量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如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效率高,反而降低了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但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而发展中国家没有上述特征;从流量来看,金融发展深化和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呈现较大差异;本文将一国的法律起源作为金融发展的工具变量,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青原 李江冰 江春 Kevin X.D.Huang
本文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视角主要探讨了金融系统是否发挥了改善我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文章以1999—2006年间中国30个地区2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借助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构建了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并运用系统广义矩面板估计方法等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促进了中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当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干预的影响时,地方政府的干预却会妨碍金融系统对中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改善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赵奇伟 李江冰 江春
本文着重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发展在地区资本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及两者间是否存在替代或者互补性关系。文章以1999~2006年间中国大陆28个地区2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借助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构建了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两者间的竞争和挤出效应妨碍了个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一问题在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突出。主要政策含义是进一步深化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和适当调整外资策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金融发展 地区资本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差距、金融发展与保险需求增长——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证据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我国217个地级市的证据
绿色金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来自277个地级市数据的证据
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世界214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发展能驱动区域技术创新收敛吗?——来自中国28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吗?——来自中国28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杠杆率吗?——来自2011—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监管体制对担保行业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新发展格局下城市数字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来自我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