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0)
2023(18892)
2022(15862)
2021(14464)
2020(12017)
2019(27414)
2018(26858)
2017(51985)
2016(27598)
2015(30834)
2014(30408)
2013(30096)
2012(27491)
2011(24834)
2010(25054)
2009(23345)
2008(22061)
2007(19383)
2006(17233)
2005(15652)
作者
(77722)
(64971)
(64306)
(61168)
(41304)
(30991)
(29363)
(25101)
(24856)
(22861)
(22220)
(21892)
(20481)
(20325)
(20189)
(20056)
(19135)
(18803)
(18599)
(18540)
(16091)
(15613)
(15602)
(14767)
(14663)
(14453)
(14246)
(14094)
(13003)
(12610)
学科
(118905)
经济(118759)
管理(83621)
(78608)
(63231)
企业(63231)
方法(48389)
数学(42722)
数学方法(42240)
中国(38893)
(32783)
(32036)
地方(30476)
(29200)
金融(29197)
(28129)
银行(28088)
(27096)
业经(27009)
(26734)
农业(22510)
环境(21639)
(20877)
(20282)
贸易(20265)
(19788)
财务(19721)
财务管理(19678)
(19634)
企业财务(18754)
机构
学院(387165)
大学(384781)
(165629)
经济(162202)
管理(149540)
研究(131765)
理学(128304)
理学院(126897)
管理学(124838)
管理学院(124104)
中国(105341)
(81461)
(78706)
科学(77695)
(64925)
中心(62549)
(62034)
财经(61926)
(58616)
研究所(58535)
(56293)
业大(54646)
经济学(52147)
北京(50834)
(49993)
师范(49487)
农业(48107)
(47814)
经济学院(47084)
(46911)
基金
项目(261453)
科学(208196)
研究(191979)
基金(191804)
(166567)
国家(165192)
科学基金(143444)
社会(125960)
社会科(119764)
社会科学(119736)
(102099)
基金项目(101167)
自然(90940)
自然科(88834)
自然科学(88814)
教育(87808)
自然科学基金(87235)
(85257)
资助(77907)
编号(76745)
成果(61170)
(59953)
重点(59122)
(58270)
(54911)
国家社会(53396)
课题(53015)
创新(51478)
(51392)
教育部(50596)
期刊
(182426)
经济(182426)
研究(116637)
中国(80954)
(61141)
(56605)
管理(56107)
学报(55854)
科学(53616)
(48142)
金融(48142)
大学(43599)
学学(41136)
教育(38665)
农业(38060)
技术(33969)
财经(30832)
业经(30168)
经济研究(29487)
(26605)
问题(25056)
(19929)
技术经济(18624)
资源(18356)
理论(17988)
统计(17822)
(17668)
现代(17581)
商业(17166)
图书(17031)
共检索到588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占风  郭小雪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与机制。首先,使用CRS乘数模型测算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国2004-2016年275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ML指数,并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指数;然后使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发展的结构、效率和规模三个方面构建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最后构建空间SARAR模型实证了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与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样本来看,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传导机制方面,对效率改善和技术提升都存在正向影响,且对技术的提升作用大于效率;此外,金融发展对不同规模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和机制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作用不显著;对大城市和中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为正向影响,但是大城市主要通过效率的提升,中型城市则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小城市因效率损失较大,技术提升带来的正向作用被抵消,最终导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为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和技术变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启清  贵斌威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效率通道"和"技术通道"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水平效应(弱效应)和增长效应(强效应);衡量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正面影响的基本标准是水平效应。本文通过对1978—2010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生产率进步具有正的水平效应和负的增长效应;说明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递减的正面影响——金融发展更多发挥了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较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仍然是最为热门的议题之一。本文选择2000-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投资和费用角度构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探讨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效应与增长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水平效应分析中,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水平效应,这种正向水平效应主要依赖于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环境规制水平高的地区,环境规制(费用角度)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在环境规制水平低的地区,环境规制(投资角度)的促进作用较大。(2)增长效应分析中,环境规制(投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增长效应;环境规制(费用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这种增长效应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增长率的提高,且环境规制水平高的地区,拥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因此,要实施和制定适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对当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春雨  韩哲  张浩博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对2001~2010年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利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针对2010年我国金融业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2001~2010年期间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增长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受技术效率的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影响,技术效率的提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且规模效率是主要影响因素。各地区金融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效率的区域特征明显,且绝大部分省市金融效率远远低于技术前沿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史文婧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问题。结果发现: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才会产生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目前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进入这一阶段,而且本身也不足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积极的贡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刚  郭帅  
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论研究认为,金融发展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散与流动性供给,以及改善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TFP增长。以国家、产业与企业层次的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经验研究总体上支持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可以促进TFP增长的理论预期。本文对上述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加深人们对金融功能的理解,加快提升中国TFP、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邓伟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短期内不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既是金融发展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长期原因。鉴于农村金融具有"需求导向"特征,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等方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婍婧  韩廷春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总融资规模作用的比较,分析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影响,既从总量层面呼应了既有研究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关或负相关的发现,又从资本配置结构层面给予了解释和回应,即金融发展在总量层面不必然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但是实体经济所获资本规模的提升,则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婍婧  韩廷春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总融资规模作用的比较,分析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影响,既从总量层面呼应了既有研究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关或负相关的发现,又从资本配置结构层面给予了解释和回应,即金融发展在总量层面不必然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但是实体经济所获资本规模的提升,则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银华  贺胜兵  胡石其  
本文采用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法估算1998—2008年中国各省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之后,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技术进步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样本区间内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的地区包括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包括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来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出台的环境相关政策对于破解环境问题和转变增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约束下的TF...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军  
本文通过Mal 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地区工业TFP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较为平稳,东部地区则均介于二者之间;各地区工业TFP增长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东部地区是推动环境技术创新的主要地区。收敛性分析则进一步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TFP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本文对一个非径向非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兼顾投入过量松弛和投入不足松弛。通过该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析了中国2000—2012年环境约束下30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增长粗放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工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各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扩大了;如果忽视环境约束,会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高估;人均收入水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