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4)
- 2023(14955)
- 2022(12559)
- 2021(11224)
- 2020(9373)
- 2019(21142)
- 2018(20596)
- 2017(39498)
- 2016(21138)
- 2015(23475)
- 2014(23494)
- 2013(23111)
- 2012(22063)
- 2011(20287)
- 2010(20720)
- 2009(19510)
- 2008(18396)
- 2007(16530)
- 2006(15050)
- 2005(14149)
- 学科
- 济(112862)
- 经济(112755)
- 管理(59237)
- 业(57475)
- 企(44615)
- 企业(44615)
- 方法(41130)
- 数学(36840)
- 数学方法(36633)
- 中国(35292)
- 地方(30796)
- 融(29740)
- 金融(29732)
- 银(28150)
- 银行(28129)
- 行(27219)
- 农(26522)
- 财(25671)
- 业经(23261)
- 制(22628)
- 农业(18901)
- 学(18601)
- 地方经济(17292)
- 贸(16343)
- 贸易(16326)
- 务(15841)
- 体(15806)
- 财务(15796)
- 财务管理(15768)
- 易(15661)
- 机构
- 学院(303710)
- 大学(302604)
- 济(141951)
- 经济(139215)
- 管理(112497)
- 研究(110162)
- 理学(94883)
- 理学院(93861)
- 管理学(92533)
- 管理学院(91982)
- 中国(90944)
- 财(66239)
- 京(64455)
- 科学(61046)
- 所(55217)
- 财经(51851)
- 中心(51456)
- 研究所(49365)
- 农(47650)
- 经(47035)
- 江(46779)
- 经济学(46387)
- 经济学院(41663)
- 北京(41435)
- 业大(39640)
- 院(39351)
- 范(39044)
- 师范(38637)
- 财经大学(38467)
- 州(38089)
- 基金
- 项目(193101)
- 科学(152934)
- 研究(145531)
- 基金(140350)
- 家(120630)
- 国家(119614)
- 科学基金(102748)
- 社会(96230)
- 社会科(91521)
- 社会科学(91503)
- 省(75084)
- 基金项目(73117)
- 教育(65989)
- 划(62363)
- 自然(61534)
- 自然科(60134)
- 自然科学(60123)
- 自然科学基金(59071)
- 编号(58417)
- 资助(57934)
- 成果(48595)
- 发(47252)
- 重点(43823)
- 部(43405)
- 课题(41269)
- 国家社会(40987)
- 创(40283)
- 发展(39070)
- 展(38480)
- 教育部(38025)
- 期刊
- 济(165571)
- 经济(165571)
- 研究(100434)
- 中国(67617)
- 财(50830)
- 融(47349)
- 金融(47349)
- 农(43937)
- 管理(43432)
- 学报(42474)
- 科学(39873)
- 大学(33296)
- 教育(31571)
- 学学(31427)
- 农业(28909)
- 经济研究(28265)
- 财经(27871)
- 技术(27402)
- 业经(25188)
- 经(24091)
- 问题(21256)
- 贸(16800)
- 技术经济(16651)
- 统计(15767)
- 世界(15595)
- 国际(15387)
- 业(14791)
- 理论(14410)
- 商业(14326)
- 策(13897)
共检索到48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青原 李江冰 江春 Kevin X.D.Huang
本文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视角主要探讨了金融系统是否发挥了改善我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文章以1999—2006年间中国30个地区2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借助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构建了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并运用系统广义矩面板估计方法等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促进了中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当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干预的影响时,地方政府的干预却会妨碍金融系统对中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改善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青原 潘雅敏 陈晓
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激励等制度造成地方政府有较强保护本地区经济的动机,这种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造成的"诸侯经济"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类似于"跨国研究"设计框架的背景。以1999—2006年间我国30个地区2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运用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考察国有经济比重对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在省际和年度间呈现显著差异,且地区国有经济比重与其相应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
关键词:
国有经济比重 地区经济实体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赵奇伟 李江冰 江春
本文着重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发展在地区资本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及两者间是否存在替代或者互补性关系。文章以1999~2006年间中国大陆28个地区2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借助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构建了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两者间的竞争和挤出效应妨碍了个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一问题在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突出。主要政策含义是进一步深化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和适当调整外资策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金融发展 地区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力军 倪云松
运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借助Wurgler估计资本配置效率模型,采用投资结构变动能力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从金融市场对资本配置的内在机制入手,探讨不同融资方式的金融市场,其投资结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而为中国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是股票市场和投资结构之间与股票市场、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显著作用于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王宇光 许婷
选取2000—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3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影响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较高的社会资本水平和较低的政府干预程度,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社会资本与政府干预在影响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存在替代关系,在政府干预比较严重的地区,社会资本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志红 周婷 琚望静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在对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显著优化了我国实体经济资本的配置,而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不明显。研究还发现:在所引入的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较大。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优化作用越显著,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自身对资本配置的优化作用在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冉群超 王庆生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了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指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在这一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将研究样本分为东中西部进行了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暂无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卓 吴奇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其特性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赋予了新的动能。本文采用2012~202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平台经济是否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显著地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数字普惠金融和财政分权度均能强化平台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上述因素在推动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我国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芳 戴伟
本文借鉴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对2004—2013年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整体有效,但区域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显著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较低,甚至无效。进一步对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及市场化是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我国金融市场化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融资体系阻碍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市场化 实体经济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创练 庄泽海 林玉婷
在新常态下,改善资本等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资本账户开放以及深化金融改革背景下,结合金融规模和信贷规模门槛变量,采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平滑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入有益于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但是,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入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同时,当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时,国内资本增长反而降低了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该效应由负转正且呈增强态势。可见,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时,引入外资有益于改善国内资本配置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内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日辉 张亚斌 朱豪迪
笔者基于2003年~2010年我国24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运用Wurgler模型测算了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对工业行业当期出口绩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金融发展水平行业拥有较大的外部融资规模,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得丰裕的外部资金迅速流向具有出口优势的企业和项目,支持了行业当期出口绩效的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金融发展对于工业行业出口绩效的影响,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工业行业出口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明 聂召
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是保障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经济发展责任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理应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为基础,运用1984—2010年的省级地方政府数据,实证考察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并不利于实现短期经济增长,但却能够显著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审计在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来实现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来自企业主业发展的证据
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验证——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出口绩效——基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数字经济对区域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环保产业发展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政治关联、资本投资与高管风险配置——来自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金融市场化对地区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平抑效应研究——来自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