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0)
- 2023(14330)
- 2022(11880)
- 2021(10728)
- 2020(8585)
- 2019(19276)
- 2018(18400)
- 2017(35756)
- 2016(18827)
- 2015(20747)
- 2014(20731)
- 2013(20602)
- 2012(19524)
- 2011(18034)
- 2010(18768)
- 2009(17695)
- 2008(16655)
- 2007(15156)
- 2006(14058)
- 2005(13335)
- 学科
- 济(100541)
- 经济(100461)
- 管理(51597)
- 业(50744)
- 企(38408)
- 企业(38408)
- 中国(33406)
- 地方(30289)
- 方法(30178)
- 融(27891)
- 金融(27890)
- 数学(26447)
- 银(26274)
- 银行(26257)
- 数学方法(26205)
- 农(25755)
- 行(25570)
- 业经(21391)
- 财(21252)
- 制(19651)
- 农业(18193)
- 地方经济(17327)
- 学(17252)
- 贸(17015)
- 贸易(16998)
- 易(16390)
- 环境(14853)
- 发(14423)
- 策(13197)
- 体(13160)
- 机构
- 学院(273992)
- 大学(269369)
- 济(130859)
- 经济(128227)
- 研究(103576)
- 管理(99589)
- 中国(85282)
- 理学(83328)
- 理学院(82339)
- 管理学(81187)
- 管理学院(80643)
- 财(60519)
- 科学(57607)
- 京(57388)
- 所(52477)
- 中心(47785)
- 研究所(46811)
- 财经(46349)
- 江(43696)
- 经济学(42216)
- 经(41914)
- 农(41797)
- 经济学院(37695)
- 北京(37228)
- 院(37059)
- 范(36771)
- 师范(36477)
- 州(35044)
- 财经大学(34038)
- 业大(33543)
- 基金
- 项目(169790)
- 科学(135102)
- 研究(129344)
- 基金(122651)
- 家(105321)
- 国家(104408)
- 科学基金(89642)
- 社会(85300)
- 社会科(81161)
- 社会科学(81147)
- 省(66700)
- 基金项目(62930)
- 教育(57501)
- 划(55210)
- 自然(53375)
- 自然科(52129)
- 自然科学(52120)
- 编号(51964)
- 自然科学基金(51194)
- 资助(50597)
- 发(43763)
- 成果(43181)
- 重点(38925)
- 部(37496)
- 课题(37374)
- 发展(36458)
- 国家社会(35887)
- 展(35870)
- 创(35554)
- 性(33374)
- 期刊
- 济(159042)
- 经济(159042)
- 研究(94740)
- 中国(61596)
- 融(45268)
- 金融(45268)
- 财(44545)
- 管理(40095)
- 农(39939)
- 科学(34920)
- 学报(34700)
- 教育(29213)
- 大学(27186)
- 经济研究(27120)
- 农业(26490)
- 学学(25714)
- 业经(24449)
- 技术(24409)
- 财经(23934)
- 经(20886)
- 问题(20066)
- 贸(17101)
- 国际(16184)
- 技术经济(15270)
- 世界(15219)
- 统计(13493)
- 业(13454)
- 商业(13442)
- 现代(12913)
- 理论(12901)
共检索到453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正兵
基于31个省区市1994—2005年的金融经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确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且效率提升比规模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成长。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着区域差异,且受各省区市的地区性基础或禀赋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增强,但仍受到金融体制的约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此,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主导金融制度供给与创新、地方政府主导当地金融生态建设和市场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将统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与部分省区市金融率先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正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增强,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以增强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金融效率为核心,以完善金融监管为保障,以扩大金融开放为动力,不断增强区域金融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省区市之间要统筹地区金融发展,省区市内部要统筹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查奇芬 王亚娜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从中观层面上对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间互相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区域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作用关系的差距,剖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发昇
文章沿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研究路径,探讨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通过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投入要素和影响因素,剖析它们的作用特点,进而发现正是由于金融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作祟,才使得有关文献中得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论起伏很大,把金融发展中的投入要素与影响因素分开,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的结果会较为确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投入要素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艳伟 李恒炜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部门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陕西省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春
近些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论证较多,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倾向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认为二者关系中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和"时滞效应",并用某一区域经济金融20年的发展数据来实证了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二者间的时滞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运用规范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验证经济发展速度与资金投入数量的关系,初步判断区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紧缺可能只是资金供需结构上的失衡,而并不全是资金总量上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利用"预期调控"来削减负面效应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时滞 回归 预期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刘亦文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7~2007年存贷款与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存款、贷款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贷差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为打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非对称增长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烫平。
关键词:
存款 贷款 存贷差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克莎
一、世界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从世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考察(撇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差异,仅就技术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普遍发展:数量型经济—→数量型向质量型经济转变—→质量型经济。数量与质量虽然是两个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彼此转化的基本经济因素,但数量型经济与质量型经济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类型。概括地说,他们的基本标志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究竟是以数量还是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本文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京沪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联系,得出结论:京沪两地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带动作用,而且上海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大,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于后一期。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上海地区只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京沪两地均存在经济增长内部的跨期影响。因此,对于京沪两大中心城市而言,为了推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都要继续着力发展金融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以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FSFDI大幅增长。从FSFDI兴起的直接原因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与拉丁美洲国家的FSFDI均属于"冲击诱导型",但前者在金融部门开放程度、FSFDI的来源国以及区域内的国别差异等方面表现出了与后者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FSFDI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立钧 刘庆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史清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