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0)
2023(18953)
2022(15953)
2021(14952)
2020(12652)
2019(29129)
2018(28567)
2017(53869)
2016(28845)
2015(33074)
2014(32964)
2013(32771)
2012(30871)
2011(27950)
2010(28226)
2009(26518)
2008(25854)
2007(22927)
2006(19970)
2005(18494)
作者
(83261)
(69528)
(69258)
(66049)
(44289)
(33455)
(31800)
(27039)
(26772)
(24793)
(23749)
(23631)
(22150)
(21974)
(21677)
(21670)
(20605)
(20550)
(20138)
(20027)
(17463)
(17005)
(16863)
(15970)
(15740)
(15699)
(15466)
(15356)
(14107)
(13864)
学科
(128317)
经济(128185)
管理(80631)
(79502)
(63438)
企业(63438)
方法(56134)
数学(49757)
数学方法(49144)
中国(41405)
(34610)
(33009)
(30381)
金融(30378)
地方(29508)
(29342)
银行(29305)
(28257)
业经(27453)
(26035)
(26033)
贸易(26015)
(25261)
(23766)
农业(23443)
(20369)
财务(20300)
财务管理(20245)
企业财务(19277)
理论(18438)
机构
大学(414616)
学院(413279)
(177798)
经济(174258)
管理(157093)
研究(145034)
理学(134045)
理学院(132541)
管理学(130219)
管理学院(129455)
中国(117513)
(88913)
科学(85916)
(82566)
(73306)
中心(68680)
(67925)
研究所(66153)
财经(64924)
(62085)
(58964)
业大(58162)
北京(56950)
经济学(55408)
(54471)
师范(53917)
农业(53048)
(51776)
(50077)
经济学院(49864)
基金
项目(268825)
科学(212060)
基金(196408)
研究(196394)
(170623)
国家(169200)
科学基金(145248)
社会(126103)
社会科(119693)
社会科学(119662)
(103055)
基金项目(102372)
自然(92494)
自然科(90439)
自然科学(90414)
教育(90290)
自然科学基金(88809)
(87299)
资助(82211)
编号(79512)
成果(65154)
(60749)
重点(60643)
(60214)
(55343)
课题(54792)
国家社会(53009)
教育部(51957)
创新(51845)
科研(51635)
期刊
(197692)
经济(197692)
研究(125899)
中国(86779)
(64384)
学报(63080)
(62060)
科学(58647)
管理(58510)
(52000)
金融(52000)
大学(48595)
学学(45325)
教育(44050)
农业(41990)
技术(36838)
经济研究(32813)
财经(32500)
业经(31325)
(27991)
问题(25631)
(23672)
(23333)
统计(21916)
国际(21505)
图书(21388)
技术经济(20705)
世界(20630)
理论(20100)
(19281)
共检索到642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金融发展的居民消费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不论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随机系数模型,金融发展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金融发展进程,并调整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科学判定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对于货币当局实现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鉴于经济全球化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使通货膨胀机理发生了深刻地变化,CPI通胀率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通胀水平,本文构建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GPI)作为新的通胀衡量指标,分析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联,检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研究发现:在本文考察的样本区间内,GPI通胀率对于经济周期波动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假说在中国并不适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刚  吴腾  桂立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一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扩张对中国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2)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是金融发展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渠道;(3)金融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凯  席晶  
本文通过跨期替代模型,利用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2、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后者的效应较弱;3、由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对城镇居民消费虽然具有挤入效应,但挤入效应较弱。此研究结果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生态地租是衡量生态资源利用带来的社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以投入产出表和生态足迹为基础,分析中国1997-2007年生态地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中国各产业单位经济产出的生态地租量呈减少趋势,农林牧渔业,电、热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经济产出的生态地租量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生态地租总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构成上以工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生态地租为主,生态地租在行业间转移越来越多;以2007年为对照组,总产出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以及农地面积等参数的变化引起生态地租显著变化,其中以农林牧渔业生态地租变化最为敏感。如果考虑生态地租的影响,人类消费产品价格将大幅增加,这相当于人类因过度攫取自然资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刘卫镇  
文章基于2011~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从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存在差异,就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力度而言,使用深度最强,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并且,数字金融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也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的正向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创新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在数字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将为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蓓  王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资源以其资源属性对地区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首先对全国32个省区1994~2007年间金融资源各自的平均占有量进行了对比;其次对全国金融资源与产出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二者存在单向滞后因果关系。接着,对32个省区做了面板数据模型,并得到其各自的金融资源产出弹性。最后,发现金融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其金融资源的增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要大于金融资源发达的地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佳馨  郭辰  周婷婷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评价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趋势,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消费升级为中介渠道,从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两方面验证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在2011—2020年间迅速发展,并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级递减的分布特征;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消费的“量”与“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强度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佳馨  郭辰  周婷婷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评价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趋势,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消费升级为中介渠道,从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两方面验证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在2011—2020年间迅速发展,并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级递减的分布特征;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消费的“量”与“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强度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