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5)
- 2023(15286)
- 2022(12693)
- 2021(11531)
- 2020(9374)
- 2019(20934)
- 2018(20302)
- 2017(37641)
- 2016(20507)
- 2015(22703)
- 2014(22617)
- 2013(22167)
- 2012(20655)
- 2011(18662)
- 2010(19053)
- 2009(17424)
- 2008(16547)
- 2007(14975)
- 2006(13381)
- 2005(12407)
- 学科
- 济(83445)
- 经济(83361)
- 业(60542)
- 管理(58670)
- 企(46651)
- 企业(46651)
- 中国(31757)
- 方法(29914)
- 农(28062)
- 融(28061)
- 金融(28059)
- 银(27214)
- 银行(27157)
- 行(26309)
- 数学(25872)
- 数学方法(25662)
- 地方(24287)
- 财(22843)
- 贸(22676)
- 贸易(22659)
- 易(22145)
- 业经(20527)
- 制(19215)
- 技术(18842)
- 农业(18289)
- 学(15927)
- 务(13818)
- 财务(13774)
- 财务管理(13740)
- 出(13618)
- 机构
- 学院(286969)
- 大学(280636)
- 济(120432)
- 经济(117903)
- 管理(104408)
- 研究(101041)
- 理学(88402)
- 理学院(87411)
- 管理学(85964)
- 管理学院(85468)
- 中国(83790)
- 科学(61939)
- 京(60231)
- 农(56001)
- 财(55560)
- 所(52307)
- 中心(48413)
- 研究所(47135)
- 江(46070)
- 业大(45093)
- 农业(43983)
- 财经(43112)
- 经(39109)
- 北京(38303)
- 州(37343)
- 经济学(37317)
- 范(36780)
- 院(36565)
- 师范(36230)
- 省(34034)
- 基金
- 项目(187079)
- 科学(145201)
- 研究(136026)
- 基金(132353)
- 家(117057)
- 国家(115985)
- 科学基金(97875)
- 社会(86048)
- 社会科(81846)
- 社会科学(81828)
- 省(76199)
- 基金项目(69755)
- 划(62781)
- 自然(62163)
- 教育(61595)
- 自然科(60731)
- 自然科学(60717)
- 自然科学基金(59632)
- 编号(54696)
- 资助(53822)
- 发(46159)
- 成果(43141)
- 重点(42867)
- 创(40686)
- 部(39921)
- 课题(39145)
- 创新(38102)
- 发展(36506)
- 展(35928)
- 科研(35696)
- 期刊
- 济(137094)
- 经济(137094)
- 研究(86876)
- 中国(66519)
- 农(52322)
- 学报(47926)
- 财(42961)
- 融(42918)
- 金融(42918)
- 科学(42632)
- 管理(39455)
- 大学(35841)
- 农业(35143)
- 学学(33963)
- 教育(33587)
- 技术(27360)
- 业经(24656)
- 经济研究(22493)
- 财经(21169)
- 业(19253)
- 经(18254)
- 问题(18040)
- 贸(16764)
- 国际(15199)
- 技术经济(15132)
- 科技(14757)
- 商业(14136)
- 版(13627)
- 世界(13545)
- 理论(13121)
共检索到45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 冉光和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功能推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过渡到"贸易强国"的关键环节。文章分别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杜修立和王国维(2007)对我国33个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系数进行分类和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进行计算,之后采用2001-2009年金融发展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系数相同组间的产品、不同组间的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均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对外部融资依赖系数最大行业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影响最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林发勤
从出口产品的国內增加值视角,探究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Koopman等(2012)的研究计算中国各行业国內增加值,一方面展现各行业国內技术含量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行业特征数据,定量分析国內增加值比重(国內技术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行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越高,该行业技术水平提升越明显,高技术行业的国內增加值比重增长高于其他行业,而加工贸易比重等其他因素均未显著影响国內增加值变动。在未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是依靠人力资本累积,支持出口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进行延伸,鼓励外资出口企业建立本土化研...
关键词:
国内增加值 技术含量 加工贸易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志珊
本文基于Michaely的研究,采用Hausmann,Huang和Rodrik等人的测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方法,设计了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复杂度指数,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WIOD)的数据,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计算了这四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指数,得出结论:在1995至2014年的20年间,这四个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在提升,各国间差距不明显,基本同属一个档次,但是进步最快的是印度。原因主要是印度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沿着价值链在升级。因此,中国在实践中应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达...
关键词: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新兴发展中国家 中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将价格与Lall et al.(2006)的产品技术含量相结合的测度方法,即通过对目标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品价格进行分位数排序,我们将HS 6分位产品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通过测算,不难发现传统的产品技术含量测算方法由于没有区分产品价格层次,高估了同一类产品中处于低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低估了同一产品中高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对Rodric结果的再测算,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高端和中端层产品。另外,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测算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相对世界或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复杂度仍然较低;从动态看,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提升主要...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产品技术含量 价格 高端产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齐俊妍
中国当前参与的全球化生产仍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该技术分工显示分析出口净技术复杂度尤为重要。本文测度了出口净技术复杂度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分析了其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并基于金融发展对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选取商业银行相对集中度CONC指标及私人债券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特征的指标,引用行业外部金融依赖系数,进而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及不同技术含量的行业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对高及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正向效应稍弱,反映出中国当前仍以技术水平含量不高的低端产业为主,但正处于向高端产业迈进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净技术复杂度 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齐俊妍
中国当前参与的全球化生产仍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该技术分工显示分析出口净技术复杂度尤为重要。本文测度了出口净技术复杂度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分析了其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并基于金融发展对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选取商业银行相对集中度CONC指标及私人债券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特征的指标,引用行业外部金融依赖系数,进而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及不同技术含量的行业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对总体行业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对高及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净技术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净技术复杂度 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熙维 陈小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出口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出口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否得以提升却是一个仍存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计算中国1996-2010年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对其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行针对性的跨国比较,从更深层面上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指出中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变迁路径。
关键词:
国际分工 技术含量 跨国比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浩 胡小娟 辛丽萍
在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展与创新,产品内贸易盛行。本文根据2000—2013年高技术产品五大行业面板数据,基于豪斯曼构建的产品出口复杂度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进行测度,得出这期间其出口技术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实证分析FDI、R&D及中间产品进口五大行业对其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FDI、R&D和中间产品进口均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但对细分行业来说,中间产品进口与出口技术含量的关系是不确定的,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三类产品的中间产品进口会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含量的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群 张曙霄
本文采用2001-2011年的全球贸易数据,从产品技术含量的视角比较了中德出口商品结构。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中国中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比例最高,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而同期德国变化最大的是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比例有所提升;在2001-2011年的绝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出口商品整体技术水平超过了德国,但就技术高度而言远落后于德国;中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变动幅度大,德国则比较稳定;除了2004-2006年间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高于德国外,其余时段德国出口商品结构质量更高;中国高技术产品优化较明显,但仍没有德国高技术产品的优化度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②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③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谢杰
本文主要解释网络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之间的关系。其实,网络基础设施是一种具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物质资本,它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升级有着可以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到关联于现实的论证。基于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技术梯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水准,我们对网络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能局限于两者之间的一般性作用机制,而是应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放眼世界各国的情况来展开研究。本文采用1996—2009年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的跨国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测算了36个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GMM)两步估计方...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沈和斌 邓富华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百度指数数据库,借助2009年中国加入3G网络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考虑了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其他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旧稳健。(2)从影响机制看,注意力配置会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企业信息搜索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3)从企业、行业以及国家异质性看,注意力配置更容易促进一般贸易型、高技术产品行业以及面向发达国家出口企业的出口技术含量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无形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国兵 黄铄珺
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同行业外资进入不利于内资多产品企业产品组合技术提升,而有助于产品组合配置优化,但综合效应不显著。(2)外资进入降低了外资技术领先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内资企业平均出口技术含量,但提升了产品组合配置效率,结果提升了企业出口技术含量。(3)外资进入通过提高产品组合技术提升了企业高技术品出口技术含量,而通过优化产品组合配置提升了企业异质品和中等技术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外资进入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协调能提升产品组合技术和产品组合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含量。据此,在开放环境下,企业需要积极创新以提升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增强本土企业对外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垂直化分工的发展使得一国出口品中包含的全部技术含量并不等于其实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产品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低于全部技术含量;尽管中国出口最终品所含的全部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但国内技术含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技术含量;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正在出口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但中国出口的高技术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没有提高。
关键词:
国内技术含量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