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1)
2023(8238)
2022(6880)
2021(6409)
2020(5324)
2019(11432)
2018(11108)
2017(21382)
2016(11136)
2015(12114)
2014(11277)
2013(10759)
2012(9582)
2011(8572)
2010(8928)
2009(8905)
2008(8054)
2007(7187)
2006(6546)
2005(6259)
作者
(27952)
(22820)
(22671)
(21767)
(14574)
(10961)
(10448)
(8799)
(8435)
(8329)
(7858)
(7648)
(7230)
(7082)
(7051)
(7041)
(6949)
(6675)
(6625)
(6607)
(5788)
(5489)
(5438)
(5324)
(5274)
(5186)
(5109)
(5058)
(4667)
(4413)
学科
(37176)
经济(37124)
(33777)
管理(33093)
(30035)
企业(30035)
(26233)
金融(26232)
(25234)
银行(25233)
(24448)
中国(18419)
(16471)
(15637)
方法(14490)
(12732)
财务(12706)
财务管理(12691)
数学(12644)
数学方法(12490)
企业财务(12235)
(11181)
中国金融(11075)
业经(10385)
地方(9582)
(8963)
制度(7838)
(7838)
体制(7747)
农业(7726)
机构
学院(141563)
大学(137854)
(56901)
经济(55531)
管理(52156)
中国(43557)
理学(43502)
理学院(43139)
研究(42668)
管理学(42404)
管理学院(42153)
(32550)
(27652)
财经(25018)
中心(23766)
(22714)
(22632)
(22545)
科学(22436)
银行(21914)
(20657)
(20459)
金融(20065)
(20014)
(19530)
(19178)
财经大学(18736)
经济学(18018)
人民(17988)
北京(17478)
基金
项目(86487)
科学(68332)
研究(67469)
基金(62533)
(52314)
国家(51800)
科学基金(45725)
社会(43305)
社会科(41206)
社会科学(41197)
(34793)
基金项目(32139)
教育(31189)
编号(28971)
(28037)
自然(27732)
自然科(27156)
自然科学(27147)
自然科学基金(26673)
资助(25783)
成果(24079)
课题(19470)
重点(19319)
(19009)
(18658)
(18637)
项目编号(18616)
(18456)
创新(17736)
国家社会(17657)
期刊
(65856)
经济(65856)
研究(45825)
(37211)
金融(37211)
中国(29831)
(27900)
管理(20035)
(19127)
学报(17467)
教育(16005)
科学(15894)
大学(14077)
学学(13155)
财经(12870)
业经(12017)
农业(11370)
(10893)
经济研究(10787)
技术(10653)
财会(8476)
理论(8387)
问题(7799)
实践(7667)
(7667)
会计(7418)
(7097)
图书(7037)
国际(7032)
商业(6474)
共检索到23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娜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伴随金融创新和"牛市"催化下获得了爆发式上涨,随着2015年以来股市下跌和近两年来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层层推进,流动性趋紧和监管收紧也给融资和出资人双方都带来了考验,潜在风险逐步暴露并引起了市场关注。本文从金融去杠杆视角出发,梳理我国股权质押融资近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金融创新给股权质押业务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娜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伴随金融创新和"牛市"催化下获得了爆发式上涨,随着2015年以来股市下跌和近两年来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层层推进,流动性趋紧和监管收紧也给融资和出资人双方都带来了考验,潜在风险逐步暴露并引起了市场关注。本文从金融去杠杆视角出发,梳理我国股权质押融资近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金融创新给股权质押业务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光  王凡  
M2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指标,可为研判货币供给状况、经济增长预期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虽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M2的经济指导意义有所下降,但自2017年4月以来,M2同比增速一直维持个位数增长,对各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重点分析M2增速趋势性回落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瑞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涌   苏美伊  
金融科技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改变和优化了传统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对促进实体经济的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股权质押视角,考量金融科技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来减少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来减少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非四大审计公司、非政治关联公司中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实体企业精准融资;金融机构应审慎处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公司治理并遵守监管规定,遏制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造成的不良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令  田梦元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已普遍存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这一高风险的融资方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及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方向下的金融错配亦具有差异化影响——左向错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了过度投资问题,右向错配时则导致了投资不足问题。因此,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上规范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行为,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股权质押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错配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差异化表现的认识,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理   李丹娜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持有的本公司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是一种常用但风险较高的融资模式。鉴于此,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降风险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增长,是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约束以及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然后引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以检验其是否能够保障企业的融资供给与稳定发展;最后对调控政策组合进行福利分析,以测算社会福利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规范资管业务和控制杠杆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发挥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可以保障企业发展,降风险与稳增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以2008—2017年我国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结构对其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而债务融资则与企业的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应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留存收益等内源性融资占比,同时国家应健全股票市场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股权融资,降低对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兵  卢舒琦  
为应对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商业银行加速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并创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现了商业银行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和依托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两种模式。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背景下两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机制,对关键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当加大奖惩力度或设定子公司信用惩罚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能够在长期演化下达到稳定的合作状态;同等情况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信用惩罚更能震慑科技型中小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明桂  宋慧恬  张庆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股权质押获得的融资是否投向上市公司为依据,将股权质押分为支持型和非支持型,分别研究这两类股权质押对公司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支持型股权质押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而非支持型股权质押没有显著影响;支持型股权质押的投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较低时,支持型股权质押对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支持型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而非支持型股权质押则不能。研究结论从支持型股权质押的视角为控投股东的支持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为学界重新深入理解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监管部门规范股权质押资金投向监管、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梦汐  
如何理解股权质押股权质押(PledgeofStock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股票质押回购已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之一,并形成了与融资融券和约定购回业务的优势互补。但同为类贷款业务,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与融资融券、约定购回业务之间存在一些区别(见表1)。在展期和回购资金来源等方面,股票质押回购的准入条件明显较其他两者更为宽松,所以不难解释其缘何被资本市场青睐有加。股权质押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手段,常见于美国、印度、中国及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凯  漆圣桥  
截至2019年8月9日,我国A股市场股权质押总股数达到6 063亿股,占A股总股数的8.51%;质押总市值达4.30万亿元,约占A股总市值的13.58%。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利用股权质押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何有效治理我国股权质押业务并将其融资功能优势发挥到最大,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2016年监管部门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表明宏观政策的关注重点转向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上半年,金融去杠杆政策频出,在有效压缩金融泡沫的同时,市场产生了恐慌情绪,或将衍生出"二次风险",因此,亟须梳理国内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现状与产生逻辑,分析当前金融去杠杆的症结所在,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高效且稳健的治理路径,确保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资产泡沫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调控与市场发展的适度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苏煜  潘涵  管宇  
随着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发展转型步伐的加快,扬州对金融的支持需求更加多样和深入。对此,应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直接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自身发展需求等矛盾,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推进去杠杆,推进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环境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屠杨杨  
文章通过对城投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逐步梳理出城投公司目前管理运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包括重融资轻管理、财务风险大以及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并据此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转型发展的思路、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城投公司虽然目前看来困难重重,改制转型过程中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但是只要找准定位、用对方法、顺应城市发展需要,城投公司就一定能够重新焕发出生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