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0)
- 2023(15739)
- 2022(13013)
- 2021(12061)
- 2020(9781)
- 2019(22087)
- 2018(21018)
- 2017(40343)
- 2016(21502)
- 2015(23612)
- 2014(23148)
- 2013(23002)
- 2012(21684)
- 2011(19831)
- 2010(20206)
- 2009(18913)
- 2008(17801)
- 2007(16173)
- 2006(14633)
- 2005(13412)
- 学科
- 济(97434)
- 经济(97322)
- 业(69443)
- 管理(55215)
- 农(50237)
- 企(44094)
- 企业(44094)
- 方法(36197)
- 中国(34882)
- 农业(34129)
- 数学(32704)
- 数学方法(32521)
- 融(28160)
- 金融(28159)
- 地方(27436)
- 银(26395)
- 银行(26352)
- 行(25553)
- 业经(24300)
- 财(24097)
- 制(21524)
- 贸(18926)
- 贸易(18909)
- 易(18352)
- 学(15971)
- 发(15946)
- 技术(14844)
- 体(14320)
- 环境(14163)
- 务(13943)
- 机构
- 学院(306161)
- 大学(301172)
- 济(134465)
- 经济(131951)
- 管理(114873)
- 研究(108945)
- 理学(98779)
- 理学院(97669)
- 管理学(96285)
- 管理学院(95732)
- 中国(89387)
- 农(71606)
- 科学(64454)
- 京(62796)
- 财(61032)
- 所(55266)
- 农业(55098)
- 中心(52347)
- 业大(51178)
- 研究所(49800)
- 财经(47815)
- 江(47352)
- 经(43793)
- 经济学(41693)
- 范(39636)
- 北京(39467)
- 师范(39162)
- 院(38094)
- 经济学院(37857)
- 州(37792)
- 基金
- 项目(203756)
- 科学(160801)
- 研究(149462)
- 基金(148378)
- 家(130762)
- 国家(129239)
- 科学基金(109728)
- 社会(98611)
- 社会科(93375)
- 社会科学(93352)
- 省(81117)
- 基金项目(78542)
- 自然(68311)
- 划(67087)
- 自然科(66741)
- 自然科学(66722)
- 教育(66590)
- 自然科学基金(65561)
- 编号(59588)
- 资助(58988)
- 发(49883)
- 成果(47782)
- 重点(45889)
- 部(45314)
- 创(43197)
- 课题(41739)
- 国家社会(41537)
- 创新(40265)
- 发展(40118)
- 展(39506)
- 期刊
- 济(155529)
- 经济(155529)
- 研究(91773)
- 农(73568)
- 中国(69330)
- 学报(50861)
- 农业(49045)
- 融(47021)
- 金融(47021)
- 科学(46488)
- 财(44305)
- 管理(39723)
- 大学(39371)
- 学学(37742)
- 业经(30922)
- 教育(30258)
- 业(24290)
- 财经(24028)
- 经济研究(23710)
- 技术(23590)
- 问题(21708)
- 经(20607)
- 世界(17006)
- 版(16341)
- 农村(16149)
- 村(16149)
- 贸(15195)
- 农业经济(15182)
- 经济问题(14715)
- 技术经济(14700)
共检索到478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智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通过建立包含金融发展项的竞争均衡模型,并运用脱贫攻坚期间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社会数据,对金融发展影响非农就业开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非农就业存在显著正效应;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县的劳动力利用现状,提高非农就业人口的占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数量增长、增加区域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对非农就业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非农就业 国家级贫困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芸 吕开宇 张姝
做好产业扶贫贡献的识别和测算,既是脱贫攻坚成效总结的重要部分,也是稳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在界定产业扶贫贡献范围、明晰产业扶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20年7省28个贫困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期间的产业扶贫贡献率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发现,(1)产业扶贫对贫困县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3.3%、17.1%,对贫困人口下降贡献率为37.6%。(2)行政村支柱产业发展有起色,带贫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的样本村村支柱产业年度产值比2015年提高了95%,产业扶贫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率从18.7%提高到28.2%。(3)产业扶贫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收入增长,其对2019年贫困户、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7%、33%,对2015—2019年间贫困户、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52.3%。因此,本文建议以壮大产业、提升价值及带贫能力为重点,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为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持续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产业扶贫 贡献率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雯嘉 吴茂祯
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利用2000—2020年间的县级面板数据,探究贫困县“戴帽”及“摘帽”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戴帽摘帽过程中不同脱贫机制的作用程度,并进一步探究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变化的影响。为检验贫困县的进入和退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在脱贫攻坚的初期,由于贫困县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存在帮扶效果不佳的表现;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政策扶持有效并显著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异质性检验表明,贫困县“摘帽”政策对第二批设立、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摘帽”时间较晚、处于连片特困区的贫困县的经济促进作用低于整体水平;(3)机制分析表明,贫困治理过程中农业扶贫和特色产业扶贫机制均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扶贫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随着贫困县的退出教育扶贫的作用愈加显现;(4)“摘帽”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并为后续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克泉 夏能权 侯丽华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广大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聚焦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精锐尽出,冲锋陷阵,服务脱贫攻坚。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了122所职业院校参战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情况,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和数据。采取比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据模型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出职业院校在深度贫困县教育扶贫、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八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展现了职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与贡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深度贫困县 脱贫攻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严芝清
基于2007~2018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贫困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贫困县设立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持续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平均效应为13.90%,且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时间越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越明显。同时,精准扶贫战略是明显的分界点,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国家级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国家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资本积累增加和财政收支困境改善,上述三条路径强化了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度水平,从而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结论对于脱贫后继续巩固当地发展,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嵌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娟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但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仍然面临产业扶贫亟待加强、"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构建稳定脱贫的产业支撑,解决"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纯阳
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处于欲罢不能、欲办还休的两难境地,办学成本高昂。高中招生市场上则出现境遇两重天的局面,少数重点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垄断之势,结果以一校之兴换来的却是一县教育之衰。教育收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农户对现有教育投资成本形成高水平预期,因而降低了教育投资的热情。"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不适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县级财政能力严重不足而向上级政府寻求转移支付的渠道又不宽敞的现实条件下,降低教育这种公共品的质量或者增加农民教育负担就势成必然了。
关键词:
招生市场 农村教育 贫困地区 教育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燕继荣
由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的问题。结构性贫困是困扰发展的国家问题,因此,贫困问题不仅应该被视为国家发展状况的衡量尺度,也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任务,反映国家治理的水平。中国扶贫成就突出,尤其是2012年之后在"大扶贫"格局之下开展了"脱贫攻坚战",把贫困治理纳入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实行政府专项治理的方式,动员党政机构、企业、军队、学校、社会组织与团体全员参与,采用精确识别、建档立卡、责任到人的方法,凭借国家制度体系的政治和行政优势,运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储备,精准施策,对口支援,采用产业脱贫、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教育支持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中国贫困治理丰富了"发展型国家"的内涵,为后发展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治理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志乐 张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县考核机制作为顺利实现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经历了贫困人口从收入考核到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的考核,党政领导干部从以GDP为主转向注重脱贫实绩的考核,考核机制从单一式、独立式考核到全程式、参与式考核的转变。目前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的四梁八柱体制机制建设,在制度安排上实现了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程序的综合布局,在政策实践上构建了以第三方评估为特点的上下联动考核体系。但是贫困县考核机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重考核检查互补性有待加强,交叉重叠性需要尽量克服,尤为重要
关键词:
考核机制 贫困考核 脱贫攻坚 演进完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三贵 钟宇
脱贫攻坚战中,一种新的央地关系与干部激励模式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将项目与资金的审批权下放到县,给予贫困县充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权,解决了原来"事权"和"财力"错配的问题。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特殊官员管理方法,将贫困县主政官员从常规政治锦标赛中退出,并进入一场以贫困县退出摘帽为目标的"脱贫攻坚资格赛"。在这场资格赛中,中央通过脱贫成效考核挂钩晋升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此外,中央还引入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解决了委托代理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针对特殊任务的特殊国家治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目标治理的效率,再次丰富了中国治理的内涵。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央地关系 干部激励 国家治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玉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近年来信阳市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我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8个县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万人,贫困村628个,总量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玉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近年来信阳市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我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8个县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万人,贫困村628个,总量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延群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期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河南省27个原国家级贫困县为样本,实证分析国家财政支持对原贫困县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国家财政支持促进了脱贫县的长期经济增长,但不同脱贫县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异质性,财政支持对经济相对更加落后的原贫困县的长期增长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财政支持通过增加投资推动非农产业比重增加,使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目前,原贫困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所在地级市相比仍有差距,为巩固扶贫攻坚的成果,需要继续加大对经济落后县的财政支持。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县 财政支持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宇强 韦邦荣 孟范范
为量化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出的增收效应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以皖北地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运用DEA模型对该区域财政扶贫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安徽省各项财政扶贫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财政支出总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皖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安徽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河北省灵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1990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定点帮扶。近30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继派出141名干部到灵寿挂职,与灵寿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商脱贫之策、共谋发展良计。挂职干部和灵寿人民立足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打好产业就业硬仗;立足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政策落实硬仗;立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