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61)
2023(22364)
2022(18990)
2021(17639)
2020(14795)
2019(33810)
2018(33245)
2017(63221)
2016(33853)
2015(37960)
2014(37508)
2013(37043)
2012(34455)
2011(31131)
2010(31469)
2009(29159)
2008(27889)
2007(24678)
2006(21936)
2005(20014)
作者
(96088)
(80066)
(79458)
(75664)
(51192)
(38360)
(36185)
(31140)
(30532)
(28655)
(27338)
(27097)
(25507)
(25473)
(24826)
(24733)
(23659)
(23043)
(23013)
(22971)
(20139)
(19569)
(19302)
(18404)
(18066)
(17926)
(17709)
(17381)
(16168)
(15810)
学科
(150964)
经济(150819)
管理(97535)
(95240)
(77376)
企业(77376)
方法(61467)
数学(53324)
数学方法(52692)
中国(45395)
(39259)
(35552)
地方(34866)
业经(33129)
(30751)
金融(30748)
(29963)
银行(29911)
(29343)
(28801)
(28530)
(27389)
贸易(27365)
农业(27154)
(26513)
技术(26072)
理论(23202)
(21767)
财务(21681)
环境(21677)
机构
大学(478090)
学院(476065)
(203982)
经济(199861)
管理(185143)
研究(167534)
理学(158800)
理学院(157044)
管理学(154340)
管理学院(153488)
中国(131851)
(103094)
科学(99110)
(92866)
(83808)
中心(76594)
研究所(75771)
(74599)
财经(73439)
(70698)
业大(67201)
(66822)
北京(66115)
(62809)
经济学(62791)
师范(62218)
(60692)
农业(57677)
(57412)
经济学院(56351)
基金
项目(317306)
科学(250652)
研究(234223)
基金(230844)
(200891)
国家(199216)
科学基金(171509)
社会(149914)
社会科(142279)
社会科学(142244)
(122164)
基金项目(120899)
自然(109177)
教育(107552)
自然科(106726)
自然科学(106703)
自然科学基金(104830)
(102784)
资助(95602)
编号(94697)
成果(77224)
重点(71222)
(70418)
(70239)
(67846)
课题(65714)
创新(62987)
国家社会(62740)
教育部(60931)
科研(60015)
期刊
(227549)
经济(227549)
研究(148067)
中国(100210)
管理(71385)
学报(71190)
(70563)
(67755)
科学(67508)
大学(55205)
教育(54939)
(54146)
金融(54146)
学学(51631)
农业(46560)
技术(44424)
经济研究(37608)
财经(36613)
业经(35268)
(31587)
问题(28869)
(25424)
技术经济(25063)
图书(24839)
(24433)
统计(23083)
科技(22787)
世界(22573)
理论(22238)
国际(22015)
共检索到734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扬  李云海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私募风投(PEVC)融资额/GDP3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为门限变量且变量值超过门限值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加强;以PEVC融资额/GDP为门限变量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U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风险投资方向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时,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璐璐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不同融资渠道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具有明显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放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银行信贷可能由于过多流向低效国企而削弱这种正向作用;融资渠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在信贷依赖型地区,银行信贷与外商直接投资是相互替代关系,在外资依赖型地区,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莎  王军  
以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银行、证劵和保险3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选取普惠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3个维度的11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进一步分析普惠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普惠金融指数在震荡中有所提升,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与宏观经济之间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普惠金融对于人均收入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汪敏  沈春苗  
利用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及分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总体影响为正,但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其对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创新力度的影响大于高水平创新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水平创新的正向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规模、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则起着反向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金融抑制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及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民间金融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间金融主要通过第二产业影响经济增长,而对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发展并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民间金融主要通过对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促进中国经济整体的增长,其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将民间资本引向了中小企业,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