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3)
- 2023(16226)
- 2022(13188)
- 2021(12120)
- 2020(10130)
- 2019(23015)
- 2018(22361)
- 2017(43058)
- 2016(22895)
- 2015(25654)
- 2014(25115)
- 2013(25418)
- 2012(23920)
- 2011(21640)
- 2010(22132)
- 2009(20873)
- 2008(20522)
- 2007(18238)
- 2006(16410)
- 2005(15436)
- 学科
- 济(115246)
- 经济(115130)
- 业(91715)
- 企(81718)
- 企业(81718)
- 管理(77018)
- 方法(47074)
- 数学(38522)
- 数学方法(38357)
- 中国(36463)
- 财(33877)
- 业经(33560)
- 农(32798)
- 融(29240)
- 金融(29240)
- 银(27104)
- 银行(27092)
- 地方(26983)
- 行(26350)
- 制(25401)
- 务(24361)
- 财务(24336)
- 财务管理(24310)
- 农业(23499)
- 企业财务(23230)
- 贸(21401)
- 贸易(21379)
- 易(20768)
- 技术(19535)
- 体(18308)
- 机构
- 学院(332246)
- 大学(327215)
- 济(153743)
- 经济(151128)
- 管理(130583)
- 研究(114622)
- 理学(110650)
- 理学院(109504)
- 管理学(108313)
- 管理学院(107668)
- 中国(98562)
- 财(73447)
- 京(70188)
- 科学(62966)
- 财经(57676)
- 所(56922)
- 中心(53494)
- 经(52576)
- 农(51648)
- 江(50847)
- 研究所(50662)
- 经济学(48581)
- 北京(45351)
- 经济学院(43969)
- 财经大学(42840)
- 业大(42163)
- 州(41110)
- 院(41090)
- 农业(39967)
- 范(39943)
- 基金
- 项目(208761)
- 科学(168095)
- 研究(157056)
- 基金(155356)
- 家(132837)
- 国家(131632)
- 科学基金(115275)
- 社会(104848)
- 社会科(99708)
- 社会科学(99686)
- 基金项目(81345)
- 省(79331)
- 自然(71169)
- 教育(70231)
- 自然科(69589)
- 自然科学(69575)
- 自然科学基金(68438)
- 划(66450)
- 资助(63829)
- 编号(61867)
- 发(49762)
- 成果(49510)
- 部(47921)
- 重点(46962)
- 创(46332)
- 国家社会(44423)
- 课题(42915)
- 创新(42620)
- 业(42233)
- 教育部(41939)
- 期刊
- 济(176465)
- 经济(176465)
- 研究(107059)
- 中国(70137)
- 财(59575)
- 管理(53777)
- 融(49333)
- 金融(49333)
- 农(48268)
- 科学(44008)
- 学报(41335)
- 大学(33197)
- 农业(32552)
- 学学(31596)
- 财经(30274)
- 技术(29225)
- 教育(29138)
- 业经(29035)
- 经济研究(28752)
- 经(26163)
- 问题(23129)
- 贸(20278)
- 业(19963)
- 技术经济(19003)
- 世界(18878)
- 国际(18409)
- 现代(16565)
- 商业(15960)
- 统计(15354)
- 财会(15067)
共检索到527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杰 任丹阳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R&D投入 企业特征 融资约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洁 唐洁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资本错配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三峰 张伟
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融资约束和金融发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融资约束对企业雇佣需求有显著负面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感知到的融资难度每增加1个单位,其正式员工的雇佣增长率将下降3.1%。以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调控为自然实验,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企业雇佣需求有显著负面冲击;金融发展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金融发展对企业雇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大中型及发展成长中的企业。本研究为理解金融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企业雇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会芹 舒云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认识和利用数字金融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数字金融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并采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金融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这一结论在控制稳健性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可能存在的两条中介传导路径,一是数字金融微观上通过降低融资费用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二是宏观上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发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缓解效应在沿海地区和制造行业更加显著。一系列研究结论能丰富现有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融资困境的文献,为后续优化金融政策导向进而发挥自由市场竞争优势、多样化融资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融资困境 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千伟
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可以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在企业的经营和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受融资约束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地还发现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商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大。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成长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将逐渐减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杰 秦璐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缓解R&D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显著;另外,金融发展的这种减缓作用对非国有股份企业更加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贷市场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发展,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迎迎
本文在理论剖析融资约束如何影响成本加成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如何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14-2019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于成本加成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缓解融资约束对于成本加成的抑制效应,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以及替换变量的稳健性结果中依然成立。针对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以及产业类型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非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政策发挥的调节作用更大。究其影响机制,融资约束主要经由抑制研发投入增加的渠道对成本加成产生负向影响,而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能够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而起到缓解融资约束对成本加成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运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总体上显著,而间接效应不显著;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间接效应显著,反之,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洪铎
本文对G-S模型进行拓展,从理论层面刻画了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验证了G-S模型的理论预期。同时,本文研究发现:若不考虑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研发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促进作用;较之于国有、外资企业等,金融发展在缓解私营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进而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扮演着更为重要和显著的角色;分地区估计表明,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在东部最为显著,在西部则最弱。这表明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并协调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应成为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柯 张超林 刘可
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现金持有水平两个角度出发,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现金持有水平。同时,相对于低融资约束公司,高融资约束下,以上两种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结论为金融发展与微观层面融资约束及公司流动性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春涛 王立威 周鹏
在公平竞争机制缺失的转型经济中,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额度的短期债务融资。本文使用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并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合并,实证考察政企关系对企业负债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政企关系对企业获取短期债务融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企关系对企业获取短期负债的促进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弱化了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果依旧稳健。因此,地区间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构建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
关键词:
政企关系 企业融资 金融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武斌
本文以2007-2014年已披露R&D支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集团特征这一角度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与企业R&D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总体来说,内部资本市场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但是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相比而言,内部资本市场在民营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以及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融资约束 R&D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丽 胡木生
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研发活动的关键,而货币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外部可融资水平,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所需的资金供给。文章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研发投入受国家货币政策正向影响,即当货币政策趋紧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相对减弱,且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2)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会加剧货币政策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大,研发投入与货币政策之间越正相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金融市场的不完备性和投资人保护相关制度缺失,会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中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更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约束。笔者采用2002年~2006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金融发展、法制进程以及样本公司关键人员的金融机构任职背景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指数越高,样本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下降;实际控制人或董事会成员具有金融机构任职背景的公司,其"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较小,而且金融发展和法治进程对此类公司融资约束的降低效应也不再显现。上述发现对于如何降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伟 凌江怀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内生金融理论视角,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考察了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环境是制约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融资约束 熵值-关联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