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7)
- 2023(14900)
- 2022(12470)
- 2021(11510)
- 2020(9702)
- 2019(22359)
- 2018(21700)
- 2017(41858)
- 2016(22390)
- 2015(25510)
- 2014(25359)
- 2013(25471)
- 2012(24363)
- 2011(22159)
- 2010(22530)
- 2009(21192)
- 2008(20735)
- 2007(18630)
- 2006(16518)
- 2005(15526)
- 学科
- 济(103238)
- 经济(103141)
- 业(61686)
- 管理(60003)
- 企(47700)
- 企业(47700)
- 方法(40957)
- 中国(37559)
- 数学(36433)
- 数学方法(36183)
- 融(29898)
- 金融(29896)
- 农(29147)
- 银(29086)
- 银行(29056)
- 行(28097)
- 财(27134)
- 地方(26574)
- 制(23169)
- 业经(22173)
- 贸(21238)
- 贸易(21214)
- 易(20630)
- 农业(19972)
- 学(18187)
- 务(16844)
- 财务(16809)
- 财务管理(16765)
- 企业财务(16041)
- 环境(14910)
- 机构
- 大学(322719)
- 学院(321775)
- 济(146148)
- 经济(143303)
- 研究(119310)
- 管理(118234)
- 理学(99849)
- 中国(99448)
- 理学院(98669)
- 管理学(97258)
- 管理学院(96639)
- 京(69993)
- 科学(68567)
- 财(68419)
- 所(61148)
- 中心(55956)
- 研究所(55113)
- 农(54874)
- 财经(53345)
- 江(49038)
- 经(48539)
- 经济学(47248)
- 北京(45566)
- 业大(43983)
- 农业(42747)
- 经济学院(42724)
- 范(42278)
- 院(42189)
- 师范(41882)
- 财经大学(39641)
- 基金
- 项目(204378)
- 科学(161001)
- 研究(152267)
- 基金(148905)
- 家(129226)
- 国家(128117)
- 科学基金(108728)
- 社会(98874)
- 社会科(93861)
- 社会科学(93835)
- 省(77839)
- 基金项目(77512)
- 教育(68765)
- 自然(66571)
- 划(66075)
- 自然科(65033)
- 自然科学(65012)
- 自然科学基金(63904)
- 资助(61968)
- 编号(61023)
- 成果(50963)
- 发(49527)
- 部(46751)
- 重点(46609)
- 课题(42868)
- 创(42714)
- 国家社会(41987)
- 发展(40544)
- 教育部(40273)
- 创新(40081)
- 期刊
- 济(164633)
- 经济(164633)
- 研究(104160)
- 中国(71117)
- 财(52904)
- 农(51562)
- 融(48900)
- 金融(48900)
- 学报(48054)
- 科学(45133)
- 管理(43513)
- 大学(36887)
- 学学(34521)
- 农业(34367)
- 教育(33790)
- 经济研究(27802)
- 财经(27465)
- 技术(26758)
- 业经(25609)
- 经(23737)
- 问题(21910)
- 贸(19871)
- 业(19172)
- 国际(18337)
- 世界(17890)
- 技术经济(16497)
- 理论(15684)
- 统计(14962)
- 商业(14388)
- 版(14192)
共检索到51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陈睿 杨翱 赵向琴
基于Aoki (2012)的理论核算框架对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资本和劳动错配系数进行测算,以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步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会导致资本错配程度加剧,但当金融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这种效应会发生逆转;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或投资密集度高的行业从金融发展中得到的受益最大,研发密集度高的行业虽能潜在地降低资本错配程度,但其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为此,政府应当控制银行信贷规模,统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应当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引导资本配置来鼓励和支持外部融资依赖度和投资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改善行业资本配置状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雪军 朱建芳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黎 钟春平
依托中国省域层面的保险经营数据及世界价值观大型社会调查数据,将信任与保险销售之间的关系开创性地从两个角度——"值得信任"与"信任他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任对地区保险销售业绩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回归分析中采用相对滞后的信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以体现商业信誉为主的"值得信任"变量对地区保险销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风险承担更为敏感的"信任他人"变量则对地区保险销售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信任 保险 值得信任 信任他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黎 钟春平
依托中国省域层面的保险经营数据及世界价值观大型社会调查数据,将信任与保险销售之间的关系开创性地从两个角度——"值得信任"与"信任他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任对地区保险销售业绩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回归分析中采用相对滞后的信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以体现商业信誉为主的"值得信任"变量对地区保险销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风险承担更为敏感的"信任他人"变量则对地区保险销售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信任 保险 值得信任 信任他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冉群超 王庆生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了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指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在这一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将研究样本分为东中西部进行了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暂无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杰生 胡颖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聚程度的高低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杰生 胡颖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聚程度的高低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艳博 张万兴
基于京津冀地区2014—2018年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其减贫目标的实现,但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河北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经济增长更有利于京津地区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经济开放程度更有利于河北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进一步统筹京津冀区域及城乡金融发展,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贾慧慧 方芳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对其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地促进自身流通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流通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的效果最小;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信息化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后危机时期信息化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危机前。
关键词:
信息化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时段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孟倩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开宇 李春肖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农业保险面板数据,构建评价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和对比分析。根据排名结果分析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农业保险发展优势,据此进一步分析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推动、政府的财政补贴等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从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吸引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提升政府财政补贴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跃
资源错配的成因主要源自不同维度的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发展战略的扭曲。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C-D确定性前沿参数模型测算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用OP协方差法对各地区资源错配程度进行测度,进而从微观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发展战略两个层面分析我国资源错配的成因,结果表明:企业TFP异质性主要与其市场结构(垄断及规模经济)、所处地区(城市和省份)以及所有制等维度的差异有关;地方政府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各地区15.0%~52.7%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12.8%~45.1%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以及2.4%~8.5%的产出损失。未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应注重内部竞争优化,同时要发挥政府因势利导的职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跃
资源错配的成因主要源自不同维度的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发展战略的扭曲。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C-D确定性前沿参数模型测算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用OP协方差法对各地区资源错配程度进行测度,进而从微观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发展战略两个层面分析我国资源错配的成因,结果表明:企业TFP异质性主要与其市场结构(垄断及规模经济)、所处地区(城市和省份)以及所有制等维度的差异有关;地方政府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各地区15.0%52.7%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12.8%45.1%的全要素生产率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华鸣 施建刚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各省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明显低于东中部,纯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其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的合理性上加以改进;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虽高,但规模效率较其他两个地区要低,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合理调整投入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胜超 庞瑞芝 吕翠翠
新医改后,"看病贵"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偏离新医改初衷并削弱了政府不断增加投入的效果,为此,从人均医疗总费用及其构成角度表征看病贵,利用鲍莫尔的不平衡增长模型揭示了医疗费用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实证考察了"成本病"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医疗费用持续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于"成本病","成本病"不仅与医疗服务特性有关,也与医疗行业组织低效率有关,这一效应长期存在;东部地区是"成本病"的重灾区,中西部地区的"成本病"效应并不显著,新医改后"成本病"效应明显弱化。启示在于,应正视"成本病"引致的医疗费用增长必然性,将重点转移到医疗行业组织治理上,加快提升医疗行业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发展对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提升效应的研究——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
金融服务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生性——基于广东省与全国层面的数据分析
双循环格局下“引进来”与“走出去”能否纠正资本错配?——来自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我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动态影响效应——基于江浙沪县域层面的经验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工业成长——基于省际产业层面的分析
数字贸易发展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来自地级市层面的证据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金融深化与企业家精神——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