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1)
2023(17736)
2022(15025)
2021(14016)
2020(11525)
2019(26555)
2018(26253)
2017(50495)
2016(26944)
2015(30304)
2014(30284)
2013(30197)
2012(28232)
2011(25717)
2010(26001)
2009(24253)
2008(22976)
2007(20122)
2006(18126)
2005(16784)
作者
(77734)
(64313)
(63931)
(60941)
(41308)
(30813)
(29065)
(25133)
(24627)
(23018)
(22081)
(21829)
(20627)
(20457)
(20026)
(19992)
(18975)
(18431)
(18385)
(18342)
(16271)
(15765)
(15378)
(14777)
(14549)
(14434)
(14250)
(13992)
(13032)
(12661)
学科
(127453)
经济(127329)
管理(73813)
(72178)
(57560)
企业(57560)
方法(48187)
数学(41891)
数学方法(41540)
中国(40005)
(31738)
地方(31556)
(29256)
金融(29255)
(28308)
(28082)
银行(28038)
(27146)
业经(27144)
(24655)
(24037)
(23118)
贸易(23097)
(22395)
农业(22008)
环境(18535)
(17736)
理论(17719)
地方经济(17381)
(17123)
机构
大学(386163)
学院(383851)
(169725)
经济(166341)
管理(147581)
研究(140313)
理学(125940)
理学院(124513)
管理学(122706)
管理学院(122017)
中国(111470)
(83916)
科学(81840)
(76741)
(70917)
研究所(64153)
中心(63082)
财经(60604)
(59802)
(56057)
(55187)
北京(54496)
经济学(52891)
业大(52568)
(50917)
师范(50474)
(50397)
经济学院(47435)
农业(46274)
(45787)
基金
项目(252521)
科学(198955)
研究(188027)
基金(183904)
(159512)
国家(158177)
科学基金(135267)
社会(120806)
社会科(114687)
社会科学(114658)
基金项目(96613)
(95974)
教育(84816)
自然(84745)
自然科(82741)
自然科学(82723)
自然科学基金(81269)
(80967)
资助(76364)
编号(75726)
成果(62495)
(57956)
(56773)
重点(56637)
课题(52755)
(52060)
国家社会(50518)
教育部(49107)
创新(48671)
人文(47590)
期刊
(193916)
经济(193916)
研究(125143)
中国(79485)
(56630)
学报(56491)
管理(56362)
(55456)
科学(54049)
(48455)
金融(48455)
大学(43297)
教育(41698)
学学(40603)
农业(38230)
技术(32892)
经济研究(32216)
财经(30620)
业经(29147)
(26397)
问题(24807)
(20753)
(20133)
世界(20057)
技术经济(19903)
国际(19182)
图书(19100)
理论(18942)
现代(17591)
科技(17037)
共检索到598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通货膨胀)作为条件信息集,对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债券市场规模发展、银行对私人信贷扩张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规模发展和波动性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志  
在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着经济货币化比率异常等一些令人困惑之处,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考察,并通过剔除虚假成分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同时,将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间的"供给主导"、"需求遵从"理论假说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说:虽然金融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的内在质却只能由经济增长所引致;最后是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信心度可以显著地提高信任水平,同时文革历史事件和南北区域异质性对于信任均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中国未来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继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洪斌  柳欣  
通过将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一项投入引入新古典生产函数,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均衡时的资本存量,进而增加了均衡状态的人均产出的结论。根据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指标的选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得出在我国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与理论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结论。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探究中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辰  刁莉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加之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有追赶中国的趋势,研究印度的金融改革对中国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银行业改革是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借鉴印度银行业的改革可以带来如下启示:重视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公营银行独立,鼓励银行业竞争;重视银行造血功能建设,提高银行盈利能力;重视银行改革和监管的制度保障,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力军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艳伟  李恒炜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赖明勇  阳小晓  
本文针对中国 1 978— 2 0 0 0年期间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其中 ,金融中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金融中介部门效率 ,提高以及金融中介部门对非金融中介部门外部效应两条途径实现 ;同时 ,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也有反向带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金融中介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 ,这说明我国金融中个发展基本处于是“需求带动型”附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金融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学者所注视的焦点,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均未达成一致。本文以银行的变量来衡量间接金融的发展,以股市的变量来测度直接金融的发展,对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具有相似经济发展历程国家的金融中介的发展、股市发展与 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在实证方法上,本文运用季度数据,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探讨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支持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三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强  孙刚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近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已有的经验研究中在金融发展指标选择和经验分析方法选取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从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检验。我们的经验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杨有振  
首先,在OLG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两阶段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推导了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40个国家198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对Patrick(1966)提出的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最后发现,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的效应较为明显,经济增长对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正面响应,而在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这一效应却并不明显,说明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