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6)
- 2023(10810)
- 2022(8895)
- 2021(8346)
- 2020(6778)
- 2019(14970)
- 2018(14426)
- 2017(27604)
- 2016(14554)
- 2015(16012)
- 2014(15409)
- 2013(14982)
- 2012(13130)
- 2011(11537)
- 2010(11655)
- 2009(11668)
- 2008(11094)
- 2007(10241)
- 2006(9295)
- 2005(8678)
- 学科
- 管理(48877)
- 业(47318)
- 济(46023)
- 经济(45980)
- 企(40541)
- 企业(40541)
- 银(34595)
- 银行(34450)
- 行(32782)
- 融(30706)
- 金融(30704)
- 中国(23074)
- 制(22230)
- 财(19782)
- 方法(18744)
- 数学(15406)
- 数学方法(15246)
- 务(15035)
- 财务(14992)
- 财务管理(14958)
- 企业财务(14237)
- 业经(13906)
- 农(13754)
- 度(13126)
- 制度(13122)
- 业务(12694)
- 中国金融(11964)
- 险(11098)
- 保险(11007)
- 地方(10793)
- 机构
- 学院(186243)
- 大学(181433)
- 济(74271)
- 管理(73370)
- 经济(72341)
- 中国(62051)
- 理学(59424)
- 理学院(58900)
- 管理学(58077)
- 管理学院(57713)
- 研究(55327)
- 财(43503)
- 京(37540)
- 银(33498)
- 财经(32621)
- 银行(32177)
- 中心(30877)
- 江(30152)
- 科学(30030)
- 行(29991)
- 经(29453)
- 融(26825)
- 金融(26320)
- 所(26129)
- 州(25922)
- 农(25554)
- 财经大学(24542)
- 北京(23790)
- 人民(23700)
- 经济学(23099)
- 基金
- 项目(113955)
- 科学(89427)
- 研究(88304)
- 基金(81653)
- 家(68537)
- 国家(67874)
- 科学基金(59625)
- 社会(55870)
- 社会科(52982)
- 社会科学(52966)
- 省(45535)
- 基金项目(42052)
- 教育(40372)
- 编号(37600)
- 划(36975)
- 自然(36690)
- 自然科(35840)
- 自然科学(35832)
- 自然科学基金(35175)
- 资助(33895)
- 成果(30606)
- 课题(25843)
- 重点(25426)
- 创(24927)
- 发(24420)
- 部(24372)
- 性(24116)
- 项目编号(23971)
- 创新(23212)
- 制(22810)
共检索到30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2016年监管部门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表明宏观政策的关注重点转向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上半年,金融去杠杆政策频出,在有效压缩金融泡沫的同时,市场产生了恐慌情绪,或将衍生出"二次风险",因此,亟须梳理国内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现状与产生逻辑,分析当前金融去杠杆的症结所在,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高效且稳健的治理路径,确保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资产泡沫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调控与市场发展的适度平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梅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管理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概括起来就是在刺激经济的政策和目标之下,信贷的过度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危机的恶化。在这整个过程中贯穿的是,包括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在内,各方都严重的忽视了风险管理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芳 周振拓
2015年底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结构性问题,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的杠杆本质,围绕当前去杠杆的重点,廓清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1的结构、原因和危害,并阐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面临的困境。最后,着眼经济稳增长和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两大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支持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策略,试图逐步解决当前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问题。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路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红侠
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被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由此遭到了金融界的质疑。本文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后,简要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并对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防范作用及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夏敏 王睿
将杠杆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基于我国45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检验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运用混合效应模型(pool)、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以及动态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再将银行按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分为三个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杠杆率滞后一期相对于当期的影响十分显著,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贷款增长率、权益乘数负向影响杠杆率,存贷比正向影响杠杆率,宏观层面的GDP与M2增长率对杠杆率影响显著。由异质性检验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其客观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监管机构应及时调整监管策略,保证各类银行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 杠杆率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轶昕 贠菲菲
文章从对理财业务强监管、去杠杆的背景入手,对最新监管政策及变化进行了研究。随后,根据监管政策的变化,对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投资领域升级、重构产品体系、升级风控手段、设立理财子公司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业务转型 监管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新广 刘义成
美国次贷危机源于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信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背后透露的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对金融风险的忽视。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会影响中国经济,加上国内经济自身存在下行调整要求,这些将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业务创新风险。对此,我国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内控体制机制,防患金融风险于未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新广 刘义成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美国次级债危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文洁 马瑾花 司文婷
<正>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从业人员要坚定“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理念,投身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喆 张明
长期以来,中国式影子银行依靠监管套利模式快速发展,经历了从"通道"到"同业"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自2017年以来,去杠杆金融监管深入推进,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成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影子银行发展也进入调整期,规模明显收缩,高风险产品和业务得到有效控制。未来,随着统一、全面金融监管框架的完善,影子银行有望向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核心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子良 侯志茹 曹硕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物流金融 经营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 杨枫雅 刘中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韩雪漪
作为金融市场深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金融创新行为已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业的热点议题。在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逐利机会的同时,金融创新行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文章针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形成的原因、类型等,提出了五种控制金融创新下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杠杆率监管 商业银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