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41)
- 2023(21407)
- 2022(18245)
- 2021(16901)
- 2020(14342)
- 2019(32900)
- 2018(32638)
- 2017(62171)
- 2016(33773)
- 2015(38352)
- 2014(38384)
- 2013(38100)
- 2012(35500)
- 2011(31997)
- 2010(32385)
- 2009(29991)
- 2008(29042)
- 2007(26089)
- 2006(22878)
- 2005(20566)
- 学科
- 济(141221)
- 经济(141073)
- 管理(96645)
- 业(95001)
- 企(77574)
- 企业(77574)
- 方法(61976)
- 数学(53760)
- 数学方法(53072)
- 中国(42232)
- 农(39423)
- 财(36613)
- 地方(33548)
- 业经(32044)
- 融(30245)
- 金融(30240)
- 学(30067)
- 银(30027)
- 银行(29952)
- 行(28781)
- 贸(28657)
- 贸易(28634)
- 制(28217)
- 易(27829)
- 农业(26585)
- 技术(23961)
- 理论(23091)
- 务(22898)
- 财务(22801)
- 财务管理(22747)
- 机构
- 学院(482269)
- 大学(482132)
- 济(195247)
- 经济(190904)
- 管理(186234)
- 研究(165870)
- 理学(159989)
- 理学院(158201)
- 管理学(155274)
- 管理学院(154429)
- 中国(128896)
- 京(103657)
- 科学(103368)
- 财(89904)
- 所(84732)
- 农(84317)
- 中心(77367)
- 研究所(77065)
- 业大(73850)
- 江(73141)
- 财经(71195)
- 农业(66048)
- 北京(65838)
- 经(64626)
- 范(63563)
- 师范(62874)
- 院(60137)
- 州(59445)
- 经济学(59224)
- 经济学院(53521)
- 基金
- 项目(324140)
- 科学(253186)
- 研究(234514)
- 基金(232968)
- 家(204051)
- 国家(202350)
- 科学基金(172624)
- 社会(146297)
- 社会科(138726)
- 社会科学(138687)
- 省(128004)
- 基金项目(123048)
- 自然(112930)
- 自然科(110305)
- 自然科学(110274)
- 自然科学基金(108273)
- 教育(108220)
- 划(107309)
- 资助(97177)
- 编号(95730)
- 成果(77597)
- 重点(73043)
- 发(71584)
- 部(70985)
- 创(67126)
- 课题(66739)
- 创新(62730)
- 科研(62200)
- 教育部(60366)
- 国家社会(59839)
- 期刊
- 济(214846)
- 经济(214846)
- 研究(141326)
- 中国(98353)
- 学报(78972)
- 农(76795)
- 科学(71355)
- 财(69287)
- 管理(68308)
- 大学(59455)
- 学学(55922)
- 教育(54452)
- 融(52832)
- 金融(52832)
- 农业(52428)
- 技术(44737)
- 业经(35913)
- 财经(34538)
- 经济研究(34261)
- 经(29657)
- 问题(28221)
- 业(27958)
- 图书(25061)
- 技术经济(24663)
- 科技(23259)
- 贸(23215)
- 理论(22980)
- 版(22798)
- 统计(22622)
- 商业(21747)
共检索到726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本文提出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制度质量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出口品技术含量影响的内在理论机制。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附加值贸易法计算了各国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以此作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代理变量,并利用166个国家HS1996六位码产品数据测算了各国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最后基于1995-2011年37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出口品技术含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全球价值链与制度质量的交叉项的系数也显著为正,实证结果全面印证了理论假说;区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区分OECD...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度质量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齐俊妍
中国当前参与的全球化生产仍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该技术分工显示分析出口净技术复杂度尤为重要。本文测度了出口净技术复杂度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分析了其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并基于金融发展对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选取商业银行相对集中度CONC指标及私人债券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特征的指标,引用行业外部金融依赖系数,进而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及不同技术含量的行业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对高及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正向效应稍弱,反映出中国当前仍以技术水平含量不高的低端产业为主,但正处于向高端产业迈进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净技术复杂度 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齐俊妍
中国当前参与的全球化生产仍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该技术分工显示分析出口净技术复杂度尤为重要。本文测度了出口净技术复杂度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分析了其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并基于金融发展对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选取商业银行相对集中度CONC指标及私人债券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特征的指标,引用行业外部金融依赖系数,进而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及不同技术含量的行业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对高及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净技术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净技术复杂度 技术含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 冉光和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功能推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过渡到"贸易强国"的关键环节。文章分别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杜修立和王国维(2007)对我国33个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系数进行分类和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进行计算,之后采用2001-2009年金融发展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系数相同组间的产品、不同组间的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均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对外部融资依赖系数最大行业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影响最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垂直化分工的发展使得一国出口品中包含的全部技术含量并不等于其实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产品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低于全部技术含量;尽管中国出口最终品所含的全部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但国内技术含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技术含量;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正在出口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但中国出口的高技术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没有提高。
关键词:
国内技术含量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熙维 陈小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出口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出口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否得以提升却是一个仍存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计算中国1996-2010年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对其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行针对性的跨国比较,从更深层面上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指出中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变迁路径。
关键词:
国际分工 技术含量 跨国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本文利用1997—2008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和经济绩效(包括经济增长绩效和出口增长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升级对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变迁是促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时,也应考虑到这一重要因素。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与Hausmann等(2007)关于"一国出口什么至关重要"的预期相一致,这意味着优化贸易结构和提升外资利用质量等,会有助于中国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实现更好的经济绩效。
关键词:
技术含量 经济增长绩效 出口增长绩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有关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并且各种经验证据也往往支持不同的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近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始终居于高位及内需不足情况下,除了对高储蓄率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不断有人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储蓄扩大内需的观点。鉴于社会保障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社会保障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作了基本的模型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私人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最后,本文以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居民储蓄 消费 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志珊
本文基于Michaely的研究,采用Hausmann,Huang和Rodrik等人的测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方法,设计了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复杂度指数,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WIOD)的数据,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计算了这四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指数,得出结论:在1995至2014年的20年间,这四个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在提升,各国间差距不明显,基本同属一个档次,但是进步最快的是印度。原因主要是印度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沿着价值链在升级。因此,中国在实践中应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达...
关键词: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新兴发展中国家 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彩周
金融服务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对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示范引导性的广东省的数据以及全国层面数据建立的SVAR模型分析,发现金融服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像高技术产业对金融服务影响那样突出。因此,改进金融服务的方式,促进金融服务与高技术研发活动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同时也要发挥高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安全工作,更好带动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俊妍 王岚
提升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从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两个维度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演变路径进行分解,刻画了"生产率门槛"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和"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概念,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并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的出口产品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国内完全技术含量以及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指数(国内技术成分)。通过分析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对不同类型行业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变的影响,识别出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成分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据此从贸易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文综合测度了世界71个国家1995-2011年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system GMM方法实证分析ODI对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能够提升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进一步分析发现ODI仅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发展中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抑制效应。此外,教育水平、FDI、对外开放度、要素禀赋均能显著影响一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作用效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