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3)
- 2023(18079)
- 2022(15399)
- 2021(14279)
- 2020(11920)
- 2019(27190)
- 2018(26646)
- 2017(51312)
- 2016(27781)
- 2015(30742)
- 2014(30398)
- 2013(30278)
- 2012(27981)
- 2011(25311)
- 2010(25501)
- 2009(23711)
- 2008(22561)
- 2007(20015)
- 2006(17806)
- 2005(16001)
- 学科
- 济(114340)
- 经济(114222)
- 业(82713)
- 管理(81574)
- 企(68483)
- 企业(68483)
- 方法(48817)
- 数学(42282)
- 数学方法(41910)
- 中国(35839)
- 财(32847)
- 农(30763)
- 融(29309)
- 金融(29308)
- 地方(28407)
- 银(27998)
- 银行(27929)
- 行(26896)
- 业经(26521)
- 制(23674)
- 学(23294)
- 务(22790)
- 财务(22718)
- 财务管理(22687)
- 企业财务(21774)
- 农业(21442)
- 贸(21126)
- 贸易(21106)
- 易(20446)
- 技术(18246)
- 机构
- 大学(393151)
- 学院(392086)
- 济(159572)
- 经济(156239)
- 管理(153978)
- 研究(134927)
- 理学(133194)
- 理学院(131725)
- 管理学(129563)
- 管理学院(128881)
- 中国(105906)
- 京(83879)
- 科学(83387)
- 财(74494)
- 农(69590)
- 所(68688)
- 研究所(62539)
- 中心(61973)
- 业大(61099)
- 财经(59615)
- 江(57109)
- 农业(54693)
- 经(54246)
- 北京(53255)
- 范(49918)
- 师范(49312)
- 院(48585)
- 经济学(47930)
- 州(47011)
- 财经大学(44560)
- 基金
- 项目(267249)
- 科学(209355)
- 基金(194165)
- 研究(191018)
- 家(171044)
- 国家(169582)
- 科学基金(145076)
- 社会(120924)
- 社会科(114808)
- 社会科学(114779)
- 省(104225)
- 基金项目(103856)
- 自然(95933)
- 自然科(93735)
- 自然科学(93710)
- 自然科学基金(92039)
- 划(88207)
- 教育(86826)
- 资助(79925)
- 编号(76864)
- 成果(61329)
- 重点(59987)
- 发(59543)
- 部(58448)
- 创(55819)
- 课题(52737)
- 创新(52052)
- 科研(51403)
- 教育部(49895)
- 国家社会(49647)
- 期刊
- 济(174187)
- 经济(174187)
- 研究(116478)
- 中国(76485)
- 学报(66212)
- 农(63019)
- 科学(58965)
- 财(56910)
- 管理(56639)
- 大学(49429)
- 融(48440)
- 金融(48440)
- 学学(46975)
- 农业(42740)
- 教育(39520)
- 技术(31523)
- 财经(29292)
- 业经(29181)
- 经济研究(28159)
- 经(24983)
- 问题(22668)
- 业(22211)
- 科技(19275)
- 理论(18950)
- 技术经济(18790)
- 图书(18310)
- 版(18162)
- 商业(18004)
- 贸(17647)
- 现代(17411)
共检索到585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韩朋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结合外部治理环境中的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未能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对于中央国有与地方国有上市企业而言,金融发展能够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而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剧了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而言,外资企业虽然也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抑制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研究此两者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丰富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同时区分了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韩朋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结合外部治理环境中的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未能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对于中央国有与地方国有上市企业而言,金融发展能够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而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剧了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而言,外资企业虽然也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抑制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研究此两者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丰富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同时区分了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实体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卿
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性负债能否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发展能否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融资性负债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带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性负债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性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水平的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期限的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卿
笔者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多,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地区的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更为基本的因素。这里的研究结果为正在兴起的"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法治 金融发展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利元
公司市场价值是其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行为金融理论从主观因素对许多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特别是从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对公司市场价值影响的研究,使对股价波动性的原因分析更为全面。本文分析了影响公司市场价值的主观因素,认为将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全面把握公司市场价值的变动。
关键词:
公司市场价值 行为金融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江辉
上市公司管理者理性决策不仅事关公司发展战略,而且涉及公司股票市值的升值与缩水。过度自信的CEO往往会高估投资项目的回报,错误地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视为创造价值的项目,他们也倾向于忽略负面反馈的信息。结果是不良业绩累积,导致股价异常波动。因此,CEO过度自信会增加股价异动风险。当CEO在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权力强度较大,并且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较多时,CEO过度自信对股价异动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对于会计政策较为保守的公司而言,CEO过度自信对股价异动风险的影响会降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伟
本文分别以董事长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以及教育背景这些个人特征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以及当董事长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董事长越更多地利用外部融资而不是内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弱;而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董事长越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有助...
关键词:
董事长个人特征 过度自信 融资偏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王璐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均可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作用,但只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或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显著地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后仍然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外部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邱婕
从金融深化程度和银企关系的角度,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2003—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贷款对过度投资的控制作用及其具体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对上市公司特别是低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具有控制作用;短期贷款对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要强于对非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并且短期贷款的控制作用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银行持股 银行贷款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立新 韩琳琳
地方政府环保行为往往是引导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最初动因。基于研究结论可知:地方政府环境政策颁布、地方政府排污费征收与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规模正相关,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与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规模负相关,地方政府环境处罚力度及环境保护教育与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规模不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保行为 环保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静 肖红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提出了假设:其一,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其二,资产减值准备能够导致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然后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应合理适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稳健性,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防止公司投资不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蓓
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引发人们对公司并购行为的重新审视。从行为经济学中的管理者非理性假设出发,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公司并购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出于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以及公司并购普遍败绩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并购投资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高度相关,说明并购投资行为实际上同时受到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双重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姿惠 刘广瑞 吴宇婷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债务期限结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债务期限结构能够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在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影响会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姿惠 刘广瑞 吴宇婷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债务期限结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债务期限结构能够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在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影响会减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邢洁
以2009~201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从PE机构的特征来看,相对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PE能更好的抑制过度投资;而联合投资之间由于相互"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PE机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仍可发挥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减少代理问题,因而应鼓励公司积极引进优秀的私募机构,以促进其投资行为的理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