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3)
2023(10086)
2022(8403)
2021(7466)
2020(6059)
2019(13824)
2018(13215)
2017(26100)
2016(13624)
2015(14862)
2014(14985)
2013(15116)
2012(14605)
2011(13149)
2010(13761)
2009(13075)
2008(11880)
2007(10802)
2006(9919)
2005(9472)
作者
(39586)
(32831)
(32772)
(31090)
(20799)
(15778)
(14839)
(12717)
(12659)
(11850)
(11347)
(10958)
(10688)
(10538)
(10482)
(10375)
(9649)
(9504)
(9366)
(9147)
(8619)
(8017)
(8007)
(7535)
(7504)
(7454)
(7290)
(7280)
(6709)
(6518)
学科
(72446)
经济(72398)
(39006)
管理(33680)
(28843)
企业(28843)
中国(27707)
地方(26830)
(26244)
金融(26243)
(23988)
银行(23968)
(23370)
方法(22338)
(20539)
数学(19610)
数学方法(19504)
业经(17533)
(15806)
(15444)
地方经济(15104)
农业(14947)
产业(12859)
(12148)
贸易(12132)
(11780)
(11652)
(11572)
中国金融(11194)
(10614)
机构
学院(195813)
大学(191216)
(92183)
经济(90442)
研究(74285)
管理(70185)
中国(62469)
理学(58797)
理学院(58071)
管理学(57294)
管理学院(56930)
科学(42130)
(41850)
(41537)
(37727)
中心(34639)
研究所(33828)
(32506)
财经(32244)
(30965)
经济学(29948)
(29066)
经济学院(27076)
北京(26955)
(26669)
(26301)
师范(26017)
(25872)
业大(25655)
农业(24848)
基金
项目(124074)
科学(98048)
研究(93998)
基金(88422)
(76242)
国家(75584)
科学基金(64392)
社会(61720)
社会科(58908)
社会科学(58901)
(50308)
基金项目(46434)
(40952)
教育(40889)
自然(37806)
编号(37481)
自然科(36905)
自然科学(36900)
自然科学基金(36275)
资助(36041)
(35143)
成果(30421)
发展(29170)
重点(28906)
(28693)
课题(27219)
(26796)
(26586)
国家社会(26040)
创新(24967)
期刊
(109824)
经济(109824)
研究(66485)
中国(44659)
(36048)
金融(36048)
(31753)
(30672)
管理(27815)
科学(26460)
学报(26435)
农业(20952)
大学(20552)
教育(19749)
学学(19535)
业经(18924)
经济研究(18471)
技术(17186)
财经(16430)
问题(14715)
(14409)
(10933)
(10686)
技术经济(10588)
商业(10359)
国际(10334)
世界(10230)
经济问题(9714)
现代(9447)
统计(9074)
共检索到321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的实证框架内,引入金融发展的作用,从而考察了金融发展是否依产业的空间结构差异而产生非对称的增长效应。使用2003~2009年29个省份21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专业化对产业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专业化的产业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产生了两方面作用,一是帮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抵御外来的冲击,二是通过金融系统的资源再配置机制,迫使一些拥挤的产业向外迁出。在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金融发展有助于其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供集聚的动力。在中部,多样性的产业结构需要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才能实现其正面的产业增长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颜  周建军  于静静  
在系统梳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相应门槛值后,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实现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同时,应当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而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应努力减少其他外生变量的束缚,寻求跨越门槛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地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鱼飞霞  杜跃平  
本文以西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金融化的客观进程为基础,试图探讨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互动影响,为正确把握金融业发展方向,并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和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可以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2)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虽然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彼此的制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海华  张旭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角度 ,系统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 ,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系统机理 ,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等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多方程模型,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互相影响,但作用方向具有差异性。金融发展规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但金融效率严重制约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发挥。金融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效应,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支撑条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黄超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滞后于产业转型,即期产业转型系数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与滞后三期以内的产业转型系数正相关。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具备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环渤海地区产业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表明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滞后,转型质量不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本文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西部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的趋同。进一步,虽然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通过研究交通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构建了一个产业增长研究框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分割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下市场分割对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对于地区产业增长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市场分割水平不高于某个门槛值时,提高市场分割水平有利于当地的产业增长,市场分割程度超过某个门槛值之后,其对产业增长将不再起促进作用,甚至可能对产业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交通发展提高了地区可达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市场分割对于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即交通发展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行为模式,激励地方政府加强地方保护以实现市场分割的产业增长效应。基于此,中国交通发展只是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必要物质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瑞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虽然我国在生产力与经济竞争力等各方面的实力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体综合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依然面临着第一产业偏高、第三产业偏低的局面。加之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基础设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利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海洋  袁倩莹  
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省级宏观数据相结合,从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角度,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并且对中西部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大于东部,有利于缩小东部和中西部的收入差距,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就传导机制而言,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第三产业占比,并且在中西部的效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中西部内部而言,数字金融对经济和教育水平较低省份的居民收入有着更强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颜宏亮  张新杰  肖智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就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演进和金融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两者形成有机循环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梳理三者之间关系,分析其运行机理和客观规律,并以此提出金融促进舟山群岛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