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9)
- 2023(17471)
- 2022(14861)
- 2021(13939)
- 2020(11372)
- 2019(26121)
- 2018(25801)
- 2017(49422)
- 2016(26564)
- 2015(29560)
- 2014(29551)
- 2013(29460)
- 2012(27423)
- 2011(24858)
- 2010(25340)
- 2009(23589)
- 2008(22255)
- 2007(19951)
- 2006(17976)
- 2005(16247)
- 学科
- 济(113772)
- 经济(113650)
- 业(80894)
- 管理(70818)
- 企(56554)
- 企业(56554)
- 农(53067)
- 方法(43718)
- 数学(37782)
- 数学方法(37379)
- 中国(37224)
- 农业(35822)
- 地方(30405)
- 业经(29249)
- 融(28481)
- 金融(28480)
- 银(27557)
- 银行(27507)
- 财(27421)
- 行(26579)
- 制(24432)
- 学(23254)
- 贸(19752)
- 贸易(19733)
- 易(19105)
- 发(17961)
- 环境(17293)
- 技术(17240)
- 理论(17223)
- 体(16717)
- 机构
- 学院(378009)
- 大学(375899)
- 济(155181)
- 经济(151777)
- 管理(147662)
- 研究(132461)
- 理学(127300)
- 理学院(125842)
- 管理学(123680)
- 管理学院(123016)
- 中国(104772)
- 京(80651)
- 科学(80608)
- 农(76977)
- 财(69859)
- 所(66730)
- 中心(61591)
- 业大(60490)
- 研究所(60485)
- 农业(58850)
- 江(56717)
- 财经(55032)
- 范(51286)
- 北京(51232)
- 师范(50813)
- 经(50091)
- 院(47361)
- 州(46529)
- 经济学(45650)
- 经济学院(41096)
- 基金
- 项目(254167)
- 科学(199916)
- 研究(189043)
- 基金(183169)
- 家(159068)
- 国家(157600)
- 科学基金(134990)
- 社会(119672)
- 社会科(113072)
- 社会科学(113043)
- 省(100455)
- 基金项目(97359)
- 自然(85744)
- 教育(85089)
- 自然科(83706)
- 自然科学(83689)
- 划(83408)
- 自然科学基金(82221)
- 编号(78559)
- 资助(74679)
- 成果(63751)
- 发(58407)
- 重点(56844)
- 部(55866)
- 课题(53909)
- 创(52476)
- 创新(48909)
- 国家社会(48871)
- 科研(47801)
- 教育部(47539)
- 期刊
- 济(179604)
- 经济(179604)
- 研究(114652)
- 中国(80472)
- 农(77696)
- 学报(60184)
- 科学(56897)
- 农业(52395)
- 管理(51990)
- 财(50259)
- 融(48217)
- 金融(48217)
- 大学(46573)
- 学学(44109)
- 教育(42700)
- 业经(33954)
- 技术(31937)
- 经济研究(26643)
- 财经(26348)
- 业(24688)
- 问题(24215)
- 经(22477)
- 版(19405)
- 图书(18453)
- 技术经济(18416)
- 科技(18308)
- 理论(18286)
- 世界(17916)
- 现代(17603)
- 商业(16800)
共检索到57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银华 李晟
运用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贫困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这一渠道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形成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拉动而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但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其农村地区贫困减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并不能减缓农村贫困,从而使得中国金融发展效应较大的地区差异在政策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贫困 人均收入 地区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通过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量区域金融效率,以各地区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区域金融发展规模,运用Hansen的门槛规模模型检验了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强;金融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依然存在;而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不再具有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金融发展规模与改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渝琳 林永强
本文利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我国1990-2010年间数据,对我国FDI在贫困减少方面的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认为:(1)FDI对我国贫困减少有显著影响,且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2)不同层面的FDI流入速度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程度亦有所不同,显示出FDI贫困减少效应的"区域依赖性";(3)FDI的减贫效应在1990—1995年间,对于国家、城镇、农村三个层面的贫困减少都有高区制的减贫效应。之后,城镇地区和全国总体而言,FDI的减贫机制多处于低区制内。最后,文章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FDI与中国贫困减少之间关系的非对称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要素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要素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漪萍 唐林仁
在构建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据,测算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而采用包含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的Probit、Tobit模型,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层面验证农旅融合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减缓农村收入贫困,但其减缓农村多维贫困效果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多维贫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是减缓农村收入贫困的重要传导机制,但其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深入发展农旅融合时,"因症施策""多措并举"方可有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关键词:
农旅融合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军 张名誉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但大多数是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发展,而从普惠金融角度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章使用中国29个省区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Kremer,Bick and Nautz(2013)改进后的工具变量面板门限模型来估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较好的解决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不同形式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普惠性的金融发展更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碧云 王雨秋
本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2006—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发挥减贫作用。(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服务渗透度的提升对贫困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包容性金融发展可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作用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作用于贫困。(3)稳健性检验表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乃至农村减贫的贡献表现出较大不平衡性。本文的政策建议为:首先,应持续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以更快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其次,要继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金融服务均等性,充分发挥金融减贫的优势;最后,要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注重地区间发展的公平性,以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爱萍 徐君超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基于Hansen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2)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非线性关系的表现形式在区域上存在差异。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东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促进作用却较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孙刚
分别选取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采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途径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但金融波动会抵消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同时由于金融服务成本等限制,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作用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金融波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