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3)
- 2023(16463)
- 2022(13793)
- 2021(12421)
- 2020(10439)
- 2019(23633)
- 2018(22756)
- 2017(43893)
- 2016(23784)
- 2015(26421)
- 2014(26329)
- 2013(26251)
- 2012(24837)
- 2011(22747)
- 2010(22988)
- 2009(21663)
- 2008(21005)
- 2007(18904)
- 2006(16626)
- 2005(15324)
- 学科
- 济(108175)
- 经济(108071)
- 业(67939)
- 管理(66566)
- 企(53355)
- 企业(53355)
- 方法(45638)
- 数学(40704)
- 数学方法(40427)
- 中国(34603)
- 农(29691)
- 融(29450)
- 金融(29448)
- 地方(29144)
- 财(28153)
- 银(27741)
- 银行(27683)
- 行(26720)
- 业经(23351)
- 制(21780)
- 贸(20849)
- 贸易(20834)
- 农业(20784)
- 学(20728)
- 易(20162)
- 务(18415)
- 财务(18380)
- 财务管理(18340)
- 企业财务(17595)
- 环境(16373)
- 机构
- 学院(347041)
- 大学(346113)
- 济(147610)
- 经济(144658)
- 管理(129468)
- 研究(122758)
- 理学(111234)
- 理学院(109898)
- 管理学(108208)
- 管理学院(107566)
- 中国(97758)
- 科学(75662)
- 京(72876)
- 财(68197)
- 农(66374)
- 所(63676)
- 研究所(57912)
- 中心(57808)
- 财经(54297)
- 业大(53918)
- 江(52778)
- 农业(52530)
- 经(49315)
- 经济学(46599)
- 北京(45974)
- 范(44925)
- 师范(44344)
- 院(43564)
- 州(42584)
- 经济学院(42391)
- 基金
- 项目(230609)
- 科学(180960)
- 基金(167337)
- 研究(164045)
- 家(147757)
- 国家(146494)
- 科学基金(124211)
- 社会(105899)
- 社会科(100582)
- 社会科学(100552)
- 省(91249)
- 基金项目(88743)
- 自然(80226)
- 自然科(78388)
- 自然科学(78364)
- 划(77186)
- 自然科学基金(76998)
- 教育(74633)
- 资助(68276)
- 编号(65058)
- 发(54742)
- 重点(52853)
- 成果(52245)
- 部(50751)
- 创(48526)
- 课题(45682)
- 创新(45454)
- 科研(44763)
- 国家社会(44188)
- 发展(43244)
- 期刊
- 济(161733)
- 经济(161733)
- 研究(101257)
- 中国(69652)
- 农(60473)
- 学报(59274)
- 科学(52526)
- 财(52327)
- 融(47475)
- 金融(47475)
- 管理(45215)
- 大学(43606)
- 学学(41535)
- 农业(40107)
- 教育(32607)
- 财经(27648)
- 技术(27633)
- 业经(27069)
- 经济研究(26705)
- 经(23680)
- 问题(21745)
- 业(21385)
- 贸(17807)
- 技术经济(17349)
- 商业(16931)
- 版(16785)
- 理论(16264)
- 科技(15789)
- 统计(15730)
- 国际(15641)
共检索到52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凌江怀 罗云
文章针对如何促进区域资本形成的问题,建立了一个以金融发展为切入点的资本形成模型,运用System-GMM方法,对我国2003~2011年经济区域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对区域资本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政府部门对银行信贷的干预对区域资本形成当期能产生正效应,但是之后会产生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VECM模型估计预测了2013-2027年共计15年的数据,发现金融总量未来增势最明显,金融效率未来有下降趋势,应当引起重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也呈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杰
以中国2005~2007年间1971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和最终控制人性质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检验处于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中的由性质不同的控制人控制的公司的盈余质量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公司的盈余质量反而较低,而国家作为最终控制人能够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公司提高盈余质量能够显著降低资本成本,但是处于不同金融生态环境的公司和是否由国家控制的公司,盈余质量的改善对资本成本降低的影响程度不同。以上研究的证据表明,单纯优化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对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和资本成本降低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只有从公司产权性质等内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洪琪 殷慧燕
物质资本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金融发展对江西物质资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江西物质资本存在抑制作用,因此,要增加江西物质资本的积累,就必须扩大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效率,消除金融抑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物质资本 江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修华 顾娜
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瓯
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乃至首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基于整体研究,缺乏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更没有将温州作为研究对象。然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地区层面上必然会表现出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文章对温州相关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协整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做出具体判断。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笔者认为,金融发展之所以扩大城乡...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协整 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宁 陈文哲
文章基于欧拉方程模型,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测度不同区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构建了具备微观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区域金融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非国有企业获取更为平等的融资机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景武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则存在相互抑制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区域金融存在显著的差异。事实上,就我国转轨经济而言,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变化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偶然结果,而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制度主导到地方政府制度主导再到市场经济主体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
本文在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投资增长之间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后者的结论不稳健;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二者之间则几乎是负相关的关系,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和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反而不利。基于这样的结论,我们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云福
本文应用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都要大很多;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出现负的相关关系,三个区制的门限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在寻求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而要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作用,尤其是利用地区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值之后,即当此水平值超过区制Ⅱ的门限值以后,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倍数效...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首都北京,日前已进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新时期,分析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社会资本被认为是影响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中国省际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各地区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相对优势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依然显著。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金融发展 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