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7)
- 2023(17040)
- 2022(14148)
- 2021(12887)
- 2020(10819)
- 2019(24712)
- 2018(24074)
- 2017(46159)
- 2016(24780)
- 2015(27712)
- 2014(27715)
- 2013(27620)
- 2012(26351)
- 2011(23910)
- 2010(24485)
- 2009(23126)
- 2008(22471)
- 2007(20701)
- 2006(18332)
- 2005(17040)
- 学科
- 济(112890)
- 经济(112795)
- 业(75043)
- 管理(71685)
- 企(61113)
- 企业(61113)
- 方法(43097)
- 中国(37036)
- 数学(36506)
- 数学方法(36191)
- 农(31528)
- 地方(30412)
- 融(28871)
- 金融(28869)
- 银(27921)
- 银行(27876)
- 财(27628)
- 业经(27281)
- 行(26934)
- 制(24856)
- 技术(24275)
- 学(22165)
- 农业(21824)
- 贸(20088)
- 贸易(20070)
- 易(19385)
- 理论(18585)
- 务(16887)
- 财务(16845)
- 财务管理(16806)
- 机构
- 学院(359125)
- 大学(358241)
- 济(155406)
- 经济(152033)
- 管理(134891)
- 研究(129018)
- 理学(114282)
- 理学院(112958)
- 管理学(111244)
- 管理学院(110537)
- 中国(101626)
- 京(77077)
- 科学(75667)
- 财(71815)
- 所(65515)
- 农(60813)
- 中心(59518)
- 研究所(58947)
- 江(57670)
- 财经(55713)
- 业大(50712)
- 经(50348)
- 北京(49400)
- 经济学(48591)
- 范(48207)
- 师范(47704)
- 农业(47155)
- 院(46474)
- 州(46151)
- 经济学院(43811)
- 基金
- 项目(229122)
- 科学(180400)
- 研究(171743)
- 基金(163032)
- 家(141268)
- 国家(140010)
- 科学基金(119620)
- 社会(109181)
- 社会科(103705)
- 社会科学(103680)
- 省(92756)
- 基金项目(85817)
- 教育(79242)
- 划(76654)
- 自然(73936)
- 自然科(72239)
- 自然科学(72218)
- 自然科学基金(70997)
- 编号(69937)
- 资助(66035)
- 成果(57496)
- 发(55548)
- 重点(52659)
- 创(52567)
- 部(50547)
- 课题(50151)
- 创新(48473)
- 发展(45044)
- 国家社会(45000)
- 展(44322)
- 期刊
- 济(180151)
- 经济(180151)
- 研究(114679)
- 中国(82673)
- 农(56264)
- 财(56028)
- 学报(52806)
- 管理(52195)
- 科学(50264)
- 融(46829)
- 金融(46829)
- 教育(46138)
- 大学(40225)
- 学学(37593)
- 农业(37521)
- 技术(34359)
- 业经(29619)
- 经济研究(29000)
- 财经(28125)
- 经(24474)
- 问题(23332)
- 业(20948)
- 技术经济(20428)
- 科技(18340)
- 贸(18281)
- 商业(17426)
- 坛(16598)
- 论坛(16598)
- 理论(16563)
- 统计(16286)
共检索到56768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信 刘凤良
本文将经典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扩展为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扩展模型能够实现经典模型所不能实现的"卡尔多事实"与"库茨涅茨事实"相容,并能解释随产业结构转型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现象。我们也发现金融发展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水平效应"与"结构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对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秀娟 李睿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通过与实体企业和金融的融合共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孕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本文基于“创造性毁灭”机制,建立引入数字技术发展因素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应用转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与生产部门的集成整合将长期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与金融部门的深度融合在短期内因融资约束缓解而显著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灵 闫烁 杨冕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为探讨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动力”与“方向”问题,本文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将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论证金融发展的融资动力、环境规制的偏向性绿色调节以及两者协同的作用机制,并使用省份—细分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的研发投入提供融资动力,但无法引导其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具有偏向性绿色调节作用,能够引导工业部门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污染税收+绿色技术补贴”的环境政策组合调节效果最好。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存在协同作用机制,能够形成“准绿色金融”路径,引导更多资源投入绿色技术研发,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与绿色金融形成互促或替代效应,而在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则不起作用;对于清洁型产业,“环保法规+绿色技术补贴”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最显著,而对于污染型产业,“环保法规+污染税收”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更能有效引导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必须由原来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推动高于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丛文
基于新常态理解,通过建立包含三部门的动态博弈模型,结合微观视角与宏观机制分析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并提出相关结论,然后选取1952~2013年数据,运用ARDL—ECM边界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所得结论,结果表明:单独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协同技术创新对经济促进作用显著,但弱于单独的技术创新作用;知识与创新短期内对经济促进作用不显著,其外部性发挥需要门槛积累。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 新常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伟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储蓄存款规模的扩张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金融广化水平仍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周雪莹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与三次产业之间从浅层联系到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证方面,基于2008~2019年31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互联网发展指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程度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发展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2)互联网发展能够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邻地区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的空间关联性;(4)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孟维福 刘婧涵
本文采用熵值法测度了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检验了绿色金融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要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协调区域发展、提升消费水平和提高信息化程度增强绿色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花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趋同、数字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趋同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倒“U”型非线性关系;数字技术创新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在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过程中,数字技术创新发挥倒“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产业结构趋同与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合理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高位驱动数实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花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趋同、数字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趋同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倒“U”型非线性关系;数字技术创新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在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过程中,数字技术创新发挥倒“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产业结构趋同与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合理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高位驱动数实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多方程模型,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互相影响,但作用方向具有差异性。金融发展规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但金融效率严重制约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发挥。金融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效应,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支撑条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的实证框架内,引入金融发展的作用,从而考察了金融发展是否依产业的空间结构差异而产生非对称的增长效应。使用2003~2009年29个省份21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专业化对产业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专业化的产业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产生了两方面作用,一是帮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抵御外来的冲击,二是通过金融系统的资源再配置机制,迫使一些拥挤的产业向外迁出。在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金融发展有助于其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供集聚的动力。在中部,多样性的产业结构需要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才能实现其正面的产业增长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专业化 多样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守卫
文章选用2005—2016年间中国的29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和系统广义矩(DIFF-GMM和SYS-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和农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全国和地区层面,垄断性较高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技术创新及其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对农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却出现"双失调"现象,不利于农业持续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技术创新 农业经济增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