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3)
- 2023(17176)
- 2022(13807)
- 2021(12608)
- 2020(10318)
- 2019(23136)
- 2018(22508)
- 2017(43683)
- 2016(23047)
- 2015(25323)
- 2014(25058)
- 2013(24129)
- 2012(22008)
- 2011(19670)
- 2010(19681)
- 2009(18171)
- 2008(16663)
- 2007(14403)
- 2006(12630)
- 2005(11474)
- 学科
- 济(98715)
- 经济(98617)
- 管理(65450)
- 业(62947)
- 企(50170)
- 企业(50170)
- 方法(37311)
- 中国(36428)
- 数学(32714)
- 数学方法(32335)
- 地方(28318)
- 农(28240)
- 融(27763)
- 金融(27762)
- 银(26235)
- 银行(26218)
- 财(25794)
- 行(25378)
- 业经(24020)
- 制(20622)
- 农业(19456)
- 贸(16097)
- 贸易(16081)
- 环境(15721)
- 学(15648)
- 发(15630)
- 务(15559)
- 易(15535)
- 财务(15498)
- 财务管理(15462)
- 机构
- 学院(310879)
- 大学(307697)
- 济(132647)
- 经济(129904)
- 管理(121101)
- 研究(104611)
- 理学(104048)
- 理学院(102948)
- 管理学(101309)
- 管理学院(100720)
- 中国(84566)
- 京(64421)
- 财(62552)
- 科学(60173)
- 中心(50841)
- 所(49472)
- 财经(49338)
- 农(46500)
- 江(46243)
- 经(44991)
- 研究所(44576)
- 经济学(42033)
- 业大(41647)
- 范(41440)
- 师范(41044)
- 北京(40049)
- 院(38572)
- 经济学院(37917)
- 州(37658)
- 财经大学(36815)
- 基金
- 项目(212317)
- 科学(170090)
- 研究(159254)
- 基金(155720)
- 家(133891)
- 国家(132756)
- 科学基金(116301)
- 社会(105341)
- 社会科(100140)
- 社会科学(100118)
- 省(83119)
- 基金项目(82312)
- 教育(72517)
- 自然(71939)
- 自然科(70348)
- 自然科学(70337)
- 划(69163)
- 自然科学基金(69049)
- 编号(64076)
- 资助(61434)
- 成果(50980)
- 发(50517)
- 重点(47980)
- 部(46949)
- 创(45052)
- 国家社会(44735)
- 课题(44275)
- 创新(42188)
- 教育部(41262)
- 发展(40910)
共检索到469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武力超
二十世纪以来,金融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影响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本文研究的中心是探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的传导机制进行归类研究。通过理论剖析和文献总结,我们发现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是依靠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的,并且和政府治理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又进一步探讨是否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的制度因素,如政府治理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这个传导机制造成显著的影响,之后我们利用1995-2008年的120个国家的全球数据,使用有效克服金融内生性因素的面板2SLS方法进行了实证验证,我们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政府治理发展状况,这对我们进...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发展 政府治理 面板2SLS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胡学文
近年来的全球失衡突出表现在美国持续收支逆差和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持续顺差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一失衡现象。基于金融全球化加深的事实,我们重点考察金融发展是否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我们将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按照传导机制的思路进行解释,并利用1994~2004年81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政府治理发展状况,所以传导作用因国而异,在发达国家、东亚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同。因此,单个国家(如中国)并不是导致当前失衡的主要原因,失衡的中国责任论是不成立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府治理 国际收支失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放
近年来,各类前沿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与运作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是金融监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态势,概括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特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科技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治理有所裨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广度三个维度,然后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具体描述了这一关系,同时考察了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Granger定理检验了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治理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且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因果关系上,政府治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新烁 杨汝岱
中国区域城市化绝非简单的人口空间转移,政府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具有主导作用。借助2002-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以相关有效关键词词频对政府意志进行描述,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阐释政府意志影响城市化推进的作用机制和空间传递渠道。结果表明:区域城市化推进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格局;中央和地方政府意志呈现明显分异特征,致使实践分化为"市化"和"镇化"两条道路;政府意志作用发挥依赖于产业、投资和人口三种支撑渠道,人口跨区域流动是决定政府意志得以贯彻实施的空间驱动力量。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区域城市化,政府的意志调整和实践约束将重塑城市化空间格局,但其作用发挥并非是无条件的,政府意志安排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彭勇 梁平 任思慧
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198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都不是城市化的原因,也就是说三大地区金融发展都没有促进城市化进程。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短期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最后提出了简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市化 面板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珂 刘丹 李国敏
近年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应着力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新环境下,政府应着重提升自己的资源汲取能力、行为规制能力、提供服务能力,进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可持续发展 政府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许丽英
本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VAR模型对1952—2003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及效率变化三个方面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其成为金融发展的强而有力的源动力。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发展 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由替代效应向互补效应转变;政府干预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对区域创新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市场化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对区域创新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治理 治理行为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治理 治理行为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承志
大都市发展转型的实质是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模式转型。大都市发展转型主要在经济、政府和社会三个领域展开,三个领域的转型尽管是一种平行展开的关系,但是政府转型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大都市政府转型是一种结构式的转变,只有通过动态、系统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才能实现,这需要从促进大都市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大都市政府治理过程的主动调适和大都市政府治理方式的信息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城市化 大都市 发展转型 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民
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它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方式的要求,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首先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全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城市化与城乡教育发展差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城市化 教育发展 实证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芷铭 朱念 罗福勇
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基于我国物流产业自身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对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府决策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关键词:
物流经济 政府决策 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