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1)
2023(15423)
2022(12926)
2021(11737)
2020(9787)
2019(22488)
2018(21778)
2017(41444)
2016(22548)
2015(25331)
2014(25498)
2013(25519)
2012(24531)
2011(22445)
2010(22758)
2009(21576)
2008(20915)
2007(19039)
2006(16815)
2005(15733)
作者
(70030)
(58511)
(58325)
(55464)
(37257)
(28426)
(26624)
(22810)
(22360)
(21119)
(20080)
(19695)
(18893)
(18878)
(18699)
(18344)
(17657)
(17318)
(17002)
(16894)
(14762)
(14694)
(14391)
(13420)
(13373)
(13223)
(13164)
(13113)
(12147)
(11898)
学科
(100995)
经济(100883)
(62891)
管理(59815)
(47927)
企业(47927)
方法(39414)
数学(34482)
中国(34260)
数学方法(34133)
(32359)
(28764)
金融(28761)
地方(28597)
(28484)
(27384)
银行(27334)
(26451)
业经(23627)
农业(22665)
(21818)
(21800)
(18253)
贸易(18235)
(17622)
(16038)
财务(15997)
财务管理(15953)
企业财务(15262)
(14922)
机构
学院(331594)
大学(330796)
(138208)
经济(135139)
研究(122993)
管理(118470)
理学(100527)
理学院(99220)
中国(97716)
管理学(97351)
管理学院(96759)
科学(77126)
(72055)
(67036)
(65472)
(65453)
研究所(59268)
中心(57021)
农业(52653)
业大(52343)
(52216)
财经(50656)
北京(46049)
(45840)
(44560)
师范(43987)
(43586)
经济学(43461)
(42383)
(39596)
基金
项目(215522)
科学(167485)
基金(154551)
研究(153789)
(137264)
国家(136059)
科学基金(113633)
社会(96990)
社会科(91806)
社会科学(91780)
(85460)
基金项目(80950)
自然(73328)
(72368)
自然科(71613)
自然科学(71585)
自然科学基金(70327)
教育(69647)
资助(64091)
编号(61430)
(51876)
成果(50951)
重点(49865)
(47000)
(44630)
课题(44202)
创新(41798)
科研(41541)
发展(40946)
计划(40608)
期刊
(159304)
经济(159304)
研究(101699)
中国(73548)
(63761)
学报(59059)
科学(52666)
(50599)
(45638)
金融(45638)
大学(43730)
管理(43263)
农业(42503)
学学(41437)
教育(35233)
技术(27049)
业经(26711)
经济研究(25828)
财经(25688)
(22066)
(22050)
问题(20953)
(17323)
(16417)
技术经济(16302)
理论(15410)
商业(15204)
世界(15177)
业大(15108)
科技(15027)
共检索到51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云  吕志鹏  赵彦云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亚莉  张东敏  赵晓凤  
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够带动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进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2年全国各省份的数据,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正向影响,且旅游业发展能较大程度地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处于中间水平。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加快城乡旅游互动融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牧辰  封思贤  谢星  
数字技术融入普惠金融大大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并使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易落实,然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势必使得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受到数字鸿沟等问题的制约。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功能观出发,重点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别于现有文献,本文不但从总体上分析,还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不同业务类型等方面开展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主要体现为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数字化程度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不同业务的收敛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属于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具有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而属于衍生功能的业务则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通过数字支付业务来拓宽覆盖广度,另一方面"以面带点"通过广泛应用来规范、创新各类型业务,优化监管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剑  郑智勇  李峰  张梦婷  
科技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本文选用具备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与间接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并将科技金融发展历程中重要改革所造成的即期影响考虑进时变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传导渠道中,异质性时期影响差异明显。差异在于经济繁荣与危机爆发后期,科技金融对经济稳定起到正向作用,而危机时期则起到恶化影响;其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介变量的间接传导渠道中,科技金融发展对风险的冲击在滞后期内产生异质性的效应变化,而风险对经济稳定的传导则呈现波动性恶化的特征,表明长效传导渠道存在阻碍;最后,通过对科技金融不同发展时点的观测发现,促进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相较于扩宽融资渠道(新三板成立)和单纯依靠财政支持更能起到稳定经济、防范风险的作用。因此,科技金融在拓宽资本市场多重融资模式的同时,要防范企业可能性违约风险,疏通科技至经济的良性助力渠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龙  
基于新疆1978-2010年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对新疆城乡二元金融的非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从长期来看,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新疆城市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却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2)从短期来看,新疆城乡二元金融发展的非协调性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葛兰杰原因。另外,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新疆城乡二元金融包容性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包容性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金融可获得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4)三次产业变动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强化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嘉伟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特征,通过建立无限生命周期(Ramsey)模型,讨论了个人劳动能力随机性差异经济中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问题,并基于我国部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性变化,社会收入流动性下降,经济中存在一个稳定均衡的持续性不平等状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雷  
文章通过对徐州14年来的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经济发展与金融的相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梅媛  边丽娜  
本文通过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相关行业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关系,并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同时探讨社会收入水平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但这种影响作用在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度、应用深度和便利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应用深度的影响作用最小;从影响路径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不仅存在直接影响效应,而且通过社会收入水平的调节间接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商贸流通业均衡发展、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支持中小流通企业融资需求、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收入水平提升的能动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文婷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结论表明:从全国看,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金融发展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合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起到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联合作用却对其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区域看,东部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联合作用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中西部在产业结构优化下的金融发展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合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而在产业结构升级下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联合作用却也同样表现欠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挺  刘华  叶芃  
本文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考察由服务业分部门间发展不均衡对从业人员收入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1994—2002年与2004—2011年两段时期内服务业细分部门生产率发展异质性、技术效率异质性与行业间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技术进步水平的异质性则与行业间收入差距指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庆勇  冯立  岳磊磊  
本文从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借贷市场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200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最高,但区域内差异也最明显;东北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最低,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上升态势显著;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省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呈持续收敛态势,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现先收敛、再发散、再收敛态势。因此,应根据区域发展所处阶段,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以提升各经济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丽  杨正勇  
文章基于城乡二元经济框架,构建金融发展、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其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金融发展、城镇化均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比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2)长期内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内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3)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可以在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反馈影响则具有滞后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文章依据2010—2019年31省面板数据,分析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区位熵和收入泰尔指数组间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区域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依据全国31省整体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结果,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均有较强的负向效应,通过效应系数发现,中级人力资本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远大于初级人力资本,效应数值上高级人力资本扩大收入差距效应与初级人力小缩小收入差距效应相差无几,增加中级人力资本对缓解收入差距效果最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美东  吴金科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从直接、间接两个层面,区域、维度、门槛三重视角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体经济发展效应在东部地区得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深度维度赋能实体经济的效果较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要好;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呈“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存在非线性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发挥“数字效应”强化区域创新、“普惠效应”提升消费水平、“金融效应”促进资本积累,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实体经济发展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