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49)
- 2023(19609)
- 2022(16497)
- 2021(15317)
- 2020(13011)
- 2019(29767)
- 2018(29302)
- 2017(55347)
- 2016(29946)
- 2015(33915)
- 2014(33883)
- 2013(33418)
- 2012(31232)
- 2011(28273)
- 2010(28388)
- 2009(26424)
- 2008(25477)
- 2007(22742)
- 2006(19999)
- 2005(18248)
- 学科
- 济(128173)
- 经济(128039)
- 管理(80655)
- 业(79102)
- 企(61694)
- 企业(61694)
- 方法(53713)
- 数学(47623)
- 数学方法(47066)
- 中国(41872)
- 农(36324)
- 财(32599)
- 地方(30976)
- 融(29839)
- 金融(29831)
- 银(29184)
- 银行(29125)
- 行(28106)
- 业经(27793)
- 制(26452)
- 学(25309)
- 贸(24963)
- 贸易(24943)
- 农业(24692)
- 易(24241)
- 务(19826)
- 财务(19754)
- 财务管理(19701)
- 理论(19164)
- 环境(18793)
- 机构
- 学院(422067)
- 大学(421755)
- 济(179202)
- 经济(175547)
- 管理(157418)
- 研究(151264)
- 理学(134061)
- 理学院(132525)
- 管理学(130102)
- 管理学院(129333)
- 中国(120498)
- 科学(91541)
- 京(91152)
- 财(82856)
- 所(77253)
- 农(75855)
- 中心(71006)
- 研究所(70020)
- 财经(64861)
- 江(64516)
- 业大(63287)
- 农业(59411)
- 经(58946)
- 北京(57944)
- 经济学(55820)
- 范(55373)
- 师范(54740)
- 院(54242)
- 州(51516)
- 经济学院(50287)
- 基金
- 项目(278894)
- 科学(218874)
- 研究(202639)
- 基金(201970)
- 家(177386)
- 国家(175917)
- 科学基金(149582)
- 社会(128723)
- 社会科(122128)
- 社会科学(122096)
- 省(108762)
- 基金项目(105369)
- 自然(95668)
- 自然科(93539)
- 自然科学(93510)
- 教育(93195)
- 划(91869)
- 自然科学基金(91867)
- 资助(83983)
- 编号(82032)
- 成果(67335)
- 发(63676)
- 重点(63493)
- 部(61579)
- 创(57849)
- 课题(57475)
- 创新(54219)
- 国家社会(54183)
- 科研(53561)
- 教育部(52497)
- 期刊
- 济(197959)
- 经济(197959)
- 研究(127323)
- 中国(91363)
- 农(69614)
- 学报(68555)
- 财(64694)
- 科学(62093)
- 管理(58448)
- 大学(51938)
- 融(51060)
- 金融(51060)
- 学学(48781)
- 农业(47042)
- 教育(46836)
- 技术(38146)
- 经济研究(32969)
- 财经(32216)
- 业经(31919)
- 经(27863)
- 问题(26064)
- 业(25902)
- 贸(22377)
- 统计(21799)
- 图书(21034)
- 技术经济(20857)
- 世界(20397)
- 国际(20176)
- 版(20144)
- 理论(19563)
共检索到65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即金融发展对TFP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发展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的54.5%时,金融发展抑制TFP的增长;当金融发展增速与实体部门经济增速之间的差异低于54.5%时,金融发展会促进TFP的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民间金融 DEA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侯晓笛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数据,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地区实际有效汇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实际有效汇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平滑转变特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汇率升值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汇率升值则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我国多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多呈负向影响,同时我国中部地区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面效应比东西部地区更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
文章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的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因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由其内部构成要素金融业技术进步和金融业技术效率决定,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却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只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海波 葛小南
测算了包含环境要素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以其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指标。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R&D投入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D投入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但R&D投入结构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异质性影响。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更为深远,试验发展影响更为直接有效,应用研究影响最小。R&D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应用研究的空间溢出增长效应最大,基础研究次之,试验发展最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萍 程盈莹
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参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分析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国际分散化生产促进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西部,国际分散化生产却有负效应;人力资本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效应为负。
关键词:
分散化生产 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耕瑞
本文采用我国2001~2015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增长速度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进一步地,运用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探讨影响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因素。从全国层面来看,保险深度和证券化水平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银行贷款能力、居民储蓄能力和信贷结构却对其起抑制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的影响作用基本是与全国保持一致的,而中部和西部却是与全国有所差异的。但值得肯定的是,银行方面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作用是较为突出的,要想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对银行方面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辉煌 苏基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FDI只是通过要素投入机制而并没有通过TFP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我国的金融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也并没有显著地提高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关键词:
出口地理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发现:(1)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却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从实证的角度佐证了"金融发展阻碍了实体经济发展"命题;(2)分区域回归发现,金融发展对不同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最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体经济 异质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循刚 胡培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利用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的微观数据,研究了2005~2007年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性和资源配置效率4个部分。结果表明:2005~2007年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8.51%,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平均占103.06%,规模效率占19.23%,技术效率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占5.41%,资源配置的影响为负,平均占16.88%。因此认为,要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调...
关键词:
农户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效应——基于省区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1998-2009——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财政政策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吗?——基于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与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构成、生产率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增长核算法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