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13)
- 2023(21757)
- 2022(18270)
- 2021(16952)
- 2020(14206)
- 2019(32625)
- 2018(32062)
- 2017(61216)
- 2016(32916)
- 2015(36877)
- 2014(36280)
- 2013(36059)
- 2012(33334)
- 2011(30111)
- 2010(30247)
- 2009(28200)
- 2008(27338)
- 2007(24065)
- 2006(21374)
- 2005(19421)
- 学科
- 济(144530)
- 经济(144384)
- 业(108898)
- 管理(102285)
- 企(94917)
- 企业(94917)
- 方法(62839)
- 数学(52341)
- 数学方法(51743)
- 中国(42968)
- 农(40412)
- 财(39164)
- 业经(38894)
- 地方(31339)
- 融(30267)
- 金融(30265)
- 银(29210)
- 银行(29167)
- 制(29099)
- 行(28120)
- 农业(28067)
- 务(26905)
- 财务(26823)
- 财务管理(26780)
- 贸(26582)
- 贸易(26559)
- 易(25783)
- 学(25576)
- 企业财务(25439)
- 理论(23989)
- 机构
- 学院(466685)
- 大学(465266)
- 济(197341)
- 经济(193443)
- 管理(185563)
- 理学(159211)
- 研究(158583)
- 理学院(157537)
- 管理学(154927)
- 管理学院(154081)
- 中国(127592)
- 京(99994)
- 科学(94360)
- 财(90984)
- 所(79005)
- 农(75331)
- 中心(73079)
- 财经(72547)
- 研究所(71471)
- 江(69169)
- 业大(66455)
- 经(66104)
- 北京(63824)
- 经济学(60076)
- 范(59254)
- 师范(58698)
- 农业(58634)
- 院(57648)
- 州(56105)
- 经济学院(54212)
- 基金
- 项目(310681)
- 科学(246138)
- 研究(228843)
- 基金(227117)
- 家(197226)
- 国家(195530)
- 科学基金(169267)
- 社会(146541)
- 社会科(139108)
- 社会科学(139074)
- 省(119629)
- 基金项目(118901)
- 自然(108645)
- 自然科(106211)
- 自然科学(106187)
- 教育(104411)
- 自然科学基金(104310)
- 划(100409)
- 资助(94520)
- 编号(92731)
- 成果(74571)
- 重点(69367)
- 部(68961)
- 发(68440)
- 创(65583)
- 课题(63455)
- 国家社会(61201)
- 创新(60842)
- 教育部(59508)
- 科研(59038)
- 期刊
- 济(218875)
- 经济(218875)
- 研究(141385)
- 中国(92474)
- 管理(72945)
- 财(71229)
- 农(68720)
- 学报(68360)
- 科学(65894)
- 大学(53186)
- 融(52822)
- 金融(52822)
- 学学(50084)
- 教育(48665)
- 农业(47264)
- 技术(42994)
- 业经(36319)
- 财经(36154)
- 经济研究(35257)
- 经(31161)
- 问题(28180)
- 业(26989)
- 技术经济(24741)
- 贸(23069)
- 统计(22794)
- 图书(22308)
- 理论(21919)
- 现代(21754)
- 世界(21728)
- 科技(21057)
共检索到70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益均
本文将金融体系引入到Melitz&Ottaviano的理论模型中,研究均衡条件下金融体系对不同生产率企业进入退出生产的影响,推导出金融发展有利于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降低的结论。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论,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总体还是分组的不同类型产业,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均具有显著的降低效应;并且对不同类型产业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低生产率产业的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降低效应高于对应的其它类型产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生产率分布 离散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银行信贷歧视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是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融资约束差异影响生产率分布的理论模型,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差异与生产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间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水平,扩大了行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是造成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与行业融资依赖度有关,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融资约束差异 资源误置 生产率分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银行信贷歧视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是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融资约束差异影响生产率分布的理论模型,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差异与生产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间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水平,扩大了行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是造成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与行业融资依赖度有关,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融资约束差异 资源误置 生产率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心玎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
关键词:
出口 生产率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良遇 金明伟
商业规制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商业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认为提高商业规制效率能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水平的提升。本文采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研究了商业规制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规制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商业规制强度的变化在短期内与企业生产率的变动方向相反,而从长期来看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商业规制政策的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差异化影响,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变化对于商业规制强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关键词:
商业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体制改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洪亚
采用1998—2007年我国非制造业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基于Gibrat定律的研究框架,本文分析了生产率、企业规模对我国非制造业工业企业成长及其规模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规模与成长之间并不遵循Gibrat定律,企业规模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生产率对企业成长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具有长期的持续性。(2)企业规模的扩张会带来平均企业规模的扩大与行业集中度的上升,使得企业规模(对数)分布更倾向于偏离正态分布;生产率的提高在推动平均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会带来行业集中度的下降,使得企业规模更趋向正态分布。(3)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企业年龄、产权特征、地区差异以及出口需求等因素对此产生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荃 张天华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生产率悖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淼薇 郝前进
企业成立时的初始规模和生产率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1995~2009年间上海市24297家新成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和指数回归(PH)方法,研究了初始规模、生产率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规模、生产率均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初始规模越大,企业风险率越低,生存时间越长,但这种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初始生产率与企业生存时间存在U型曲线,即低效率和高效率企业的生存时间较长,而中等效率企业的生存时间较短。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生存时间对企业的初始规模更为敏感,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生存时间受初始生产率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通过企业规模分布的统计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比较,构建半对数模型考察企业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测算了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贡献。结果发现: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中,企业规模分布和生产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企业规模与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多数企业扩大规模仍然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技术密集型的医药制造业而言,规模扩张依靠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效应两方面带动了生产率,而在资本密集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会削弱研发活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来自不同类型行业的夏普里值分解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本文构建融资约束影响行业生产率理论模型,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关系,发现:(1)融资约束阻碍行业生产率提高,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大;(2)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行业内企业生产率变动和企业间要素重置是融资约束影响行业生产率的两条渠道,其中,融资约束对企业间要素配置的影响更大;(3)引入企业动态对生产率增长分解,发现融资约束通过影响企业自身生产率提高、企业间要素配置和企业退出效应进而抑制了行业生产率增长。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行业生产率 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本文构建融资约束影响行业生产率理论模型,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关系,发现:(1)融资约束阻碍行业生产率提高,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大;(2)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行业内企业生产率变动和企业间要素重置是融资约束影响行业生产率的两条渠道,其中,融资约束对企业间要素配置的影响更大;(3)引入企业动态对生产率增长分解,发现融资约束通过影响企业自身生产率提高、企业间要素配置和企业退出效应进而抑制了行业生产率增长。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行业生产率 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蒋为 张龑
本文从产品市场的需求角度提出产品替代性影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理论假说,利用1998年至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刻画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分散程度,检验了产品替代性对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产品替代性会显著影响行业生产率分布与水平,产品替代性降低将会导致生产率离散化程度扩大与生产率水平降低,从而加剧了资源错配。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产品替代性指标,不同生产率和离散程度指标后均保持稳健,同时本文在考虑企业沉没成本、市场化水平以及所有制环境等因素后,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进出口 所有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强
匹配2007-2013年271个城市、高铁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中心城市及其周围1小时高铁城市圈城市的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对地处偏远和小城市的企业的影响为负。城市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企业创新是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什么影响了制造业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变化?——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企业融资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生产率——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研究
金融发展、所有制约束与企业资本结构——基于省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缓解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性银行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自由化、全要素生产率与就业——基于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
汇率波动、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企业改制对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凸显——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