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61)
- 2023(20473)
- 2022(17751)
- 2021(16637)
- 2020(13947)
- 2019(32337)
- 2018(31994)
- 2017(60597)
- 2016(33055)
- 2015(37810)
- 2014(38095)
- 2013(37716)
- 2012(35385)
- 2011(32023)
- 2010(32283)
- 2009(30300)
- 2008(29640)
- 2007(26303)
- 2006(22960)
- 2005(20824)
- 学科
- 济(137640)
- 经济(137491)
- 管理(93661)
- 业(91250)
- 企(74877)
- 企业(74877)
- 方法(61238)
- 数学(53273)
- 数学方法(52522)
- 中国(41667)
- 农(37531)
- 财(35663)
- 地方(32272)
- 融(30833)
- 金融(30829)
- 业经(30423)
- 银(30281)
- 银行(30218)
- 学(29505)
- 行(29052)
- 制(27528)
- 贸(26545)
- 贸易(26524)
- 易(25714)
- 农业(25176)
- 理论(23199)
- 务(22965)
- 财务(22866)
- 财务管理(22810)
- 企业财务(21636)
- 机构
- 大学(473520)
- 学院(472349)
- 济(189647)
- 经济(185317)
- 管理(181628)
- 研究(162779)
- 理学(155617)
- 理学院(153824)
- 管理学(150839)
- 管理学院(150006)
- 中国(128654)
- 京(102017)
- 科学(101200)
- 财(88495)
- 所(83544)
- 农(80947)
- 中心(76071)
- 研究所(75737)
- 业大(71181)
- 江(71099)
- 财经(69763)
- 北京(65112)
- 农业(63433)
- 经(63190)
- 范(63166)
- 师范(62501)
- 院(58595)
- 州(58309)
- 经济学(56761)
- 财经大学(51698)
- 基金
- 项目(313093)
- 科学(244124)
- 研究(226850)
- 基金(224712)
- 家(196191)
- 国家(194532)
- 科学基金(165978)
- 社会(140516)
- 社会科(133122)
- 社会科学(133085)
- 省(123149)
- 基金项目(118539)
- 自然(108756)
- 自然科(106236)
- 自然科学(106206)
- 教育(105087)
- 自然科学基金(104263)
- 划(103640)
- 资助(94462)
- 编号(93468)
- 成果(76452)
- 重点(70400)
- 发(68623)
- 部(68424)
- 课题(64990)
- 创(64130)
- 科研(60083)
- 创新(59941)
- 教育部(58279)
- 大学(58234)
- 期刊
- 济(210917)
- 经济(210917)
- 研究(141325)
- 中国(97687)
- 学报(77058)
- 农(73805)
- 科学(69433)
- 财(68842)
- 管理(66767)
- 大学(58099)
- 融(55559)
- 金融(55559)
- 教育(54545)
- 学学(54455)
- 农业(50253)
- 技术(42928)
- 业经(34427)
- 财经(34115)
- 经济研究(33691)
- 经(29186)
- 问题(27224)
- 业(26385)
- 图书(25680)
- 理论(23452)
- 技术经济(23328)
- 版(22599)
- 贸(22530)
- 统计(22158)
- 科技(21619)
- 实践(21347)
共检索到720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云峰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分析 ECM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云峰 董邦国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 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分析 EC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兆泉
文章采用允许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及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实际国民收入、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货币需求依赖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化,表明交易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长期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幅度较小;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货币需求 结构性突变 ARDL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丰
基于不同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编制了我国季度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并与现行的简单加总货币总量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发现,广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广义Divisia货币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对经济中其他变量的解释力明显强于狭义货币总量指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与推动力量 ,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先决条件。但我国现行金融制度的缺陷加大了中国金融业内在的不稳定性 ,金融发展中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高的倾向及其粗放式经营所导致的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削弱了金融发展的稳定性 ,金融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矛盾也对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现实国内外的金融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必须坚持走稳健发展之路 ,需要通过金融的稳健发展促进并保持经济的稳健发展。为此需要以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以调整金融结构为近期重点 ,增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 ,同时加快金融体制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贵
稳定的货币需求是货币目标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货币需求与货币目标制的内在关联。其次,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96-2011年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系数都缺乏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势必增加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从而导致现行货币目标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不断降低。最后提出为提高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中国应择机引入通胀目标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晓辉
以货币供应量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以货币需求稳定性为前提的。笔者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纳入影响货币需求的考察范畴,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修正,采用1998年~2009年数据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统计特征作估算,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确实存在不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稳定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勇 唐世辉
当前国际经济运行趋势的不确定性日益加重,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难以充分获取,这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由于金融支持是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确保金融支持的稳定性就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关于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稳定性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两部门经济投资加速数模型稳定性进行演绎推理,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过程中稳定性的约束条件,探寻产业发展过程中内生稳定性的来源与特征,以及在金融支持条件下两者相互作用稳定性的机理,并提出金融支持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发展 金融支持 稳定性 数理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琴 杨涛 古小华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的月度数据,分别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以及引入制度因素的货币需求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及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需求 长期稳定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依灵
金融自由化以来,日本货币需求函数的构成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很不稳定,即使同一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有所差别。特别是资产价格的波动通过诱使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加剧了货币需求结构的剧烈变动。因此,从货币调控的角度来讲,平抑资产价格必须综合考虑货币供求两个层面的变化,而不能单纯依赖货币总量调控手段。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需求函数 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忠 黄炎龙
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严格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的膨胀、资产价格的波动,都不断地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本文以具有变参数特征的动态金融景气指数(DFCI)为工具,考察了DFCI对CPI和金融稳定性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扩展前瞻性中央银行利率反应函数,将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DFCI纳入反应函数,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并拓展直接以资产价格为操作目标的泰勒准则作比较。实证表明:在扩展形式的前瞻性利率反应函数中,DFCI变量统计显著,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要比不包含资产价格的D...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浩
传统经济理论假设"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完备记忆、稳定的偏好,然而这样的理性假设实际上超越了人的内在特性。本文建立了一个货币管理机构采取利率反馈规则的货币模型,并假定个体的时间偏好依赖于整个经济的收入、平均消费和货币量,运用动态法研究了具有社会属性的时间偏好是如何影响经济长期均衡处的稳定性的。结论是异质的时间偏好对于货币政策的实现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货币政策会对市场能否恢复到均衡状态产生影响。只有当个体的效用函数满足本文给出的充分条件时,调节利率的经济政策才不会对均衡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否则政策会失效甚至起到副作用。
关键词:
时间偏好 货币政策 经济稳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地遭受冲击。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及稳定性,并且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变动的原因。由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剔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影响之后的货币乘数。通过基本统计分析与单位根检验,得到了货币乘数不稳定这一结论。通过对影响货币乘数的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货币乘数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定期与储蓄存款—活期存款比率及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乘数 稳定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强 彭韵 石水平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维持内循环中的需求稳定,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高,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2007—2021年间企业与客户均为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链组为研究样本,基于供应链管控视角,检验供应链上游企业与下游客户之间签订战略购销协议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签订战略购销协议能够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高。另外,客户需求稳定性通过降低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缓解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以及向外部传递正面信号等,在战略购销协议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地,客户公开信息披露对供需双方签订战略购销协议的私有沟通方式形成替代效应。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文章为企业加强供应链韧性管理、证券监管部门推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靳亚阁
该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相关经济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标,然后通过对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及金融稳定性变量构建SVAR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增加对房地产价格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上升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该文的研究结论是:总的来说,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房价上升,房价上升又会使金融稳定性下降,以及货币供给增加会使金融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但总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这就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不仅会通过房地产市场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还会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最后该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及严控房价过快上涨政策等,不仅有利于管控房价水平,也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供给 房地产价格 金融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