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8)
- 2023(18157)
- 2022(15291)
- 2021(14003)
- 2020(11949)
- 2019(27449)
- 2018(26867)
- 2017(51574)
- 2016(27412)
- 2015(30930)
- 2014(30952)
- 2013(30722)
- 2012(28746)
- 2011(26112)
- 2010(26403)
- 2009(24808)
- 2008(23874)
- 2007(21246)
- 2006(18715)
- 2005(17288)
- 学科
- 济(134843)
- 经济(134725)
- 管理(76138)
- 业(75488)
- 企(59944)
- 企业(59944)
- 方法(55040)
- 数学(48600)
- 数学方法(48084)
- 中国(38115)
- 农(33473)
- 地方(33230)
- 财(31563)
- 融(29727)
- 金融(29723)
- 贸(28554)
- 贸易(28534)
- 银(28270)
- 银行(28234)
- 业经(27656)
- 易(27619)
- 行(27197)
- 制(24518)
- 学(23682)
- 农业(23090)
- 务(20063)
- 财务(20001)
- 财务管理(19949)
- 企业财务(18948)
- 环境(17957)
- 机构
- 学院(394930)
- 大学(393604)
- 济(177056)
- 经济(173604)
- 管理(150086)
- 研究(137739)
- 理学(128086)
- 理学院(126672)
- 管理学(124582)
- 管理学院(123848)
- 中国(110043)
- 京(83002)
- 财(80281)
- 科学(80277)
- 所(69393)
- 中心(64834)
- 农(63577)
- 财经(63356)
- 研究所(62416)
- 江(59927)
- 经(57392)
- 经济学(55732)
- 业大(54853)
- 北京(52676)
- 范(50214)
- 经济学院(50119)
- 师范(49711)
- 农业(49406)
- 院(49309)
- 州(48271)
- 基金
- 项目(256056)
- 科学(201723)
- 研究(187805)
- 基金(186324)
- 家(161459)
- 国家(160132)
- 科学基金(137639)
- 社会(120952)
- 社会科(114969)
- 社会科学(114943)
- 省(99607)
- 基金项目(97568)
- 自然(87065)
- 教育(85756)
- 自然科(85104)
- 自然科学(85083)
- 自然科学基金(83580)
- 划(83327)
- 资助(77546)
- 编号(76198)
- 成果(62021)
- 发(59300)
- 重点(57879)
- 部(56962)
- 创(53143)
- 课题(52285)
- 国家社会(50799)
- 创新(49790)
- 教育部(49310)
- 科研(49175)
- 期刊
- 济(198505)
- 经济(198505)
- 研究(120446)
- 中国(79130)
- 财(62924)
- 农(57940)
- 学报(57460)
- 管理(55786)
- 科学(53350)
- 融(50489)
- 金融(50489)
- 大学(44251)
- 学学(41786)
- 农业(38742)
- 教育(37114)
- 技术(35743)
- 经济研究(33205)
- 财经(32090)
- 业经(30870)
- 经(27662)
- 问题(26402)
- 贸(24823)
- 国际(22304)
- 统计(21196)
- 技术经济(21057)
- 业(20827)
- 世界(19722)
- 理论(18977)
- 策(18694)
- 商业(18665)
共检索到61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璐璐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不同融资渠道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具有明显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放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银行信贷可能由于过多流向低效国企而削弱这种正向作用;融资渠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在信贷依赖型地区,银行信贷与外商直接投资是相互替代关系,在外资依赖型地区,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就业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国锋
采用1978年-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东部最小;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FDI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效应。文章的结果表明,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冯其云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阳佳余
基于1990-2003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是否构成贸易比较优势的另一来源。本文选取了包括存贷款规模、中长期贷款比重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等4类金融发展指标,在传统要素禀赋、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性指标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我国贸易总体规模与贸易结构转变的影响差异。估计结果表明,与金融发展规模指标相比,金融效率指标能更好地解释我国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贸易规模 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陈逢文
笔者基于1993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FDI流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在1999年后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效果在削弱,而FDI的影响效果较为稳定;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FDI和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树文 孙彦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泽云 罗忠洲
本文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析。通过综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从出口的角度来看,早期跨国(地区)的截面数据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但对单个国家(地区)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进口能够通过静态效应(生产)和动态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发展中国家获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俊峰 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
关键词:
东盟 贸易 经济增长 趋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