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5)
- 2023(12486)
- 2022(10847)
- 2021(10217)
- 2020(8446)
- 2019(19659)
- 2018(19156)
- 2017(37278)
- 2016(19714)
- 2015(21931)
- 2014(21681)
- 2013(21579)
- 2012(19535)
- 2011(17579)
- 2010(17604)
- 2009(16308)
- 2008(14793)
- 2007(12835)
- 2006(11244)
- 2005(9856)
- 学科
- 济(76470)
- 经济(76376)
- 业(56960)
- 管理(56016)
- 企(46460)
- 企业(46460)
- 方法(36169)
- 数学(31463)
- 数学方法(31113)
- 融(26745)
- 金融(26744)
- 中国(26053)
- 银(24597)
- 银行(24564)
- 行(23726)
- 农(22325)
- 财(21655)
- 业经(18138)
- 地方(17808)
- 制(16434)
- 农业(16139)
- 学(16085)
- 务(14518)
- 财务(14455)
- 财务管理(14436)
- 理论(13969)
- 企业财务(13816)
- 贸(13634)
- 贸易(13622)
- 易(13243)
- 机构
- 大学(273160)
- 学院(271218)
- 管理(110684)
- 济(108672)
- 经济(106263)
- 理学(96724)
- 理学院(95718)
- 管理学(94130)
- 管理学院(93661)
- 研究(88060)
- 中国(70788)
- 京(56948)
- 科学(53642)
- 财(50257)
- 所(42864)
- 中心(41991)
- 财经(41004)
- 农(40857)
- 业大(39432)
- 研究所(39288)
- 经(37346)
- 江(37318)
- 北京(36014)
- 范(35351)
- 师范(35049)
- 经济学(33224)
- 院(32033)
- 农业(31751)
- 州(31538)
- 财经大学(30886)
- 基金
- 项目(190807)
- 科学(150139)
- 研究(141390)
- 基金(138886)
- 家(119722)
- 国家(118677)
- 科学基金(102841)
- 社会(89099)
- 社会科(84549)
- 社会科学(84527)
- 基金项目(74504)
- 省(74399)
- 自然(66366)
- 自然科(64821)
- 自然科学(64810)
- 教育(64279)
- 自然科学基金(63620)
- 划(62051)
- 编号(58198)
- 资助(56860)
- 成果(46583)
- 重点(42153)
- 部(41976)
- 发(40498)
- 创(40058)
- 课题(39128)
- 创新(37286)
- 教育部(36455)
- 项目编号(36445)
- 国家社会(36400)
- 期刊
- 济(113285)
- 经济(113285)
- 研究(81259)
- 中国(48595)
- 学报(41193)
- 管理(38838)
- 科学(38301)
- 农(37340)
- 财(36455)
- 融(36315)
- 金融(36315)
- 大学(31558)
- 教育(29678)
- 学学(29649)
- 农业(25592)
- 技术(22541)
- 财经(19251)
- 业经(18644)
- 经济研究(18192)
- 经(16298)
- 理论(14856)
- 图书(14632)
- 问题(14355)
- 实践(13701)
- 践(13701)
- 科技(13067)
- 技术经济(12637)
- 现代(12272)
- 业(12162)
- 版(11686)
共检索到39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音 马可
本文主要是以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基础,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且发现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差异,学者们对金融发展是否减缓贫困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这些具有争论的研究成果既丰富了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研究,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反贫困 研究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伊敏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问题就一直存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统治者及知识分子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关注贫困问题,而我国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也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三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反贫困理论是当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为核心,系统梳理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及主要内容,以此来对中国贫困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贫困问题 关注贫困 反贫困 扶贫思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江日初 谢杰斌
小农家庭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与高度脆弱性特征,往往长期处于贫困的边缘或者陷入贫困者行列之中。理解农户的经济行为、贫困成因、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形式及其作用机制,是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切实强化农户金融服务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就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农户金融服务的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以便进一步研究之借鉴。
关键词:
农户金融服务 非正式金融 减贫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扶生 武前波
对国外城市贫困及反贫困的涵义、标准测度以及结构特征和机制原因等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总结了西方城市贫困理论研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并指出中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化。
关键词:
城市反贫困 结构特征 机制原因 国外城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东梅 欧阳鑫 佘德劲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减贫成效显著,但各地区减贫进展差距较大。与此同时,面向联合国2030年消除全球极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反贫困理论研究仍显滞后。为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反贫困理论创新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和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承办的“反贫困理论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8月16日-19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巴西、南非、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卢旺达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或大学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会,各界代表、青年学者、研究生等参会人员超过600人。本次会议聚焦“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反贫困理论创新”,共邀请七位学者做主旨报告。对于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培勇、斯坦福大学罗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分别发表题为“夯实消除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中国的“共同富裕”始于0至3岁”和“中国脱贫地区政策和转型方向”的报告。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深陷贫困泥潭,针对这些地区如何实现减贫和发展,北京大学林毅夫和世界银行卢安然分别发表题为“结构变迁与减贫: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和“世界贫困演变和世界银行的思路”的报告。实际上,贫困并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私人物品”,复旦大学万广华在题为“反贫困的异地社会经济效应:以跨省犯罪为例”的报告中,指出了贫困和贫困治理的外部性问题。另外,贫困分析不能固守传统经济指标,约翰内斯堡大学帕特里克·邦德在题为“无形财富时代的贫困与不平等:气候、自然资源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报告中提示要重视各类无形财富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太杉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借贷资金的重要补充渠道,对农村地区反贫困和经济发展具有正规金融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积极作用。资金供需不平衡为民间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高利率与低交易成本为民间金融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应大力完善正规金融,形成以正规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反贫困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反贫困机理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正学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临近,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时点近在咫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也渐成热潮,相应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反贫困问题研究的现状,评价了其中研究的学术优长,也指出了问题接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反贫困 研究 综述 价值 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正学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临近,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时点近在咫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也渐成热潮,相应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反贫困问题研究的现状,评价了其中研究的学术优长,也指出了问题接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反贫困 研究 综述 价值 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佳俊 陈思杭
贫困与生态"恶性循环"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摆脱"贫困陷阱"已成为社会共识,其中绿色发展和绿色扶贫理念深入人心。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的研究,发现绿色贫困将是未来贫困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然后从贫困内涵入手对国内外反贫困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绿色扶贫是未来反贫困模式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相互关系争论焦点,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归纳了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研究特点。在研究内容上,突出了生态和贫困的协同耦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定量角度探究生态脆弱与贫困的耦合度的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下一步应对绿色扶贫的作用模式、作用机理、制约因素、驱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生态保护 绿色扶贫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龙俊江
本文对近几十年有关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梳理和总结,认为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实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指出人力资本对反贫困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人力资本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能够有效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和女性贫困问题;教育、健康、迁移等三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都能够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与脱贫质量,农村地区、城市地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等不同类型的地区中人力资本提升对反贫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另外,扶贫实践中各类反贫困政策会反过来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并基于以上结论推断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本相关指标体系,探索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加强宏观层面研究,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研究范围以及拓展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反贫困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池振合 杨宜勇
本文对当前贫困问题研究所采用的贫困线指标的制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促进我国贫困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依次对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主观贫困线以及其他贫困线指标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在贫困研究中适宜采用相对贫困线指标的结论。
关键词:
绝对贫困线 相对贫困线 主观贫困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琦
从生活性消费视角出发,以2004—2014年中国31省(区市)农村居民8大类消费为多维贫困测度维度,采用熵值法-TOPSIS法多维测度农村贫困,采用空间分析法揭示农村贫困的空间格局;并从新视角出发,以银行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农村资本市场为农村金融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析法揭示农村金融的空间格局,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综合探讨农村金融的反贫困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空间格局未变,在空间效应下陷入区域贫困陷阱;农村金融服务的渗透性显著提升,但空间格局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银行、保险、证券协调发展可有效缓解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钊阳
本文在剖析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效应基础上,以我国5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3年的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了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显著的,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同时,在不同分位点下,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不一样的,且随着分位点的提升,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的效应也越来越显著,而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反贫困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建 廖杉杉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贫困问题处理得好,则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否则,国家可能会因为贫困问题而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基于此,重视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重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在剖析财政金融政策反贫困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财政金融政策 反贫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万青
由《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皖西学院主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中国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 8月15-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此次会议由皖西学院中国贫困问题与扶贫开发研究所承办,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