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6)
2023(17505)
2022(14583)
2021(13405)
2020(11143)
2019(24927)
2018(24092)
2017(46302)
2016(24486)
2015(26834)
2014(26162)
2013(25409)
2012(23341)
2011(20838)
2010(20843)
2009(19083)
2008(17650)
2007(15074)
2006(12995)
2005(11564)
作者
(67277)
(55889)
(55445)
(52537)
(35394)
(26856)
(25298)
(21967)
(21490)
(19582)
(18967)
(18758)
(17484)
(17407)
(17348)
(17113)
(16554)
(16545)
(16041)
(15967)
(13685)
(13582)
(13510)
(12925)
(12781)
(12442)
(12243)
(12048)
(11131)
(10993)
学科
(99664)
经济(99564)
管理(69640)
(67812)
(54484)
企业(54484)
方法(41364)
数学(36332)
数学方法(35922)
中国(33353)
(28602)
金融(28601)
(28283)
(28083)
(26607)
银行(26566)
地方(26323)
(25707)
业经(23518)
(20983)
(20538)
贸易(20523)
(19965)
农业(19404)
(16978)
(16973)
财务(16920)
财务管理(16885)
环境(16267)
企业财务(16151)
机构
学院(331204)
大学(328492)
(140740)
经济(138097)
管理(129670)
理学(112387)
研究(111836)
理学院(111223)
管理学(109502)
管理学院(108901)
中国(89899)
(67720)
科学(66102)
(65643)
(56287)
(54233)
中心(54130)
财经(52014)
研究所(49344)
业大(49113)
(47684)
(47547)
农业(44056)
经济学(43846)
北京(41993)
(41700)
师范(41176)
(40710)
经济学院(39765)
财经大学(38999)
基金
项目(229819)
科学(182405)
基金(168680)
研究(166955)
(147692)
国家(146453)
科学基金(126508)
社会(109649)
社会科(104287)
社会科学(104263)
(89933)
基金项目(89439)
自然(80852)
自然科(79065)
自然科学(79046)
自然科学基金(77619)
教育(76012)
(75834)
资助(67194)
编号(65826)
(53726)
重点(52070)
成果(51863)
(50801)
(49275)
国家社会(46354)
创新(46104)
课题(45374)
科研(44435)
教育部(44044)
期刊
(149742)
经济(149742)
研究(95466)
中国(64414)
(51556)
学报(50996)
(50169)
科学(47412)
管理(46990)
(44141)
金融(44141)
大学(39554)
学学(37793)
农业(34756)
教育(31372)
技术(27372)
业经(25934)
财经(25274)
经济研究(24911)
(21725)
问题(19989)
(18002)
(16857)
国际(16408)
商业(15626)
科技(15509)
(15324)
理论(15258)
技术经济(14882)
世界(14791)
共检索到490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胡学文  
近年来的全球失衡突出表现在美国持续收支逆差和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持续顺差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一失衡现象。基于金融全球化加深的事实,我们重点考察金融发展是否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我们将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按照传导机制的思路进行解释,并利用1994~2004年81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政府治理发展状况,所以传导作用因国而异,在发达国家、东亚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同。因此,单个国家(如中国)并不是导致当前失衡的主要原因,失衡的中国责任论是不成立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武力超  
二十世纪以来,金融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影响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本文研究的中心是探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的传导机制进行归类研究。通过理论剖析和文献总结,我们发现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是依靠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的,并且和政府治理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又进一步探讨是否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的制度因素,如政府治理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这个传导机制造成显著的影响,之后我们利用1995-2008年的120个国家的全球数据,使用有效克服金融内生性因素的面板2SLS方法进行了实证验证,我们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政府治理发展状况,这对我们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放  
近年来,各类前沿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与运作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是金融监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态势,概括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特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科技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治理有所裨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广度三个维度,然后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具体描述了这一关系,同时考察了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Granger定理检验了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治理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且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因果关系上,政府治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斌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1950~2005年德国国际收支发展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德国政府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并总结了德国在国际收支方面的发展与调节经验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承志  
大都市发展转型的实质是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模式转型。大都市发展转型主要在经济、政府和社会三个领域展开,三个领域的转型尽管是一种平行展开的关系,但是政府转型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大都市政府转型是一种结构式的转变,只有通过动态、系统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才能实现,这需要从促进大都市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大都市政府治理过程的主动调适和大都市政府治理方式的信息化等方面着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柯柯  宋浩  苏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一国经济遇到重大冲击时国际收支结构是否可维持,不仅关系到金融稳定,还关系到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会不会受挫。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国对外输出金融资产的能力,即金融资产竞争力。本文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微观视角建立理论模型,寻找决定金融资产竞争力和影响金融资产国际贸易差额的深层因素,并采用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随机效应模型下资本成本和存贷利差对金融资产净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反映资本丰歉度的资本成本等传统理论所揭示的因素外,由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约束政策等因素决定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也对金融资产净输出产生显著影响,而这些方面是中国的短板。因此,从完善法律制度、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和退出金融约束政策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金融资产国际竞争力,对提高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应对重大冲击的能力,夯实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芷铭  朱念  罗福勇  
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基于我国物流产业自身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对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府决策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龙龙  何虎  
基于政府治理能力视角,考察了2010年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与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呈现出先抑制后膨胀的“U”型关联,政府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和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与数字化协同大幅抑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2)我国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存在三个明显的门限值,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扩大政府规模的上升区间,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数字经济有效缩小地方政府规模的下降区间;(3)我国省际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想要持续推进高效精简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除有效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之外,还需与分权改革、高水平开放及城镇化进程相适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商庆军  
政府治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一样,仍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为核心。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主导,在实践中是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使之成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当代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表现出普遍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改革内容涉及行政管理的体制、过程、程序及技术等各个方面。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卢福营  
城郊村(社区)介于城乡两种社会体系之间,形成为包容城乡两种社会因子的特殊社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以共享发展新理念引领城郊村(社区)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构城郊村(社区)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村(社区)发展问题。在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中,特殊的政府城镇化行动导致了城郊村(社区)的"中国式边缘化",造成了城郊村(社区)发展的特殊困境,制约了城郊村(社区)的共享发展,需要借助政府治理创新驱动城郊村(社区)的共享发展。特别是要构建公平公正的城郊村(社区)城镇化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云辉  张哲  冯泰文  陶克涛  
为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大数据正日益成为政府治理创新的新工具。然而,已有文献关于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治理效率影响机制的研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理论,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基于中国31个省区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大数据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与政府治理效率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大数据发展水平有助于政府绩效的提升并能有效抑制腐败行为,而大数据发展水平对监管质量和法制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显著。(2)大数据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的有效契合是提高政府绩效和抑制腐败的关键。(3)制度环境是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治理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边界条件,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治理效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数据发展和制度环境对我国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为经济转型背景下运用大数据实现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吉俊虎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后发展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选择。尽管文化产业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人才储量等具有一定的要求,但在政府能动性充分发挥、区域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及特有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基础上,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后发展地区政府应当重视人才、规范和策略的使用与打造,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体系建设,选择恰当的发展策略,积极打造比较优势、实施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终究需要经历市场的考验,依赖文化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实现发展壮大。后发展地区在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时,切忌面面俱到,盲目求大求全,而应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领域,集中资源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建设优势产业群,推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