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20)
- 2023(21667)
- 2022(18141)
- 2021(16890)
- 2020(13966)
- 2019(32028)
- 2018(31375)
- 2017(59538)
- 2016(32300)
- 2015(36070)
- 2014(35920)
- 2013(35214)
- 2012(32629)
- 2011(29415)
- 2010(29552)
- 2009(27190)
- 2008(25851)
- 2007(22623)
- 2006(19934)
- 2005(18149)
- 学科
- 济(131795)
- 经济(131659)
- 管理(89582)
- 业(87754)
- 企(71390)
- 企业(71390)
- 方法(55473)
- 数学(47928)
- 数学方法(47293)
- 中国(42829)
- 农(37177)
- 财(33867)
- 地方(31910)
- 业经(31066)
- 融(30173)
- 金融(30169)
- 银(29534)
- 银行(29481)
- 行(28369)
- 学(27948)
- 制(27151)
- 农业(25130)
- 贸(23510)
- 贸易(23489)
- 易(22763)
- 理论(21747)
- 务(21332)
- 财务(21241)
- 财务管理(21195)
- 技术(20407)
- 机构
- 大学(447618)
- 学院(445827)
- 济(180344)
- 经济(176409)
- 管理(171829)
- 研究(156447)
- 理学(147661)
- 理学院(145965)
- 管理学(143112)
- 管理学院(142302)
- 中国(122061)
- 科学(96386)
- 京(96373)
- 财(84439)
- 所(78738)
- 农(76336)
- 中心(73054)
- 研究所(71596)
- 江(66884)
- 业大(66793)
- 财经(66708)
- 北京(61032)
- 经(60791)
- 范(59938)
- 农业(59317)
- 师范(59308)
- 院(57073)
- 经济学(54910)
- 州(54563)
- 财经大学(49769)
- 基金
- 项目(304496)
- 科学(239398)
- 研究(220984)
- 基金(220596)
- 家(193486)
- 国家(191845)
- 科学基金(164376)
- 社会(139720)
- 社会科(132493)
- 社会科学(132461)
- 省(118839)
- 基金项目(116102)
- 自然(106829)
- 自然科(104436)
- 自然科学(104411)
- 自然科学基金(102498)
- 教育(101621)
- 划(100447)
- 资助(91106)
- 编号(89633)
- 成果(72695)
- 重点(68781)
- 发(67219)
- 部(66653)
- 创(63147)
- 课题(62223)
- 创新(58976)
- 科研(58407)
- 国家社会(58029)
- 教育部(57099)
- 期刊
- 济(198633)
- 经济(198633)
- 研究(134708)
- 中国(93674)
- 学报(73438)
- 农(70298)
- 科学(66920)
- 管理(64565)
- 财(64429)
- 大学(56071)
- 学学(52373)
- 教育(52164)
- 融(51954)
- 金融(51954)
- 农业(47805)
- 技术(39395)
- 业经(32943)
- 财经(32478)
- 经济研究(32357)
- 经(27922)
- 问题(25841)
- 业(25265)
- 图书(25065)
- 理论(21788)
- 科技(21114)
- 版(21069)
- 技术经济(20821)
- 贸(20147)
- 统计(20070)
- 实践(19794)
共检索到680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维 章颖 朱萌 沈祥成 罗治情
基于2004—2015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并选用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这一全新方法对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整体与新型城镇化形成了良好互动关系。但不同地区而言,金融效率与新型城镇化在东部和中部互动关系强于东北和西部,除西部外,金融规模推动了新型城镇化。不同城市规模而言,金融效率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而在中小城市,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与新型城镇化无因果关系。因此,发挥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城市规模调整金融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以2000-201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实证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对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作用,结果发现: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人口城镇化速度,改善城镇化发展失衡的局面;银行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支持能够促进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有会导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的改善。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子超 熊灵 王子岚
本文基于1994-2014年的中国陆地边疆九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和面板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以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数为指标的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效应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不论从哪个指标角度来看,旅游业的发展都对陆地边疆地区整体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然而,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效应的区域差异明显,东北陆地边疆地区的互动效应显著,而西南和西北陆地边疆地区的互动效应较弱。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丽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城镇化进程也从传统城镇化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历程回顾发现,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但在新型城镇化下,从2014年开始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开始出现加速。基于2006年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面板数据拆解分析发现: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且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农村人均收入提高具有"翘尾"效应,即城镇化水平越高,继续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统筹 农村经济 翘尾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金凤 赵勇
基于中国中西部地区16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就高铁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高铁建设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开通高铁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利于该类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动态检验发现,在高铁开通后的前三年,高铁建设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明确,但在高铁开通后的第四年则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开通高铁城市的人口规模,并对其城镇化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全国与三大区域角度深入探究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Moran’I检验证实地级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就容易高估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2)我国总体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外溢效应;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却不足;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与外溢效应均不明显;(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政府扶持水平均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外开放水平与政府扶持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刘培勤 朱四伟
文章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开发规划,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将中国分为东部、泛中部、泛西部,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就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水平来看,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及前期城镇化率对当期城镇化水平作用显著。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第二、三产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引致作用对城镇化提升作用很明显;从东部来说,金融发展作用于第三产业进而作用于城镇化的影响力不明显;从泛中部、泛西部来说,这两个地区的金融对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不充分。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城镇化 GMM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钱镱 屈建成 谭鑫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城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2003—2018年中国1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的交互影响及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但随时间呈现向更高水平的耦合协调类型稳步优化趋势,空间上则呈现沿海地区城乡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内陆地区。(2)乡村振兴水平的提高在当期就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和短期波动性,在长期表现为正向带动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发挥的带动作用要强于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低水平发展地区,高水平发展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更强,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更弱。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交互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颖 钱崇秀 陈苗臻
区域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代继续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通过一个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存在最优规模;城镇化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优规模,以及最优规模下的经济增长率;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开放度、教育以及交易效率等水平导致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质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镇化 经济增长 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娟
本文以1999-2013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地区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建立城镇化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此讨论城镇化和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非线性相关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城镇化,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分别为越过第二门限值、低于第一门限值以及位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的时候,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强度依次增强。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 非线性 面板数据 门限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娟
本文以1999-2013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地区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建立城镇化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此讨论城镇化和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非线性相关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城镇化,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分别为越过第二门限值、低于第一门限值以及位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的时候,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强度依次增强。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 非线性 面板数据 门限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新 黄鹏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本文使用中国29个省区从1999年到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缩小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不存在"库兹涅茨假说"的倒"U"型关系。此外,我们提供的证据还表明失业率的上升部分抵消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努力;非国有化改革由于效率优先而会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会增大收入差距,而第三产业比例的上升却有助于缓和这个差距;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由于结构效应而放大收入差距的程度;由于地方保护水平会造成市场分割和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增加了城镇居民之间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基尼系数 库兹涅茨假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爱真 苏治 付红妍
本文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深化程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都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在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间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当金融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时,技术创新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可见,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及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门限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异质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CHNC
新型城镇化能否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
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
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环保与就业的“双重红利”——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产业集聚动态演化的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城镇化影响了粮食安全吗?——来自1462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社会医疗保险减贫效应的异质性检验——基于2010—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
城镇化会提高生活用能需求吗?——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城镇化格局的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效应研究——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