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1)
- 2023(13935)
- 2022(11691)
- 2021(10647)
- 2020(8666)
- 2019(19513)
- 2018(19036)
- 2017(36629)
- 2016(19681)
- 2015(22034)
- 2014(22137)
- 2013(21809)
- 2012(21010)
- 2011(19061)
- 2010(20107)
- 2009(19140)
- 2008(18637)
- 2007(17298)
- 2006(15982)
- 2005(15090)
- 学科
- 济(99666)
- 经济(99577)
- 业(58939)
- 管理(58568)
- 企(47727)
- 企业(47727)
- 中国(33394)
- 方法(29534)
- 地方(29137)
- 融(28265)
- 金融(28265)
- 银(27315)
- 银行(27296)
- 行(26450)
- 农(25629)
- 财(25314)
- 数学(24983)
- 数学方法(24634)
- 业经(22244)
- 制(21499)
- 学(18068)
- 农业(17896)
- 地方经济(16568)
- 贸(16550)
- 贸易(16532)
- 务(16132)
- 财务(16086)
- 财务管理(16054)
- 易(15953)
- 策(15618)
- 机构
- 学院(286020)
- 大学(282291)
- 济(129511)
- 经济(126648)
- 研究(105689)
- 管理(102696)
- 中国(88514)
- 理学(84996)
- 理学院(83998)
- 管理学(82678)
- 管理学院(82118)
- 财(63135)
- 京(61299)
- 科学(59316)
- 所(54014)
- 中心(49140)
- 研究所(47778)
- 财经(47682)
- 江(46773)
- 农(44179)
- 经(42913)
- 经济学(40698)
- 北京(40016)
- 范(38417)
- 师范(38066)
- 州(37939)
- 院(37518)
- 经济学院(36120)
- 业大(35619)
- 财经大学(34789)
- 基金
- 项目(169361)
- 科学(133185)
- 研究(128861)
- 基金(120827)
- 家(103454)
- 国家(102482)
- 科学基金(87472)
- 社会(83008)
- 社会科(78765)
- 社会科学(78747)
- 省(66762)
- 基金项目(61582)
- 教育(58213)
- 划(55028)
- 自然(52777)
- 编号(52542)
- 自然科(51546)
- 自然科学(51538)
- 资助(51001)
- 自然科学基金(50606)
- 成果(45261)
- 发(42478)
- 重点(38613)
- 课题(38179)
- 部(37284)
- 发展(35191)
- 创(34757)
- 展(34625)
- 性(34226)
- 国家社会(34008)
- 期刊
- 济(163120)
- 经济(163120)
- 研究(98811)
- 中国(67167)
- 财(50234)
- 融(46809)
- 金融(46809)
- 管理(43551)
- 农(42736)
- 学报(38415)
- 科学(37076)
- 教育(33369)
- 大学(30317)
- 学学(28467)
- 农业(28119)
- 经济研究(26731)
- 技术(25969)
- 财经(25103)
- 业经(24805)
- 经(21797)
- 问题(20270)
- 贸(17324)
- 国际(16587)
- 技术经济(15565)
- 世界(15548)
- 业(14496)
- 现代(13924)
- 统计(13591)
- 理论(13514)
- 商业(13230)
共检索到482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樊纲 刘光第 刘溶沧 秦池江 李茂生 胡季 凌涛 周升业 王广谦 杨希天 房郁琴 郑祥芝 郭明奇 许树信 李强 张亦春 唐寿宁 张忠山 张军洲
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宏观调控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在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宏观调控作用,是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与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新缰金融学会于9月23~27日在乌鲁木齐市联合邀请全国部分知名经济、金融专家学者召开“新形势下金融宏观调控研讨会”。现将专家学者的会议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好势头。但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又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冲击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矛盾运动更加尖锐复杂、“三重压力”空前加剧之年。认识和总结我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的特点和经验,分析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客观规律,对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均衡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达成状况及由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水平,探讨了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和面临的约束条件,考察了宏观经济政策倾向和强度的变化,阐释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方式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丽
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相继出台和后续效应的不断扩大,使欠发达地区受宏观政策因素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以实例为证,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欠发达地区应对宏观政策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政策 金融支持 县域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需求·结构·增长: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导向①王晓芳面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情况和推进两个“三年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制度的艰巨任务,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应该进入一个新的运作阶段,由抑制国内需求,刺激出口需求,治“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确保经济增长8%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实现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要实现8%的经济增长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操作要科学、灵活和适度,把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措施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实现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伟
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偏离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者说明显放慢的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导致的最尖锐的宏观矛盾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且真实的失业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失业率红线,因而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根据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情况,政府一般是采取扩张性的或者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在总量政策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关注:一是刺激总需求的方向变不变;二是如果坚持刺激总需求这个方向,那么程度上是减弱还是增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失业率上升 刺激总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经测算和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和优化产业增长结构,深化改革,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和保障措施,是实现1998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应加大求进力度,提高投资水平,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知识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供需矛盾,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认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思想,应是经济增长“速”与“度”的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全要素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及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是“速度+质量”型的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因此,政府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经济、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从货币、信用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其方式与方法决定于经济、金融体制,并且辩证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当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及时转换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是进一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