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7)
- 2023(17081)
- 2022(14484)
- 2021(13014)
- 2020(11004)
- 2019(25288)
- 2018(24708)
- 2017(48205)
- 2016(25727)
- 2015(29345)
- 2014(29490)
- 2013(29534)
- 2012(27949)
- 2011(25524)
- 2010(26152)
- 2009(25077)
- 2008(24497)
- 2007(22226)
- 2006(19979)
- 2005(18753)
- 学科
- 济(129030)
- 经济(128884)
- 管理(78989)
- 业(76566)
- 企(61990)
- 企业(61990)
- 方法(49483)
- 数学(43593)
- 数学方法(43244)
- 中国(38227)
- 财(34168)
- 农(32287)
- 地方(31678)
- 融(30766)
- 金融(30762)
- 银(29516)
- 银行(29478)
- 制(28672)
- 行(28381)
- 业经(27307)
- 学(22665)
- 农业(22215)
- 务(21443)
- 财务(21393)
- 贸(21379)
- 贸易(21362)
- 财务管理(21340)
- 易(20630)
- 企业财务(20394)
- 体(18998)
- 机构
- 学院(381539)
- 大学(381299)
- 济(171857)
- 经济(168334)
- 管理(142333)
- 研究(134875)
- 理学(120262)
- 理学院(118935)
- 管理学(117195)
- 管理学院(116463)
- 中国(109434)
- 财(83431)
- 京(80747)
- 科学(77124)
- 所(68971)
- 财经(64488)
- 中心(62533)
- 农(62105)
- 研究所(61461)
- 江(60084)
- 经(58233)
- 经济学(54770)
- 北京(51758)
- 业大(51433)
- 经济学院(49155)
- 范(48403)
- 农业(48055)
- 师范(47921)
- 院(47802)
- 州(47693)
- 基金
- 项目(237958)
- 科学(187582)
- 研究(176499)
- 基金(172922)
- 家(148886)
- 国家(147601)
- 科学基金(126543)
- 社会(114935)
- 社会科(109163)
- 社会科学(109134)
- 省(93257)
- 基金项目(90324)
- 教育(80919)
- 自然(78128)
- 划(77366)
- 自然科(76276)
- 自然科学(76255)
- 自然科学基金(74955)
- 资助(71951)
- 编号(70926)
- 成果(59212)
- 发(55728)
- 重点(53958)
- 部(53738)
- 课题(50127)
- 创(49472)
- 国家社会(48109)
- 制(46975)
- 教育部(46671)
- 创新(46432)
- 期刊
- 济(202122)
- 经济(202122)
- 研究(123232)
- 中国(83497)
- 财(67062)
- 农(57791)
- 学报(55070)
- 管理(54873)
- 融(53232)
- 金融(53232)
- 科学(51343)
- 大学(42597)
- 学学(40243)
- 教育(37832)
- 农业(37759)
- 财经(34132)
- 技术(33439)
- 经济研究(33109)
- 业经(30680)
- 经(29331)
- 问题(26063)
- 贸(21256)
- 技术经济(20711)
- 业(19902)
- 国际(18890)
- 世界(18867)
- 统计(18837)
- 理论(18530)
- 商业(17738)
- 策(16955)
共检索到607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智
文章首先在戴蒙德模型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证明了金融发展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机制,然后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既支持了理论模型的观点,即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的联合效应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又表明我国的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显著的金融扭曲现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扭曲的程度正在有所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逯进 周惠民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原理,构建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的耦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两者的耦合优化原理,并实证测算与解析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变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由东至西递减的态势,同时区域间存在耦合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通过借鉴适宜性理论对各区域的适宜性耦合跃迁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应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人力资本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模仿能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耦合 适宜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逯进 朱顺杰
本文在构建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机理实证解析了我国31个省区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其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省区的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协调演进之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东北次之,西部最差,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格局也验证了上述特征。
关键词:
金融生态 经济增长 耦合 Moran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瑞瑞 杨恺钧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面板数据,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另一方面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效应;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正向解释作用;并且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逯进 陈阳 郭志仪
文章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省域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变迁特征,并通过耦合模型衡量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借此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且各区域均存在福利的拐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下降和福利拐点的到来将恶化二者的耦合趋势。因此,当前各省应发挥增长在二者耦合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持续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深化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耦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希祖 周依仿 白彩全
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建立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耦合协调度,并通过收敛性检验予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中游及下游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整体来看,较好的协调发展类型均位于下游地区,中、上游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田砚
目前,新疆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中得出新疆经济增长方式目前主要还是物质资本拉动型,而不是人力资本拉动型,基于此提出新疆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以此促进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新疆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会兵 邓新明 肖文韬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纳入"第二类"人力资本变量修正了MRW模型,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及1994—2006年280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历年年报资料,分析了"两类"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将人力资本要素划分成两类后,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变得更强;"第二类"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在人力资本的产权效应中,真正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因素,而权责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显著;"第一类"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第一类"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永远
本文以中国的经验数据为样本 ,对人力资本的产出贡献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为正 ,但贡献率较小 ;同时 ,人力资本并不具有长期产出增长效应。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国华
本文利用北卡罗来那大学Chapel Hill分校和中国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调查数据,估计出1990年~2000年我国的工资方程和人力资本增长率。结合该时期经济增长,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数据,我估算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本文还详细讨论了统计年鉴中产出、资本和劳动数据存在的问题,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当的纠正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出 资本 劳动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淑庚 胡文涛 李辉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能够克服解释变量与门限变量同时具有内生性的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东、中、西部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著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双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低于最小门限值的低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当人力资本积累介于最小与最大门限值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转正但并不显著;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高于最大门限值的高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造成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取决于各自人力资本积累处于何种区制类型。本文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在对城镇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三系统耦合机理及其动态跃迁机制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三系统耦合模型,对1997—2016年中国省域三系统的综合指数及系统耦合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城镇化、人力资本指数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较弱;同时,各区域系统耦合均已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且呈由东至西递减态势,但耦合演进较为缓慢,系统耦合进入关键转折期;此外,本轮金融危机后,我国人力资本系统进入了新一轮增长,这将为实现持续以人力资本为支撑的三系统良性耦合内生演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耦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爽爽
文章基于协整检验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是正向关系,而农村金融的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说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在很大程度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村金融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表现的并不十分突出,而且其发展明显缓慢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适度的竞争格局,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将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耦合关系 协整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淑珍 吕恩东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8年间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在短期内是"需求跟随"型的,长期内是"供给导向"型的。短期内应使金融发展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满足其需求;立足长远,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速金融发展,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因果 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