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41)
2023(20161)
2022(16626)
2021(15325)
2020(12672)
2019(28712)
2018(28257)
2017(53892)
2016(29296)
2015(32750)
2014(32617)
2013(32209)
2012(29758)
2011(27026)
2010(27188)
2009(25110)
2008(23857)
2007(21442)
2006(19120)
2005(16989)
作者
(86659)
(71778)
(71500)
(67652)
(45647)
(34517)
(32238)
(28135)
(27627)
(25756)
(24514)
(24438)
(22999)
(22673)
(22353)
(22174)
(21248)
(21203)
(20734)
(20477)
(18023)
(17856)
(17559)
(16378)
(16235)
(16054)
(16006)
(15947)
(14548)
(14189)
学科
(121145)
经济(121014)
管理(81704)
(80400)
(64352)
企业(64352)
方法(49906)
数学(43053)
数学方法(42673)
中国(40789)
(35450)
地方(31618)
(30313)
(29527)
金融(29525)
业经(28935)
(28674)
银行(28603)
(27583)
(25078)
(24533)
农业(24224)
(22236)
贸易(22216)
(21480)
理论(19328)
环境(19124)
技术(19031)
(18974)
财务(18887)
机构
大学(412939)
学院(412215)
(165339)
经济(161709)
管理(158009)
研究(144512)
理学(135678)
理学院(134115)
管理学(131792)
管理学院(131062)
中国(112386)
科学(89743)
(89505)
(76432)
(75050)
(73231)
中心(66681)
研究所(66630)
业大(64603)
(62477)
财经(60607)
农业(58672)
北京(56842)
(55174)
(55076)
师范(54424)
(52323)
(50955)
经济学(50108)
经济学院(45282)
基金
项目(280526)
科学(219138)
研究(203167)
基金(201473)
(177357)
国家(175806)
科学基金(149679)
社会(128108)
社会科(121437)
社会科学(121406)
(110472)
基金项目(106881)
自然(97155)
自然科(94878)
自然科学(94853)
(93155)
自然科学基金(93142)
教育(93082)
编号(82526)
资助(82428)
成果(66917)
重点(63397)
(63135)
(60948)
(58283)
课题(57950)
创新(54391)
科研(53479)
国家社会(52656)
教育部(51927)
期刊
(184579)
经济(184579)
研究(123870)
中国(87174)
学报(70424)
(69508)
科学(62206)
管理(58113)
(56443)
大学(52871)
(49809)
金融(49809)
学学(49678)
教育(48858)
农业(46871)
技术(35105)
业经(31437)
财经(29732)
经济研究(29403)
(25427)
问题(24443)
(24081)
图书(22400)
科技(20428)
(19728)
理论(19567)
技术经济(19254)
商业(18638)
现代(18271)
业大(17969)
共检索到624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回归等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效率与城镇化建设间具有反向作用关系,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城镇化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振红  王黎明  盛科荣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为负;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且影响很大,说明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能源消费的波动主要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4.8%和29.3%;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淑芳  钟媛媛  
本文采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重点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程度。运用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负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利用2001年~2012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PVAR的GMM估计、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分析和面板方差分解等诸多实证方法,笔者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市建设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河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就业城镇化的推进,但是短期内显著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城区建设城镇化的支持则很不明显。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就业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渠道产生。研究对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中配套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课题组  许涛  徐超红  
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在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理性地选择好其支持路径。本文以湖南省为例,深入研究了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原因,并指出了金融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琼  
在城镇化金融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将金融发展分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运用1998—2012年中国城镇化发展数据和中国金融发展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不同金融种类对新型城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表明,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政策性金融更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水平发展,而商业性金融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水平;两种金融支持对城市环境水平发展推动均不明显;良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进一步推动金融水平的整体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刘绪祚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圆梦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纵深迈进,研究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发展关系,对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及创新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层面VAR模型与省际面板实证分析,找出当前两者互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瞄准两者对接点及增强协同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兴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阶段差异。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存在明显的"中部塌陷"现象。时间阶段差异则表现为2010年之后的教育改革创新阶段强于2010年之前的阶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揭筱纹  邱璐  
基于2000~2013年我国31省市区面板数据,对各地平均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将其分为高、低两类;随后从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就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及教育发展水平四维度视角出发,确定了12项变量,分类探讨了其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对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差异明显,且教育因素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地区城镇化发展影响效果十分显著,影响力最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赢  庄毓敏  
文章从金融结构理论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金融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使用1978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金融规模的扩张与人口城镇化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既有农村金融结构对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适配性,并存在系统性的负投资现象。建议进一步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逐步提高农村金融结构的适配度,并完善集体土地权利流转等配套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及其路径。使用中国200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度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在单独考虑金融集聚的直接影响后,逐个分析得出金融集聚通过知识溢出、资本深化、产业升级3种路径的作用程度。综合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为,金融集聚自身只能对本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有所提升,无法对周边区域发挥辐射效应。而金融集聚结合3种路径后,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带动有显著提高。同时测算出产业升级路径作用城镇化的效果最强,其次为资本路径和知识溢出。因此,国家城镇化理应坚持产城融合,最大化发挥金融集聚与城镇化互有的空间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联合课题组  卢国林  
新型城镇化与微型金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强调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这不同于以往低成本、快速扩张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更注重质量与效率的内涵式效益型增长,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