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8)
2023(14844)
2022(12362)
2021(11228)
2020(9256)
2019(21026)
2018(20353)
2017(39137)
2016(20454)
2015(23018)
2014(23080)
2013(23151)
2012(21717)
2011(20076)
2010(20601)
2009(19645)
2008(18394)
2007(16412)
2006(15072)
2005(14374)
作者
(59508)
(49490)
(49260)
(47087)
(31747)
(23663)
(22303)
(19151)
(19033)
(17635)
(17210)
(16593)
(16082)
(15859)
(15669)
(15580)
(14550)
(14393)
(14313)
(13482)
(12645)
(11971)
(11915)
(11509)
(11311)
(11216)
(10866)
(10534)
(10091)
(9712)
学科
(114602)
经济(114514)
管理(55080)
(54393)
方法(42447)
(41407)
企业(41407)
数学(38551)
数学方法(38157)
中国(36788)
(29229)
金融(29229)
地方(28714)
(27474)
银行(27461)
(26746)
(26452)
业经(22146)
(21947)
(20981)
(20785)
贸易(20762)
(20110)
农业(18445)
(18085)
地方经济(16467)
环境(15160)
(14993)
(14114)
理论(13092)
机构
学院(302502)
大学(301531)
(148043)
经济(145486)
研究(113531)
管理(112191)
中国(95288)
理学(94657)
理学院(93619)
管理学(92084)
管理学院(91523)
(66071)
(64576)
科学(61790)
(57092)
财经(51995)
中心(51916)
研究所(51085)
经济学(48631)
(47399)
(45528)
(44624)
经济学院(43538)
北京(42432)
(40120)
财经大学(38720)
(38259)
师范(37922)
业大(37613)
(36331)
基金
项目(189425)
科学(151187)
基金(140558)
研究(140242)
(121475)
国家(120517)
科学基金(103556)
社会(94377)
社会科(89972)
社会科学(89952)
基金项目(71642)
(71180)
自然(63174)
教育(63162)
自然科(61799)
自然科学(61789)
自然科学基金(60692)
(59833)
资助(59628)
编号(54148)
(46446)
成果(44059)
(43349)
重点(42834)
国家社会(40656)
(39193)
课题(38639)
发展(38388)
教育部(38043)
(37811)
期刊
(172496)
经济(172496)
研究(103042)
中国(65442)
(48194)
(47478)
金融(47478)
管理(45409)
(42659)
科学(40415)
学报(40250)
大学(31895)
经济研究(30582)
学学(30114)
农业(28519)
教育(27584)
财经(27462)
技术(26805)
业经(25507)
(23849)
问题(21831)
(19660)
国际(18653)
世界(18247)
统计(17957)
技术经济(17301)
(15754)
(15629)
商业(15174)
理论(14378)
共检索到49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晓曜  苏基溶  
隐形税收机制瓦解后,储蓄动员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取代了财政投资的主导地位,通过金融支持政策为公有经济部门融资,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约束机制的变化,金融支持政策的收益逐渐下降,成本却在递增。本文认为储蓄动员型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一定阶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成本,比如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过度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成本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风险加大等。因此,中国金融体制应深化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改进。同时,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和商业保险,减少信贷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张磊  王宏淼  
本报告在回顾中国金融体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干中学的信用扩张模型,结合开放经济中平衡信贷规模扩张与通货膨胀机制的探讨,揭示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金融政策的特定制度安排。本报告认为,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转轨时期的高增长和低通胀,同时指出该制度作用下所存在的成本和风险,并提出从动员型金融向市场配置型金融转型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文平  
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普遍存在利率管制,但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这是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建立的模型证明了,只要利率稍微为正,利率管制就可以通过创造租金,激励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增设分支机构,起到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中国改革二十余年的经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晴辉  
在一个世代交叠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分析了财产险和人身险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保险中介在跨时平滑行为主体面临的生产率风险和疾病风险冲击的同时,减少了行为人的流动性资产持有,提高了行为人的非流动性资产投资。在行为人的储蓄由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构成的情况下,保险发展产生储蓄结构效应,而储蓄结构效应导致的非流动性资产投资的相对增加促进了资本和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怀朋  
在有关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决策过程中,往往将金融的发展可动员更多的国内储蓄,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既定的前提,本文则对这个前提本身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评述了"需求跟随论"与"供给引导论"的理论争论,而且利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对金融储蓄率与国内储蓄率和金融储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证明,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储蓄的前提是成立的,金融储蓄的增长同经济增长是相关的,本文所发现的统计规律,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虞关涛  吴颖  
储蓄作为国内资源的资金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所不可缺少的,而储蓄动员的成功又在于一个高效率的融资体系的建成,使储蓄投资制度化,以动员储蓄为基本职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本文意在研究储蓄动员中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力求通过理论的阐述以及实证上的分析说明,一国金融发展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储蓄动员的效果以及经济中的资金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宪法  
储蓄与投资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我国总储蓄一直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989年,储蓄总额已占GDP的36%,这个比例仅次于韩国而高于日本。世界银行的一项分析表明,增长率与储蓄率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韩国,增长率的变化可以解释大部分储蓄率的变动。但我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十多年来,储蓄率和增长率往往呈反方向变化。尤其1989年以来,储蓄率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本文主要在一个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讨论了长期消费率和储蓄率的决定问题。论文首先在一个离散的Ramsey模型中,严格论证了增长经济中消费函数的形式和长期储蓄率的决定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估算了中国和美国等国的储蓄率,得到了同各国实际储蓄率非常接近的估计值。最后,论文通过国别比较分析,讨论了导致中国现阶段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并对未来储蓄率的变化作了预测和分析。论文的结论是,导致中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高经济增长率、高资本产出弹性、高主观贴现率(高资本回报率)以及短视性预期存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鹤,杨咸月  
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已经给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近几年来从投资消费角度寻找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在受到各界的关注。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周期性趋缓回落的阶段。一方面买方市场已正式形成,商品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特别突出。据有关部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甘宏业  
论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甘宏业一、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提法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有重大意义的,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我们先后曾有过四种主要提法。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是使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概念,《资本论》中提出扩大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讨论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内生化的各种问题,包括有限寿命与无限寿命、确定寿命与不确定寿命、不确定寿命下的消费决策方法、不确定寿命下非预料死亡者的遗产如何处理、个人生命如何分期、个人如何预期未来收入等。强调了寿命假定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寿命不确定下个人消费决策的新方法,探讨了有关未来收入的趋势预期和水平预期,并分析了哪一种更接近实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长春  张达平  
依据生命周期假说,将金融发展变量引入储蓄模型中,定量分析金融发展、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作用。选取2001~2016年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造ARDL边限检验解释说明各变量间长期协整关系,并使用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对人均居民储蓄方程的长期系数进行估计,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说明金融发展的短期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发展对人均居民储蓄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波动在短期内给居民储蓄波动带来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长春  张达平  
依据生命周期假说,将金融发展变量引入储蓄模型中,定量分析金融发展、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作用。选取20012016年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造ARDL边限检验解释说明各变量间长期协整关系,并使用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对人均居民储蓄方程的长期系数进行估计,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说明金融发展的短期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发展对人均居民储蓄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波动在短期内给居民储蓄波动带来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