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3)
- 2023(13114)
- 2022(10902)
- 2021(10024)
- 2020(8130)
- 2019(18494)
- 2018(17969)
- 2017(34355)
- 2016(17914)
- 2015(20188)
- 2014(20117)
- 2013(20278)
- 2012(19370)
- 2011(17943)
- 2010(18338)
- 2009(17352)
- 2008(16298)
- 2007(14391)
- 2006(13330)
- 2005(12723)
- 学科
- 济(102196)
- 经济(102107)
- 业(47710)
- 管理(46555)
- 企(35336)
- 企业(35336)
- 中国(35051)
- 方法(33170)
- 数学(29562)
- 数学方法(29424)
- 地方(29196)
- 融(27611)
- 金融(27609)
- 银(25717)
- 银行(25696)
- 行(25046)
- 农(24810)
- 业经(20560)
- 财(20086)
- 贸(18875)
- 贸易(18856)
- 制(18846)
- 易(18245)
- 农业(17755)
- 地方经济(16794)
- 学(16783)
- 发(14513)
- 环境(14028)
- 体(13029)
- 产业(11977)
- 机构
- 学院(264238)
- 大学(263849)
- 济(131011)
- 经济(128720)
- 研究(103810)
- 管理(94204)
- 中国(85945)
- 理学(79256)
- 理学院(78245)
- 管理学(77234)
- 管理学院(76747)
- 财(58417)
- 京(57268)
- 科学(57150)
- 所(52873)
- 研究所(47457)
- 中心(46538)
- 财经(45730)
- 经济学(43505)
- 经(41636)
- 农(41380)
- 江(39324)
- 经济学院(39011)
- 北京(37719)
- 院(36637)
- 范(35099)
- 师范(34809)
- 财经大学(33933)
- 业大(32717)
- 州(32081)
- 基金
- 项目(165480)
- 科学(131498)
- 研究(123880)
- 基金(122090)
- 家(105910)
- 国家(105058)
- 科学基金(89139)
- 社会(83977)
- 社会科(79886)
- 社会科学(79873)
- 基金项目(63184)
- 省(61563)
- 教育(54692)
- 自然(52715)
- 划(52101)
- 自然科(51513)
- 自然科学(51501)
- 自然科学基金(50650)
- 资助(50533)
- 编号(47563)
- 发(42558)
- 成果(39443)
- 部(38026)
- 重点(37919)
- 国家社会(36494)
- 发展(35514)
- 展(34968)
- 创(34322)
- 课题(34304)
- 中国(33389)
- 期刊
- 济(154778)
- 经济(154778)
- 研究(92492)
- 中国(59369)
- 财(42983)
- 融(41964)
- 金融(41964)
- 农(39689)
- 管理(37730)
- 科学(36783)
- 学报(36408)
- 大学(28355)
- 经济研究(26983)
- 学学(26814)
- 农业(26658)
- 教育(24889)
- 财经(24343)
- 业经(22420)
- 技术(21779)
- 经(21276)
- 问题(20145)
- 贸(18273)
- 国际(17385)
- 世界(17292)
- 技术经济(14741)
- 业(14597)
- 统计(12893)
- 经济问题(12629)
- 商业(12364)
- 现代(11924)
共检索到43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舒健 李钊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本文考虑了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滞后效应,通过构建带滞后变量的方程组模型,考察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差异呈正向非对称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同时佐证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关系表现为“需求追随”,说明在中国渐进式改革中,金融发展受到较大抑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SURE 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王亚杰
文章从供给推动和需求拉上两个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即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舒健 李钊
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 经济 因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建
文章在现实和理论分析的背景下,提出中部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问题。在做了大量考察后,首先通过分析归纳和对比研究,总结出中部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的一些现状特点,并结合相关经济金融理论进行论证;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支持 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六亿 张卫东
通过分析以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所衡量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所有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存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悖论。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金融中介体系配置资金的低效率,悖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更加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变二元金融为市场主导的一元金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地区经济增长 行政主导的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欢欢 徐盈之
文章采用中国2001~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并在协整分析基础上,对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互为长期因果关系并呈现出由东部、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弱的梯次分布。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针对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浩鹏 李程
文章根据京津冀地区1979—2016年的经济与金融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三个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GDP增长,但各地区影响有所不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文瑞
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研究样本,构建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0—2016年甘肃省与其14个市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GMM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迅猛。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趋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线性、正向影响,即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策扶持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系统GMM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松李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一直争论不休。论文首先分析了一个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简单理论模型,认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影响社会生产率、投资效率和储蓄率来影响经济增长。随后采用198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从信贷投放视角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之后,金融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 系统GMM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宏宇 岳军
以边际贡献为核心指标,运用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四类地方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表明,各类支出均会以边际贡献递减的方式显著影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政策也会对其增长效应发挥作用。适度扩大地方政府支出,提高社保类支出比重,仍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可选手段。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优化政府支出的地区结构,改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状况,则是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边际贡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茂路
本文使用1978年—2013年的统计资料,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物流发展、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业快速发展不是我国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物流需求冲击对GDP和财政收入都产生了滞后的负向影响;物流业供给冲击对GDP和财政收入产生滞后的同向影响,方差分解进一步表明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都很低。
关键词:
物流发展 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 VAR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好文 钟永红
本文利用我国198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现有研究未能解决的地区间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介机构为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扩大对非国有企业的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