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1)
2023(17518)
2022(14945)
2021(13979)
2020(11539)
2019(26362)
2018(26173)
2017(50315)
2016(27112)
2015(30378)
2014(30585)
2013(30519)
2012(28553)
2011(25979)
2010(26410)
2009(24674)
2008(23461)
2007(20911)
2006(18898)
2005(17424)
作者
(79957)
(66331)
(65827)
(62756)
(42708)
(31824)
(30127)
(25801)
(25460)
(23943)
(22770)
(22740)
(21385)
(21355)
(20749)
(20677)
(19569)
(19107)
(19072)
(19026)
(16909)
(16318)
(16120)
(15278)
(14999)
(14972)
(14852)
(14593)
(13574)
(13148)
学科
(124311)
经济(124188)
管理(74115)
(72286)
(59006)
企业(59006)
方法(47317)
数学(40672)
数学方法(40259)
中国(37503)
(35103)
银行(34956)
(33380)
(32163)
金融(32162)
地方(31928)
(29632)
(28608)
(28038)
业经(26956)
(26414)
农业(20606)
(19844)
贸易(19824)
(19118)
理论(18874)
(17608)
环境(17592)
财务(17534)
财务管理(17501)
机构
大学(387960)
学院(386203)
(162803)
经济(159230)
管理(147492)
研究(138696)
理学(125435)
理学院(123949)
管理学(121930)
管理学院(121226)
中国(112709)
(83948)
科学(83491)
(75890)
(70932)
研究所(64204)
(63912)
中心(63694)
财经(59759)
(58729)
业大(55114)
(54142)
北京(54037)
(51350)
师范(50829)
经济学(50329)
(50320)
农业(49811)
(49736)
经济学院(45020)
基金
项目(253408)
科学(198293)
研究(185839)
基金(182599)
(158866)
国家(157499)
科学基金(134340)
社会(117235)
社会科(111188)
社会科学(111159)
(99104)
基金项目(96319)
自然(86145)
教育(84321)
自然科(84109)
自然科学(84090)
(83161)
自然科学基金(82581)
资助(76195)
编号(75148)
成果(62040)
(57723)
重点(56933)
(55719)
课题(52723)
(52302)
创新(48850)
科研(48101)
国家社会(48026)
教育部(47752)
期刊
(187693)
经济(187693)
研究(125016)
中国(80970)
学报(60373)
(58710)
(58274)
金融(58274)
(56805)
管理(56022)
科学(55873)
大学(45443)
学学(42853)
教育(42721)
农业(38961)
技术(33111)
经济研究(30591)
财经(30343)
业经(28799)
(25982)
问题(23797)
理论(20114)
(19905)
技术经济(19503)
图书(19126)
实践(18134)
(18134)
(17791)
现代(17785)
科技(17676)
共检索到606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振新  支德勤  
针对近几年惠州金融领域一直存在对本地经济的助推力减弱、明显滞后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配比失调问题,本文立足于以惠州银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运行与制度问题为分析的出发点,通过比较惠州银行业在发展速度、规模总量、信贷结构等方面与本地经济的非适应性反差,揭示了当前惠州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失调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从宏观层面的长远角度提出构建惠州银行业与惠州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设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腾华  刘莹莹  胡耀元  
新发展阶段下,普惠金融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13-2019年银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GM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当进一步验证普惠金融是否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时,发现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同时,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宁  
本文对河源市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运行特点与经济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区域信贷资金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内在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德贤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与比较经常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山区韶关与沿海惠州两个地级市改革开放前后经济金融发展历程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经济运行周期尝试对两地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对两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勤  肖晶  
有效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和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不仅是评判一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金融包容理论与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实践,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散化有利于地区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银行业"增量改革"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金融包容的区域均衡,必须提高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宝兰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主要优势、对银行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我国银行业需加以引导和规范,应从多元化经营、业务创新、风险管控、国际化战略等方面不断强化与提高,实现科学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宝兰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主要优势、对银行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我国银行业需加以引导和规范,应从多元化经营、业务创新、风险管控、国际化战略等方面不断强化与提高,实现科学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杨  张利华  张彤  
本文以银行业理财产品作为资管行业发展的代表性指标,对山东省银行业理财募集金额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变动具有相关性,且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具有先行性;企业债券融资与理财增长关联性更强;间接融资与理财增长之间呈现周期性反向关联性等。据此提出减少资管产品嵌套层级、合理把控资管资金行业流向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宽  郑勇  
工业园区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需要将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为园区内企业培育形成战略协同的软环境,并借鉴新加坡与我国苏州工业园模式,打造具有惠州优势与特色的"花园式"工业园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树森  
小平同志最近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在谈到经济发展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时,又肯定了1984年1988年平均每年增长21.7%,指出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这就向我们提出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因此,现代化进程的主题,就是如何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几十年来我们对经济的发展往往只注意数量,不注重质量,加上投资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光伟  
只有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路走的越长越远越稳越好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强调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体现包容性和普适性,从三个层面加以推动发展:一从宏观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孟娜娜  粟勤  
作为普惠金融实践的主要参与者,一国(地区)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即银行业集中度下降,能够促进各类银行业机构的发展,使得私有部门可以以公平的价格获得可持续性的正规金融服务,进而促进一国(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银行业市场结构内不同类型银行业机构会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必要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形成适合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特点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金融业务与模式创新、金融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等途径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庞渤   耿稚雨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银行业必须立足“三农”,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及面临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银行业实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和实践具备农村特色的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雪  
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总结互联网金融成本低廉、受众广泛、平台开放、信息透明及注重客户体验的基本特征,研究这种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其逐渐替代传统支付方式,使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挑战,使银行难以全面掌握客户信息,面临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支付、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处理好维持传统优势与开拓新领域的关系、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客户体验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业务创新与依法合规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振东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小的基础上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长期利用封闭式的金融垄断经营集中使用有限资金 ,造成了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业制度的脆弱性、服务低效性以及产品单一性。从理论和经济分析看 ,通过开放银行业 ,在有效管理下实现银行业的竞争 ,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资源分配优化效应、竞争效应以及金融稳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