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0)
2023(12606)
2022(10618)
2021(9480)
2020(7779)
2019(17597)
2018(17063)
2017(32916)
2016(17519)
2015(19568)
2014(19536)
2013(19376)
2012(18157)
2011(16286)
2010(16971)
2009(16489)
2008(15886)
2007(14505)
2006(13277)
2005(12748)
作者
(49614)
(41359)
(41084)
(39013)
(26287)
(19722)
(18720)
(15720)
(15608)
(14889)
(14140)
(13768)
(13317)
(13191)
(13108)
(12676)
(12098)
(12097)
(11878)
(11611)
(10385)
(10014)
(9920)
(9394)
(9309)
(9294)
(9291)
(9124)
(8262)
(8016)
学科
(80205)
经济(80087)
管理(61121)
(60940)
(52140)
企业(52140)
(29234)
中国(29159)
(28630)
金融(28628)
方法(27441)
(26696)
银行(26681)
(25836)
数学(23844)
数学方法(23695)
(23564)
地方(22543)
(20773)
财务(20735)
财务管理(20700)
(20658)
业经(20032)
企业财务(20011)
(15724)
农业(14317)
体制(13095)
(12464)
贸易(12445)
技术(12433)
机构
学院(251542)
大学(249317)
(112131)
经济(109821)
管理(95111)
研究(86476)
理学(79749)
理学院(78939)
管理学(78017)
管理学院(77536)
中国(74865)
(59776)
(52665)
科学(46227)
财经(45172)
(42945)
中心(40876)
(40718)
(39732)
研究所(37566)
(36352)
经济学(35191)
北京(34039)
财经大学(33437)
(32365)
经济学院(31561)
(31068)
业大(30738)
(30480)
师范(30177)
基金
项目(153633)
科学(122548)
研究(117265)
基金(111990)
(94805)
国家(93951)
科学基金(82135)
社会(77459)
社会科(73761)
社会科学(73750)
(60620)
基金项目(58550)
教育(53236)
(49755)
自然(49673)
自然科(48529)
自然科学(48520)
自然科学基金(47692)
编号(47056)
资助(45859)
成果(39425)
(37756)
(34869)
重点(34743)
(34456)
课题(33481)
(32892)
国家社会(32145)
(31338)
发展(31186)
期刊
(133861)
经济(133861)
研究(84647)
中国(58273)
(50182)
(44519)
金融(44519)
管理(39828)
(35176)
学报(31972)
科学(31229)
大学(25968)
教育(25779)
学学(24566)
财经(23867)
农业(22800)
技术(21565)
业经(21487)
经济研究(21295)
(20303)
问题(17050)
(14113)
国际(13870)
财会(13134)
会计(12789)
技术经济(12424)
理论(12283)
世界(12266)
现代(11897)
(11843)
共检索到414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瑞  杨汉明  张志宏  
以2007~2010年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新兴资本市场中金融发展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不同终极控制人控制的公司,金融发展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金融发展能显著改善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控制的公司投资效率,能抑制政府其他部门机构控制的公司过度投资,对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公司过度投资有轻度的缓解作用,对中央国资委控制的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金融发展对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控制和自然人控制的两类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有轻微的缓解作用,这一发现丰富与拓展了新兴资本市场下公司投资效率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新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炜  马莉莉  何云霜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借鉴RichARdson的研究模型,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审计监督质量的改善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结果发现,审计质量的改善能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不仅不同产权特征的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损失的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审计监督质量的改善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也与公司的产权特征密切相关。按照地方政府控制、中央政府控制、国有企业集团控制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排序,高质量审计监督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郝颖  
本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发生的以上市公司为标的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并购过程中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和并购前后投资效率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并购目标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并购过程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具有显著的关联,并购交易前后资本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变化。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并购交易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2)并购交易后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比并购前显著改善,其中未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比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非效率投资程度改善更为明显。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卿  刘少波  
本文从公司投资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与外部制度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相对于私人控股,政府控股公司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制度环境的这种影响,在由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成果从公司投资的角度为控股股东的侵占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彩萍  李善民  
文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持股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概率和水平,对公司治理起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管理层应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克服国有企业固有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文章以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对股权融资财务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区分终极控制人与制衡股东性质,探讨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产生的改变,并在不同治理环境下检验股权融资成本和股权制衡之间的关系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波涛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检验了在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和行政级别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有效的提升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即相对于政府控制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推动作用更强;会计信息质量对不同行政级别政府控制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选取我国2009-2014年沪深A股404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薪酬激励有助于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对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有显著影响,但与民营企业相比,缓解作用相对较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薪酬激励对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姿辰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具有金字塔结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信贷规模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存在不同的股权结构倾向,对信贷能力也产生差异化影响。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探究终极控制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纪映红  
一、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掏空"也叫隧道挖掘,是指终极控制人通过隐蔽的渠道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掏空"也被称作是终极控制人的利益转移。在金字塔持股条件下,终极控制人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取得了更多的控制权,使得其有能力和动机对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掠夺和侵占,同时对上市公司采取"掏空"行为,从而导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仲鸣  
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问题:第一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是否存在区别;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这种两权偏离在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人中是否存在差异;终极控制人的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颖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为样本,使用二元Probit模型,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对我国特殊体制情景之下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和持股比例与并购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以及同区域并购;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同区域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胜  
本文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特征出发,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及某些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在形态上呈U型关系;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大,终极控制人有动机和能力进行盈余管理,国有终极控制人具有更大的盈余管理动机;独立董事未能起到良好的治理作用;盈余管理幅度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两权分离度决定了终极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等外部人利益的动机和能力,是影响终极控制人实施盈余管理的最深层次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