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5)
- 2023(13039)
- 2022(11030)
- 2021(10025)
- 2020(8336)
- 2019(19289)
- 2018(18817)
- 2017(36263)
- 2016(19241)
- 2015(21783)
- 2014(21755)
- 2013(21714)
- 2012(20745)
- 2011(18721)
- 2010(19259)
- 2009(18155)
- 2008(17443)
- 2007(15863)
- 2006(13953)
- 2005(12990)
- 学科
- 济(85330)
- 经济(85246)
- 业(54949)
- 管理(53461)
- 企(43246)
- 企业(43246)
- 方法(32147)
- 中国(31054)
- 融(28812)
- 金融(28810)
- 数学(27871)
- 银(27655)
- 数学方法(27651)
- 银行(27628)
- 行(26791)
- 地方(25165)
- 农(24993)
- 财(23206)
- 制(20352)
- 业经(20302)
- 农业(17256)
- 贸(16392)
- 贸易(16376)
- 易(15831)
- 学(15580)
- 务(14885)
- 财务(14849)
- 财务管理(14804)
- 企业财务(14135)
- 体(12934)
- 机构
- 学院(276145)
- 大学(273344)
- 济(117786)
- 经济(115191)
- 管理(102139)
- 研究(97489)
- 理学(86128)
- 理学院(85123)
- 管理学(83837)
- 管理学院(83313)
- 中国(81634)
- 京(58410)
- 科学(57790)
- 财(56999)
- 所(49978)
- 农(48652)
- 中心(47287)
- 研究所(44872)
- 财经(44170)
- 江(43484)
- 经(39963)
- 业大(39393)
- 农业(38086)
- 北京(37406)
- 经济学(36895)
- 范(36596)
- 师范(36220)
- 州(35534)
- 院(34602)
- 经济学院(33403)
- 基金
- 项目(175338)
- 科学(137150)
- 研究(131421)
- 基金(124809)
- 家(107806)
- 国家(106817)
- 科学基金(90830)
- 社会(83152)
- 社会科(78880)
- 社会科学(78857)
- 省(70117)
- 基金项目(66062)
- 教育(59377)
- 划(58382)
- 自然(56086)
- 自然科(54767)
- 自然科学(54749)
- 编号(54500)
- 自然科学基金(53765)
- 资助(50526)
- 成果(44869)
- 发(43578)
- 重点(39981)
- 部(38651)
- 课题(38072)
- 创(37172)
- 发展(35283)
- 创新(34744)
- 展(34689)
- 国家社会(34125)
- 期刊
- 济(135792)
- 经济(135792)
- 研究(86057)
- 中国(60305)
- 农(45890)
- 财(44741)
- 融(43969)
- 金融(43969)
- 学报(41077)
- 科学(37559)
- 管理(36922)
- 大学(31095)
- 农业(30297)
- 教育(29776)
- 学学(29286)
- 业经(23503)
- 技术(23482)
- 财经(22005)
- 经济研究(21890)
- 经(18878)
- 问题(17908)
- 业(16110)
- 贸(14285)
- 理论(14111)
- 技术经济(13852)
- 商业(13678)
- 国际(12947)
- 实践(12717)
- 践(12717)
- 世界(12535)
共检索到43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同业存单在金融机构加杠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去杠杆也需要重点关注同业存单。基于金融去杠杆的视角,本文从同业存单的特点、发行及投资主体、套利链条、套利风险,以及监管思路建议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要逐步加强同业存单的监管,实现其规范发展和金融稳步去杠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同业存单 金融去杠杆 套利 监管 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同业存单在金融机构加杠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去杠杆也需要重点关注同业存单。基于金融去杠杆的视角,本文从同业存单的特点、发行及投资主体、套利链条、套利风险,以及监管思路建议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要逐步加强同业存单的监管,实现其规范发展和金融稳步去杠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同业存单 金融去杠杆 套利 监管 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利
2018年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深化之年。在金融强监管与去杠杆的背景下,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波折较大,呈现出五个特征:(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民间投资增速背离;(2)第一产业投资表现亮眼,但第三产业不容乐观;(3)中部地区增长较快,但西部地区上半年回落明显;(4)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前低后高;(5)PPP投资进一步规范。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本文建立协整模型定量考察了新增贷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增贷款和新增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此外,误差修正模型显示,若新增投资偏离其长期均衡,那么误差修正项就会在下一时期从反方向以0.74%的强度对其修正。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强监管和去杠杆条件下,投资还需"精准"发力的建议。
关键词:
强监管 去杠杆 固定资产投资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方波
本文通过对中国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金融杠杆周期和金融监管形成的合力是非标发展先膨胀后萎缩的重要原因,其中金融加杠杆和鼓励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导致非标初期快速膨胀;随后金融去杠杆、加杠杆与演进式监管的叠加导致非标进行结构性调整,但总量依然在上升;在金融去杠杆和统一监管下非标逐步呈现萎缩态势。因此,在遵循金融杠杆周期和金融监管的大逻辑下需要从到期后不续作、资产证券化、非标流转和转为表内四个方面实现非标的理性转型。
关键词:
非标 金融杠杆周期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斌彬 何德旭 张晓燕
金融科技已然成为当前金融的新兴业态,对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否驱动企业进行去杠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这种抑制作用能够维持较长的一个时间。金融科技对于那些高杠杆企业而言,有着更好的去杠杆效果。进一步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财务费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稳定程度的渠道机制来实现杠杆率水平的降低,由此打开了"金融科技—企业杠杆率"之间的机制黑箱。最后,发现当前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化改进空间,过强的监管不利于金融科技去杠杆效应的释放,这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本项研究的核心结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发展,建构适宜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芮 曹廷贵
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区分企业杠杆率的期限结构差异后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杠杆率还是长期杠杆率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杠杆率的负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盈利企业和高杠杆企业中较大。机制分析则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减少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和弱化经营风险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杠杆率。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降低信息产业税收水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及适当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去杠杆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杨帆
自2013年末同业存单正式开始发行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发行数量以及发行规模不断攀升,尤其是在2014年5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业务试点以来,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数量及规模一直呈"井喷"态势,20142016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杨帆
自2013年末同业存单正式开始发行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发行数量以及发行规模不断攀升,尤其是在2014年5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业务试点以来,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数量及规模一直呈"井喷"态势,2014~2016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菲 赵亮 尹雷
"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是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两条政策路径,本文运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对企业部门杠杆"量"与"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赤字较之于货币金融紧缩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调减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高杠杆问题,促使更多金融资本配置到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并且对融资成本影响更小,因而能够在"控风险"的同时兼顾"稳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去杠杆应从压减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着手。为此,政府在去杠杆时应重点关注"财政去杠杆"途径,压减政府支出规模、控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冲动;调节金融杠杆时应平缓稳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为结构性杠杆调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新华 温建芳
同业存单自2013年12月首次发行以来已满一周年。目前,发行同业存单已逐渐成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优化负债结构、拓宽负债来源的重要渠道。在发行人范围不断扩大、需求群体增多、发行额度增加的推动下,同业存单市场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容。同业存单发行破万亿元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末,金融机构累计发行981期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0029亿元,实际认购9376亿元,认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柴宏蕊 方云龙
基于结构性去杠杆的视角,本文将2004—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与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相匹配,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背后可能的调节因素。本文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存在合理阈值;上市企业的所在区域、所有权性质的差异会明显影响杠杆率合理阈值的分布;进一步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投资规模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之间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关键变量、削弱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为合理安排不同区域、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杠杆率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莺 郭江
强监管、去杠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金融工作的主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商业银行调整过去相对粗放、单一的经营发展模式,针对一些高风险行业、领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出贡献。本文从我国目前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高杠杆形成原因及现状出发,探讨了去杠杆的主要路径,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了强监管、去杠杆对其经营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王健
金融危机以来,如何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推动经济去杠杆,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然而鲜有研究从更深层次探讨金融监管结构的作用。本文从监管机构和监管模式两个维度出发,考察了金融监管结构对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机构对杠杆率有显著影响,由中央银行负责银行业监管可以有效降低杠杆率;监管模式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与监管机构存在交互作用,在监管机构独立于中央银行的情况下,混业监管比分业监管更有效;监管结构有效性也取决于监管机构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提高可以显著增强去杠杆作用;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存在异质性,发展中经济体由中央银行负责混业监管最有效。本研究为更好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兵 胡振兴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2008—2017年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构造门槛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金融杠杆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杠杆不具有门槛效应;金融企业金融杠杆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本文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研究得出金融企业的高杠杆不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现阶段处于合理水平,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结构性去杠杆 高质量 门槛模型 GMM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懿行 梁万泉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同业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加剧其信用风险的隐患。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9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同业业务结构与规模双重视角研究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同业业务在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呈"U型"关系;二是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三是同业业务在金融监管政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商业银行要合理有效开展同业业务,加强同业资产业务风险管理能力。二是监管部门要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有序发展同业相关业务。三是监管部门要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穿透式的银行微观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