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3)
- 2023(19495)
- 2022(16679)
- 2021(15499)
- 2020(13028)
- 2019(29726)
- 2018(29471)
- 2017(56879)
- 2016(30369)
- 2015(34231)
- 2014(34141)
- 2013(33785)
- 2012(31327)
- 2011(28397)
- 2010(28854)
- 2009(26827)
- 2008(25456)
- 2007(22571)
- 2006(20295)
- 2005(18431)
- 学科
- 济(138039)
- 经济(137895)
- 管理(86062)
- 业(82448)
- 企(66778)
- 企业(66778)
- 方法(55469)
- 数学(48374)
- 数学方法(47786)
- 中国(41793)
- 农(34772)
- 地方(32680)
- 财(32312)
- 融(30093)
- 金融(30091)
- 业经(29849)
- 银(29638)
- 银行(29594)
- 行(28544)
- 制(26853)
- 学(26457)
- 农业(23551)
- 贸(23365)
- 贸易(23344)
- 易(22613)
- 理论(20542)
- 务(19926)
- 财务(19843)
- 财务管理(19798)
- 环境(19637)
- 机构
- 大学(434615)
- 学院(432947)
- 济(184036)
- 经济(180149)
- 管理(168483)
- 研究(148955)
- 理学(144314)
- 理学院(142741)
- 管理学(140244)
- 管理学院(139463)
- 中国(117982)
- 京(93239)
- 科学(88437)
- 财(85702)
- 所(74356)
- 中心(68511)
- 财经(67864)
- 研究所(67092)
- 农(66307)
- 江(64008)
- 经(61565)
- 业大(60783)
- 北京(59841)
- 范(56691)
- 经济学(56606)
- 师范(56172)
- 院(53949)
- 州(52134)
- 农业(51281)
- 经济学院(50736)
- 基金
- 项目(284900)
- 科学(223903)
- 研究(210747)
- 基金(206124)
- 家(178360)
- 国家(176856)
- 科学基金(152058)
- 社会(133502)
- 社会科(126659)
- 社会科学(126626)
- 省(110351)
- 基金项目(108514)
- 自然(96977)
- 教育(96641)
- 自然科(94720)
- 自然科学(94697)
- 自然科学基金(92970)
- 划(92582)
- 编号(86609)
- 资助(85839)
- 成果(70740)
- 重点(63536)
- 发(63466)
- 部(63005)
- 课题(59393)
- 创(58713)
- 国家社会(55000)
- 创新(54844)
- 教育部(54514)
- 科研(54044)
- 期刊
- 济(208108)
- 经济(208108)
- 研究(135163)
- 中国(87058)
- 管理(64310)
- 财(64302)
- 学报(63806)
- 农(60302)
- 科学(59499)
- 融(52002)
- 金融(52002)
- 大学(49558)
- 教育(47064)
- 学学(46483)
- 农业(41122)
- 技术(39272)
- 经济研究(34032)
- 财经(33828)
- 业经(33074)
- 经(29053)
- 问题(26974)
- 图书(22624)
- 技术经济(22162)
- 理论(22054)
- 贸(21060)
- 业(20555)
- 统计(20462)
- 商业(19849)
- 现代(19769)
- 实践(19754)
共检索到663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彤 漆鑫 李磊
文章运用我国28个省市1978-2009年面板数据,通过检验金融发展与人均实际GDP波动性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关系,发现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金融系统本身的逐步完善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外生波动对我国人均实际GDP波动性和人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经济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另外,研究中还发现,金融体系效率提升比金融体系规模扩张能更有效地缓解外生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宇
利用26个省市1996~2008年的有关数据,就经济结构、金融危机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单位GDP能耗越高,越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率越低;市场化程度越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越是宽松,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我国的启示是:继续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政策;做好应对危机的各种预案,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体系,争取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继续执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关键词:
经济结构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杠杆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杠杆波动会直接引发经济的同向波动;(2)受到投资冲击的调节作用,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产生了负向影响;(3)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的正向直接效应要远大于其通过投资的传导作用产生的负向间接效应,整体来看,它对经济波动的总体效应为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投资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方振瑞
基于1997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探讨金融市场冲击的宏观效应。由贝叶斯估计得到的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匹配观测变量的数据特性,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不利金融冲击造成该年前三个季度投资与总产出显著低于各自趋势水平;2009年由政府推动的扩张性金融冲击则使得投资与总产出分别高出各自趋势水平3.9%与1.3%,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2)金融冲击是投资波动的最主要解释因素,也是总产出波动的第二大解释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文章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构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汉密尔顿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作用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获得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区域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汉密尔顿模型 金融市场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0~2016年期间呈波动起伏状态,符合我国金融安全实际发展状况;目前我国金融安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安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杨云
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但从金融结构角度对经济波动进行探讨的文献尚不多见。笔者基于中国2001年~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动抑制了经济波动,且金融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具有滞后性。在分地区讨论中,沿海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大于内陆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波动 抑制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修媛媛 王思莹
金融开放对于一国宏观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经济波动的负向冲击。本文利用74个国家和地区在1960—2000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一国金融开放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对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开放通过降低生产率波动和人均资本波动两个渠道,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则显著增大了人均资本的波动,而对生产率和人均产出波动影响甚微。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模型设置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因此,如何在扩大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发挥金融开放抑制经济波动作用机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扩大金融开放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波动 生产率 资本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