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3)
2023(14511)
2022(11989)
2021(11187)
2020(9058)
2019(20322)
2018(19806)
2017(35790)
2016(20037)
2015(22461)
2014(22017)
2013(21034)
2012(19663)
2011(18153)
2010(19022)
2009(17537)
2008(16300)
2007(14739)
2006(13368)
2005(12435)
作者
(55075)
(45624)
(45443)
(42911)
(29170)
(21824)
(20764)
(17674)
(17651)
(16370)
(15624)
(15449)
(14787)
(14598)
(14318)
(13997)
(13430)
(13207)
(13206)
(12989)
(11770)
(11207)
(11025)
(10521)
(10313)
(10270)
(10213)
(10163)
(9240)
(9150)
学科
(81996)
经济(81942)
管理(56510)
(55503)
(45666)
企业(45666)
中国(35161)
方法(29258)
(26848)
金融(26847)
地方(26313)
数学(25348)
(25031)
银行(25014)
数学方法(24876)
(24371)
技术(21845)
(21742)
教育(21478)
业经(19898)
(17439)
理论(17123)
(16418)
(16349)
农业(15666)
(15166)
地方经济(14080)
技术管理(13710)
环境(13092)
(12606)
机构
学院(271597)
大学(271532)
(107428)
经济(104913)
管理(99870)
研究(99204)
理学(84757)
理学院(83682)
管理学(81931)
管理学院(81391)
中国(76016)
(60087)
科学(59224)
(49750)
(48972)
(45848)
中心(45769)
师范(45500)
研究所(44971)
(43838)
(40240)
北京(39433)
财经(37896)
教育(36832)
师范大学(36786)
(36196)
(35857)
业大(35251)
(34295)
技术(32936)
基金
项目(176937)
科学(142471)
研究(138053)
基金(123501)
(106371)
国家(105292)
科学基金(90792)
社会(86154)
社会科(81733)
社会科学(81717)
(73720)
教育(69104)
基金项目(63857)
(62393)
编号(57804)
自然(55451)
自然科(54131)
自然科学(54122)
自然科学基金(53116)
资助(49699)
成果(48490)
(44927)
课题(44120)
(42246)
重点(41701)
(39202)
创新(38544)
发展(36524)
(35871)
(35787)
期刊
(123724)
经济(123724)
研究(92079)
中国(72273)
教育(62197)
管理(40346)
(38153)
金融(38153)
(37136)
学报(36422)
科学(36291)
(35691)
技术(29356)
大学(28751)
农业(25305)
学学(25109)
业经(21239)
经济研究(19572)
财经(18402)
职业(16461)
(15956)
(15938)
论坛(15938)
科技(15808)
问题(14913)
图书(14502)
技术经济(14446)
(14261)
(13769)
(13394)
共检索到44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华  侯胜  王一然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和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我国17个资源型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都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高等教育会在金融发展水平与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促进金融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以及推进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增强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洒  刘君  
从省域的视角,以省域内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水平三组关系为切入点,以30个省份为样本,基于协同学的耦合度计算模型——离差系数最小化耦合度模型,探究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科技的耦合状况不佳;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超前发展与滞后发展并存;经济发展水平、创业型大学数量以及区域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占比三者存在密切联动关系,与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耦合度关系密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赟鹏  武毓涵  
中国的资源型区域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在转型发展的要求下,投资引致和金融支持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用于评价资源型区域的金融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创新能力与经济转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区域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庆年  王燕  
在借用并优化刘君构建的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05—201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全国各省域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断提高并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但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科技发展存有较大差距。在科技创新结构方面,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虽有提高,但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始终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为此,可通过建设科技城、实施高等教育圈发展战略等措施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伟  刘岩  治丹丹  朱飞  高志越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并解读两者复杂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作用强;区域高等教育超前、同步与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共同存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程度不佳、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仅广东和江苏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尚未有区域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最后,提出政府加强教育与科技资源统筹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动式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锋  孔煜  易况伟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1-2010年间的大样本数据,区分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不同影响,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和逆向因果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从宏观层面实证检验了区域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能力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发展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而信贷市场发展和保险市场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但这种阻碍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还基于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横截面异质性,进一步考察了区域金融发展对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制度环境较好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股票市场发展和保险市场发展对创新能力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巧燕  王昱崴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金融行业发展相比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效率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区域增量型创新能力的影响,而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分别倾向于促进区域增量型和激进型创新能力提升。从机制分析来看,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是强化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前者主要通过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来实现,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整体金融发展与金融规模扩张通过降低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金融行业发展通过降低整体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来实现。研究拓展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毅  
资源型区域矿业开发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是引起区域长期经济增长滞缓、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供求视角,文章首先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进行理论阐释,然后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为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供求两方面均存在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通过将煤炭行业获取的高额租金收益转化为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如赞  张兴  
本文从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互动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结合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提出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四级办学 ,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分层管理体系 ,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城与发展二级学院等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晶  张珏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源于政府宏观层面调控的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市场中观层面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微观层面的更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求。其本质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标准的全新探索,是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新变化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走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合理的行政干预功效,建立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引领的统筹机制;调动社会系统化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和激励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过去50年,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世界科技进入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科技革命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农业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从整体上实现农业高等教育的新突破,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祝智庭   戴岭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研究第一平台、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融合创新作为数智技术赋能高教新质发展的新战略,具有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研究范式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复合属性。本文首先提出要将融合创新研究和融合创新教育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新境界和数智赋能教育创新的新范式,接着深入探讨两者的内涵要素、逻辑机理和实施路径,最后提出以融合创新研究和融合创新教育培养融合创新人才、构建基于团队科学的融合创新文化、改进高等教育融合创新治理体系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根龙  杨静  
资源诅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主要从"荷兰病"效应、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制度弱化分析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基于金融视角,认为金融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也会成为资源诅咒的一个传导机制。首先对资源诅咒的金融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之后以1998-2015年15个资源型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nsen门槛面板模型以及似不相关回归估计(SUR)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会影响资源型区域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积累的资本如果被金融机构大规模投放于虚拟经济,会加剧资源诅咒;如果投放在实体企业中,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这种金融路径利于缓解资源诅咒。据此提出了金融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加速转型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根龙  杨静  
资源诅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主要从"荷兰病"效应、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制度弱化分析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基于金融视角,认为金融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也会成为资源诅咒的一个传导机制。首先对资源诅咒的金融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之后以1998-2015年15个资源型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nsen门槛面板模型以及似不相关回归估计(SUR)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会影响资源型区域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积累的资本如果被金融机构大规模投放于虚拟经济,会加剧资源诅咒;如果投放在实体企业中,有效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