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5)
- 2023(9477)
- 2022(7898)
- 2021(7116)
- 2020(5740)
- 2019(13267)
- 2018(12686)
- 2017(24751)
- 2016(12822)
- 2015(14127)
- 2014(14252)
- 2013(14190)
- 2012(13577)
- 2011(12534)
- 2010(13087)
- 2009(12361)
- 2008(11535)
- 2007(10252)
- 2006(9458)
- 2005(9038)
- 学科
- 济(63990)
- 经济(63942)
- 业(36267)
- 管理(33384)
- 企(28560)
- 企业(28560)
- 融(26310)
- 金融(26310)
- 中国(26301)
- 银(23998)
- 银行(23979)
- 行(23386)
- 地方(23020)
- 贸(21079)
- 贸易(21060)
- 方法(21006)
- 易(20409)
- 数学(17835)
- 数学方法(17742)
- 农(17324)
- 业经(15365)
- 财(15019)
- 制(14800)
- 农业(11862)
- 地方经济(11856)
- 中国金融(11191)
- 发(10662)
- 产业(10439)
- 学(10174)
- 体(10029)
- 机构
- 学院(185882)
- 大学(182216)
- 济(86395)
- 经济(84684)
- 研究(68903)
- 管理(65770)
- 中国(58690)
- 理学(55221)
- 理学院(54533)
- 管理学(53713)
- 管理学院(53389)
- 财(39444)
- 京(38983)
- 科学(38594)
- 所(34997)
- 中心(32011)
- 研究所(31310)
- 财经(30577)
- 农(29832)
- 江(29115)
- 经济学(27718)
- 经(27608)
- 北京(25390)
- 经济学院(25075)
- 范(24963)
- 院(24949)
- 师范(24702)
- 州(24431)
- 业大(23875)
- 农业(22888)
- 基金
- 项目(114994)
- 科学(90536)
- 研究(87329)
- 基金(81883)
- 家(70176)
- 国家(69522)
- 科学基金(59154)
- 社会(56769)
- 社会科(54156)
- 社会科学(54148)
- 省(46119)
- 基金项目(42656)
- 教育(38910)
- 划(37724)
- 编号(35259)
- 自然(35163)
- 自然科(34354)
- 自然科学(34348)
- 资助(34071)
- 自然科学基金(33762)
- 发(31869)
- 成果(28805)
- 重点(26585)
- 发展(26406)
- 展(25983)
- 课题(25603)
- 部(25298)
- 创(24468)
- 国家社会(23368)
- 创新(22924)
共检索到306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静敏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以及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模型),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促进贸易增长最敏感的因素是金融发展的规模,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大于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短期内,金融规模扩张是贸易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对外贸易的增加带动金融规模扩张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带动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玲 李江冰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日渐融合,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一个快速成长的学术前沿。本文围绕两条主线梳理,评述了相关的最新文献:一是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模式和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二是国际贸易对内生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国如何协调推进金融、贸易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 贸易流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娜 肖楠
在异质性企业模型与贸易伙伴啄食顺序假说的基础上,研究金融发展差异对贸易区域性失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缓解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降低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在微观上促进贸易落后地区的企业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进而在宏观上缓和贸易区域失衡的现状。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域出口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于区域贸易失衡的缓解作用。因此,为推进我国区域贸易的协调发展,政府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和完善金融与贸易之间的协调机制,推动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莉
本文利用我国1993-2004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贸易开放度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与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贸易开放度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而金融中介的BANK指标与贸易开放度不具有协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金融中介的风险分散功能的欠缺。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所以完善金融市场,加强其风险分散功能是当务之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 李国强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根据中国1985—2006年的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我国要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提高金融效率,进一步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张柳青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贸易边际及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于贸易的影响,提出普惠制金融发展不仅会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方面影响贸易的规模,而且会因为行业间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差异而影响贸易的结构。然后,运用我国10个省份15个制造行业2004~2013年的数据,检验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地区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出口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不过,普惠金融对于出口的影响在行业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出口呈现出较多正向影响,而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低的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出口越多呈现出较多负向影响。研究创新:理论上研究了普惠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边际的关系,并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价值:对于促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和贸易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发彬
笔者以行业内贸易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特征。此外,笔者通过面板数据检验发现,以金融中介率或者非国有经济获得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衡量的金融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效应表现出行业差异。但是具有高增长机会的服务业的出口结构显示,金融发展,对之促进效应明显不足。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服务贸易结构 行业内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钻石 张娟华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与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把贸易行业SITC 4位分类数据转换成工业行业ISIC 3位分类数据后,利用多国行业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回归。6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回归系数都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出口和形成比较优势,但是金融发展不利于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出口并且会降低其比较优势。对行业净贸易额和净出口比较优势表示的贸易结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发展是影响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张柳青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贸易边际及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于贸易的影响,提出普惠制金融发展不仅会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方面影响贸易的规模,而且会因为行业间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差异而影响贸易的结构。然后,运用我国10个省份15个制造行业20042013年的数据,检验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地区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出口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不过,普惠金融对于出口的影响在行业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出口呈现出较多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俊妍
主流贸易理论大多忽视金融因素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的水平越高,贸易结构中更多依赖外部金融的产品通常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越大越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在滞后2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进口和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金融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大大高于自身影响,这和金融本质上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的地位是相适应的,进口和出口对金融的预测方差误差影响很小。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存在某种冲击,但相互之间的影响在短期有轻微反应后,长期是平稳的,我国的金融体系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
关键词:
金融 国际贸易 面板数据 向量自回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服务贸易正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金融和贸易的相互影响机制,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服务贸易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金融发展效率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仅服务贸易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金融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服务贸易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玲 李江冰
国外研究表明,一国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而本文使用1980-2006年时序数据进行协整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呈反向变动关系,金融发展水平上升(下降)将会降低(提高)贸易开放度。文章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出口导向和金融抑制两个显著特征,探讨了上述悖论的形成根源及其折射出的经济失衡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贸易开放 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