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5)
2023(17721)
2022(14890)
2021(13923)
2020(11686)
2019(27073)
2018(26543)
2017(50316)
2016(26728)
2015(30359)
2014(30094)
2013(29912)
2012(28015)
2011(25378)
2010(25491)
2009(23862)
2008(23120)
2007(20227)
2006(17679)
2005(16359)
作者
(75847)
(63469)
(62995)
(60082)
(40367)
(30406)
(29027)
(24726)
(24188)
(22554)
(21570)
(21400)
(20067)
(19948)
(19841)
(19670)
(18780)
(18716)
(18300)
(18203)
(15816)
(15467)
(15289)
(14594)
(14360)
(14241)
(14022)
(13915)
(12748)
(12594)
学科
(119338)
经济(119223)
(71869)
管理(71846)
(57165)
企业(57165)
方法(50849)
数学(44725)
数学方法(44225)
中国(39073)
(31861)
(30022)
金融(30019)
(29738)
(29337)
贸易(29315)
地方(28696)
(28491)
(28453)
银行(28421)
(27474)
业经(26044)
(23662)
农业(21507)
(20968)
(18491)
财务(18429)
财务管理(18386)
企业财务(17449)
环境(17352)
机构
学院(379948)
大学(379920)
(168702)
经济(165488)
管理(144236)
研究(134660)
理学(123114)
理学院(121749)
管理学(119804)
管理学院(119093)
中国(109050)
(80974)
科学(77990)
(76466)
(67496)
中心(63369)
(61265)
研究所(61051)
财经(60476)
(56079)
(55042)
经济学(53200)
业大(52475)
北京(51830)
(49126)
师范(48648)
(48284)
经济学院(48048)
农业(47927)
(45463)
基金
项目(248944)
科学(196530)
研究(183921)
基金(181967)
(157813)
国家(156525)
科学基金(134196)
社会(118487)
社会科(112655)
社会科学(112628)
(95358)
基金项目(94968)
自然(84349)
教育(83863)
自然科(82445)
自然科学(82422)
自然科学基金(80943)
(80734)
资助(75666)
编号(74327)
成果(60611)
(57849)
重点(56421)
(56141)
(52005)
课题(51137)
国家社会(50141)
创新(48735)
教育部(48504)
科研(47874)
期刊
(183496)
经济(183496)
研究(116094)
中国(76680)
(58401)
(56155)
学报(55077)
管理(52822)
科学(52023)
(49196)
金融(49196)
大学(42483)
学学(39840)
农业(38161)
教育(37976)
技术(33244)
经济研究(30955)
财经(29823)
业经(29240)
(25746)
(25552)
问题(25034)
国际(24185)
(21233)
世界(20176)
统计(19166)
技术经济(18845)
理论(18100)
图书(17689)
商业(17395)
共检索到585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能  
文章在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内在关联机制,并采用Geweke分解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就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以及动态演进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玲  李江冰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日渐融合,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一个快速成长的学术前沿。本文围绕两条主线梳理,评述了相关的最新文献:一是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模式和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二是国际贸易对内生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国如何协调推进金融、贸易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雯雯  
本文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础上,将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行为与宏观层面的国家资本结构相联系,通过引入投资偏好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包含厂商、金融投资者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提出并论证了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成本的下降将导致企业投资偏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因此一国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随着金融发展,也将出现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该机制最终导致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利用2000~2006年25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2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通过行业特定要素投入模型和HOV模型两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曲建忠  张战梅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及互动关系日益凸显,成为国际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际贸易没有显著地促进金融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在滞后2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进口和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金融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大大高于自身影响,这和金融本质上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的地位是相适应的,进口和出口对金融的预测方差误差影响很小。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存在某种冲击,但相互之间的影响在短期有轻微反应后,长期是平稳的,我国的金融体系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钻石  张娟华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与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把贸易行业SITC 4位分类数据转换成工业行业ISIC 3位分类数据后,利用多国行业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回归。6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回归系数都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出口和形成比较优势,但是金融发展不利于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出口并且会降低其比较优势。对行业净贸易额和净出口比较优势表示的贸易结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发展是影响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齐欣  孙凤洋  
文章利用包含22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1995—2016年货物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了世贸组织成员方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对贸易的影响。文章认为,加入GPA对WTO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PA是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之一,目标是促进各成员方深度开放,扩大国际贸易。实证结果表明加入WTO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加入GPA会进一步强化WTO的贸易促进作用。从贸易边际分析来看,加入WTO会扩展成员方贸易广度,而加入GPA则会同时增加成员方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从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加入GPA促进贸易的影响来看,加入GPA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贸易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也是有条件的,贸易双方同时加入GPA可以促进贸易发展,但是仅单边加入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就北京市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北京市金融发展结构、效率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作用并不明显;北京市金融发展各指标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并未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就是说,北京市金融发展未能给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提供充分的经验证据和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德平  徐建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以中国为例,利用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量作为互联网代理变量,分析互联网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理论上,互联网通过降低国际贸易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价值量,且这一作用对一般贸易、差异化产品、本土企业、高生产效率企业更明显。从影响途径看,互联网可以增加企业的出口概率,促进企业持续出口;互联网提升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但对于集约边际的作用更大;互联网降低了企业出口的价格,但增加了企业出口的数量。上述结论在考虑了零贸易、多产品企业、不同指标测算方法以及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可见,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规模、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静  王自锋  
金融部门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影响国际贸易模式,但都忽略了金融发展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剧,一国金融发展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因此,促进金融发展无论对金融部门还是出口部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于倩  赵琮琮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互动机理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从融资成本与贸易结构、货币流动性与贸易融资、金融抑制与贸易扭曲等不同侧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并得出金融部门的融资成本差异会引起贸易结构差异;货币流动性在金融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部门会显著影响其贸易融资;汇率波动会对贸易规模产生影响;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密切相关;完善金融风险分散机制有利消除贸易障碍;金融抑制会扭曲国际贸易等结论。未来的研究应包括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如何影响贸易流向等多个方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当伟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于1973年创立的,在那一年,他们分别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从此,"经济发展理论和货币金融理论两股巨流终于交汇融合起来"。他们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他们指出,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鉴于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终结与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新规则的制定会有更大的分歧。同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受到冲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可能上升。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因此而有可能放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希果  张腾飞  
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函数,并使用中国29个省份198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外商直接投资、所有制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差异后,国际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表现出对国际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我国当前人力资本配置水平显著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在控制金融发展水平变量之后,这种促进作用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